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走进一战的中国人 > 第四十七章路上

底色 字色 字号

走进一战的中国人:第四十七章路上(1/2)

    (感谢冷浸一天星和臻空慷慨的打赏)

    餐馆的生意只能勉强维持,这时文祥接到了公使馆的通知,要他到巴黎中国驻法国公使馆去报到。文祥就把餐馆的事安排好,劳拉留在餐馆里打理,他就动身前往巴黎。

    法国人启动了战后重建的工作,因为劳动力缺失,许多的华工被留下来进行战后的重建。在英国人手下的部分华工也参与了这一重建工作,公使馆准备派文祥和另外几个干事到以前是战场的地方去协助法方来管理参加重建的华工们。

    前往战场重建的路上,一路同行前往的都是年青人,有两个还是最开始第一批来法国勤工俭学的,叫符立清和李文东,他们都是天津人,还有两个是上海人。几个人被派往了几个地方,只有文祥和李文东都到加莱海峡省,文祥去法国的紧急工程处报到,李文东到马力沙勒公司报到。到半路的时候,大家就分手了,文祥和李文东还能同路。

    在路上,文祥和李文东一路畅谈,因为都离开祖国很久了,走在这乱哄哄的异国他乡的路上,到处都是归乡的难民,两个人最大的感慨就是思念祖国家乡。述说着家乡各种各样的好。

    李文东是天津一个书香门第出来的,祖上还出过清朝进士,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博取功名的人家。在北京读书的时候,被李石曾法国求学的事迹所打动,抱着一腔热血来到法国,希望找到能拯救中国的真理。这样一呆就是好几年。

    李文东一谈到华工们就是一嘴的抱怨,对公使派他去那样的地方很是不满,他认为华工们缺少素养,给国人丢尽了脸面,从言行中能看出,他有些瞧不起素质低下的华工。

    文祥对李文东看华工的态度不敢苟同,为此,两人还起了一些争执,感觉到自己的争执引起了周围法国人的注意时,两人才停了下来。

    除了看待华工的问题,其它的两个人谈得还是很融洽,于是,两人就转换了话题。说到了战后中国的命运,李文东认为,中国作为战胜国,那么战后应该成为中国走向强盛的,但当文祥说到国内军阀割据,疾症难返时,李文东说,孙中山在南方成立的军政府,是中国的希望,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使中国走出困境。

    文祥对这样的政治思想了解得很少,就只能静静地听他情绪激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很多地方都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以前在李石曾先生的影响下,文祥认为中国因为贫穷,才落后,只有发展更多的民族工业,首先让国家富裕起来,才能摆脱落后的局面。李文东说的要通过战争和革命才能把中国统一起来,文祥认为有一定的道理。

    到达加莱海峡省之后,许多的道路被破坏得很严重,不得不要步行才能通过。有些河上的桥梁被摧毁了,就只能坐临时的渡船过河。最后一段路程,完全靠步行来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