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路上,文祥他们认识了逃难的一家子,这一家人是比利时人,德国人侵占比利时的时候,他们一路南逃,就逃到了法国。
这一家人的成员有四个人,一位老人,一个妇女和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从穿着打扮上能看出,在战争前,这一家人家境还算富裕,就是逃难他们也还是保持着衣着整洁,身上的衣服虽然比较陈旧,但还是能看出一般民众是不敢问津的。那个妇女看上去30岁左右,虽然风尘仆仆,脸带疲惫,但掩饰不住她秀丽的面容。
同行中,李文东与她搭上了讪。从交谈中,了解到她叫露西亚,老人是她的婆婆,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战争前,露西亚的丈夫是一名军官,在德国人入侵比利时的战斗中牺牲了,露西亚的公公被德国人抓去做了苦力,为他们挖战壕,修工事,从此没有音讯。
露西亚的婆婆是法国人,为了躲避战火,就带着一家子逃到了法国。随着战线南移,一路奔逃过来。开始的时候,婆婆带着他们逃到了她的家乡,但很快战火就蔓延到了那里,只好跟着大家又开始了逃亡。
现在战争停息下来,他们准备回到比利时去,先到婆婆的家乡去看看,可能会在那里呆一段时间。虽然或许家里已经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房屋也可能已经被战争摧毁,一切都得从头再来。但她们还是很坚定地要回到自己的家乡。
李文东问露西亚,回到家里,家只剩一片瓦砾,人怎么住,露西亚说,房子没了,还有地窖,组织重建的政府应该会为难民们搭建临时的帐篷。反正困难肯定会有很多,但战争都已经结束了,难道还会比战火之中还要困难吗。
她们有一辆两匹马拉的马车,马车上装载着他们所有的家当,有床垫,鸭绒被,各种厨具和生活用品。上面甚至还有一张小床,就是在行进中,孩子也是可以在那张小床上睡觉的。
她们的马车被陷入一个弹坑里,怎么都无法出来的时候,正好文祥他们路过,文祥二话不说就帮她们推马车,在文祥他们的帮助下,她们的马车才摆脱那个弹坑的纠缠。因为前进的方向相同,文祥他们就和这一家子同行。李文东就是这样和露西亚攀谈起来。
这个时候的法国北部天气还比较寒冷,两个孩子围着厚厚的围巾,只把两只眼睛露在了外面,还是冷得直咳嗽,文祥从口袋里拿出两颗糖,分别给了两个小孩,孩子们把糖放到嘴里,嚼着,也许是糖给了孩子热量,他们的咳嗽减少了。
两个孩子嚼着糖,眼睛还不停地盯着文祥,文祥从他们的眼神里能感觉出,他们渴望文祥能再给他们一些糖。但文祥的口袋里就两颗,这还是临行前,劳拉放在他口袋里的,文祥一直都没有舍得吃,留到了现在。
看着孩子们殷切的目光,文祥只能拍拍口袋,无奈地摇了摇头。知道文祥没有了糖,孩子们才有些失望地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