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草木含泪,日月无光,山河变色。举国上下披黑纱,九州大地奏哀乐。
公元一九七六年,中国唐山大地震,东北陨石雨,东南大水灾。1月8日,全国人民敬重的擎天大柱周恩来总理逝世。人们在悲愤中爆发了“四五”运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随之而起,追谣言,查反革命,搞得人心惶惶。7月22日,90岁高龄,在全国全军中德高望重的朱总司令、朱德委员长突然病逝。旧泪未干,新泪又流。毛主席主席又身染重疾。浓重的,动荡不安的阴影笼罩在全中国人民的心头。
9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主席离开了我们。天塌地陷,社稷震颤,哭声四起,九州大地浸泡在泪水之中。
在讣告响起的那一瞬间,工人停止了工作,农民停止了耕田,作家停住了手中的笔,干部惊呆在岗位上,正在上操的大中小学生停止了跑操,哭泣着奔回自己的寝室,连幼儿园的儿童都默默带起了黑纱。灾难沉重的中华民族又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10月份,以**、王洪文、**、姚文元为首的“四人帮”被粉碎,这些特殊时期中兴风作浪的风云人物成了阶下囚。一个清查“四人帮”骨干分子残余势力的运动取代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那些自诩为紧跟毛主席闹革命的新生力量被推倒了被审查的地位。风云突变,因为没有了舵手,导航人,长达十年的特殊时期终止了。中国这艘大船在悄悄的拐了弯。
政治的反复,使屈龙感到厌烦,他决心跳出这个你争我夺的是非圈子,远走高飞,离开银河湾,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发展自己。在他的努力和李书记等有关领导的帮助下,当一九七六年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开始时,屈龙被推荐了。银河湾大队通过了,公社党委通过了。名单被报到县里,县里审查后,就报省招办备案,招生的大学就可下通知了。屈龙原来被推荐上杭州大学土木建工程系,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屈龙很高兴,他喜欢吃大米,热爱江南的水乡泽国,秀丽山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谁不想去哪儿上大学呢?公社里和他要好的同志打心眼里羡慕他,连田溜也有点直流口水了。
时间不长,县里通知说,屈龙推荐的大学又改为“郑州大学新闻系”。屈龙一打听才知道,地区有一个高干子弟也想上杭州大学,地区只有一个指标,也只好给人家了。不过“郑州大学新闻系”也不错,正与屈龙想当记者的理想相吻合,屈龙也暗自高兴。
一九六八年,屈龙以一中通讯员、县委通讯员身份在省报发表的那篇《雏鹰展翅飞农村》的通讯曾轰动全县,南开大学毕业的原副县长云天对屈龙很器重,不久二人成至交。这时云天已被调到省报驻地区记者站任站长。他听说屈龙被推荐上“郑大新闻系”很高兴,便给屈龙来信说:“依你的才华,毕业后当个记者不成问题。你若能留在省里就在省里,若留不到省里,就到我这里来,我将双手欢迎。”
进入8月下旬,被推荐上大学的人员通知书一份一份的来了,屈龙的通知却一直未下。
毛主席逝世了,形势对新生力量越来越不利。形势动荡,风云变幻。汪英对屈龙说:“通知怎么还不下,我们这些人又要倒霉了,走一个是一个,反修防修需要后继有人。”屈龙也十分焦急。屈龙趁到县城开会的机会和玉月见了几次面。玉月也热切的期盼着屈龙上大学的成功。
玉月的哥哥又走上了领导岗位,玉月被调到了省城一家文艺单位。玉月走前曾到银河湾找过一次屈龙。因屈龙下乡了没有见到。玉月到省城后,给屈龙来了几封信,都被田溜扣住了。后来,玉月通过银河湾在省城上学的玉珍给屈龙捎了一封信。屈龙才知道玉月到了省城。玉月也从玉珍那里知道了屈龙上大学的通知一直没下的情况。玉月心急如焚地等待着屈龙到省城上大学的消息,瞅空便跑到郑州大学里探望。玉月不敢再给屈龙写信,他害怕有人抓住把柄影响了屈龙,他只通过玉珍向屈龙捎话:“我在大学门口等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