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佑明 > 第679章 必须灭倭,才能完成工业化!

底色 字色 字号

万历佑明:第679章 必须灭倭,才能完成工业化!(1/2)

    朱翊钧很快就批红了吏部呈递上来的这道题本。

    只是旨意一颁布下来,很快就在整个官场引起了哄动。

    许多想混日子的官员顿时如丧考妣。

    有的开始暗地里大骂王遴为个人幸进,不惜苛待官僚。

    “王霸州如此与天下百官为难,就不怕天下百官也为难他和他的子孙吗?!”

    “王霸州在庙堂上这么折腾,就不怕将来归隐林下之后无朋友吗?!”

    “这王霸州这么不近人情,我真是后悔在廷推时推了他!”

    ……

    朱翊钧看着锦衣卫送来的这些骂王遴的言论,并没有生气,只是笑了笑,然后就对张敬修问道:

    “不让百官肆意辞官离任后,还有没有别的情况出现?”

    “回陛下,别的情况就是,有许多士大夫扬言,宁肯不做官不科举不走仕途,也不愿意和大冢宰这样的奸臣同流合污。”

    “有了这蒸汽动力的纺车,朕就不愁增兵后不能快速造新冬衣给士兵们穿,但只造成蒸汽动力的纺车还不够,你们还得造成蒸汽动力的战车出来或者列车出来,亦或者战船出来,这样就能开辟出更多的疆土作为棉田。”

    “毕竟这蒸汽纺车一出现,无疑会更缺棉花,需要大量棉花就得有大量棉田,如此,自然无谁再敢说开辟新疆土无用。”

    而朱翊钧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具体的蒸汽机构造上,戚昌国和赵士祯已经比他更清楚更了解。

    张敬修回道。

    “陛下说的是,这蒸汽纺车一出现,对棉花的需求肯定是激增的,自然也就需要更多棉田,但臣刚才想了想觉得,更重要的是,接下来得让有更多的人愿意买下国朝这么多棉布。”

    朱翊钧接着又吩咐了一句。

    因为如果不认真,偷懒摸鱼的话,不仅仅是罢官,是会生不给荣誉,死不给追封的,还会降级退休。

    “这更是好现象!”

    朱翊钧回了一句。

    “也因此,报名选官和参加科举的文人的确少了许多,许多文人真的开始绝意仕途,做起别的行当来,甚至扬言这一辈子只把写剧本话本当事业的。”

    内阁学士张佳胤这时也跟着陈述了自己的看法,且道:“所以,即便允许民间商贾采购朝廷的蒸汽机,他们只怕也不会愿意,还是只能如郑阁老所言,招进军队里或者招进官办商行。”

    王锡爵这时笑着回道。

    自然,无论是生产蒸汽机的机构,还是即将要用蒸汽机的机构,都是朝廷的官办商业机构。

    大学士郑洛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新礼推行后,已经明确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旧礼糟粕,并不适合当下实情,故女子也需要读书,偏偏以前女子不读书者多,故而使得女师范生急缺。”

    王锡爵跟着颔首:“元辅说的是,这么说来,一是要扩军备战,二是要扩厂增产,三是要扩招师范生。”

    王锡爵在和戚继光、李成梁这时恰巧来到了朱翊钧身边,且听到了朱翊钧的这些话,也就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张敬修回道:“陛下说的是!”

    大学士沈鲤这时先说了一句。

    “只是还不知这出息在天下人看来,是不是好的出息。”

    戚继光回道。

    “因为可以肯定的是,这蒸汽纺车的出现会让国朝的棉布产量更高,本朝百姓买不了这么多棉布,甚至现在海外与我大明通商的地区也买不了这么多棉布,朝廷得开辟新的地方与国朝通商,买国朝的棉布,才能让这些棉布变成银子或者粮食,否则,大量棉布只会积压在国库里,而那时,这些棉布容易发霉损坏不说,还会造成朝廷白让蒸汽纺车吃了那么多煤费了那么多钢。”

    戚继光在奉旨主持制策司商议蒸汽机应用后当要制定什么新政策时,内阁制策司的官员就没有一个再敢缺勤,皆全部到场。

    朱翊钧在这之后笑着说起了未来可能大明要开辟出更多疆土做棉田的事。

    “另外,官办商行规模扩大,也得开辟更多商品市场,毕竟不能白扩大,若不开辟市场就会出现亏损。”

    “扩招师范生倒是只是需要增加支出,扩军备战和扩厂增产,是免不了要继续兴起战事的,现在最好兴起的战事就是征讨德川氏,关键是德川氏还没消息传来。”

    如朱翊钧之前在侍御司对执政公卿们说的那样,因为大明的蒸汽机不是民间自发产生和改进,而是朝廷官衙机构产生和改进,所以就注定了蒸汽机的应用也是由朝廷的官办商业准备强行推行于市。

    朱翊钧听后道:“王阁老所言这个需要有更多人买我大明棉布,可以称之为商品市场,即我大明需要更大规模的商品市场,不然这蒸汽纺车就不能惠本朝百姓,而只会耗费国帑。”

    “这哪是不肯同流合污,只是不肯这么辛苦。”

    “这一下子,纺纱连人都不需要了,在这之前,真正令人想都不敢这样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