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罗马:19 介9绍(2/2)
剧场陷入了死一般寂静之中。
————————————————————————————————————————————
欧洲人,尤其是帝俄国境线西边的那些欧洲人评论起俄皇来,大多都是厌恶而且恐惧的,这与被称为“全欧洲绅士”的亚历山大一世和有“解放者”之称的亚历山大二世大相径庭——在金融界,大概只能想起俄皇旗下的基金一次又一次地以合理合法的手段从他们手中“强夺”财产;在外交界,帝俄在近东和远东问题上拉德意志下水的策略让伦敦和巴黎的外务部官员们胆寒——可无论如何做,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大事小情偏偏无法回避俄皇在这些问题上的态度。亚利所有的出行或多或少地都能在侧面影响或者摆出一些姿态,但很少像他在这次华沙的歌剧院之行一样直接让波兰内阁这样难堪。
这届波兰内阁的口号是从帝俄获得更多主x权,包括终止帝俄在华沙负责警戒任务的帝俄波兰近卫军团的名义上驻军(不到200人),以及更多的外务权力等等,这样的口号很受波兰人的喜欢: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这届的内阁就不断地试探帝俄在波兰自决方面给多大的容忍度——自以为手法高明的波兰内阁在初次试探就付出了惨重这样的代价——偏偏,身为波兰国王的亚利在是否在歌剧院这样的非官方而且半公开的场合只是表露自己身份的活动参与完全不在波兰内阁的负责国王发言建议范围之内:正当波兰内阁对有望获得完整自治权沾沾自喜的时候,却被俄皇“远程狙击”。
亚利本来是不想这么做的:波兰柿油派内阁的各项主张都很符合亚利的口味,他们却在外务上犯了亚利最大的忌讳——要对波兰国王的外务方面的保留权力开刀,然后联德制俄消除帝俄对波兰的影响。亚利对波兰进行实质干预是没什么兴趣的,俄波分治和新宪法已经获得了绝大多数波兰人的好感。即便如此,在国王和完整自决权的二选一的选项中,波兰人还是把选票投给了联德的追求自决派。亚利意识到,必须让支持获得完整自主权的波兰选民发生分化,而后自然而然地,亲俄派就能掌握萨利姆的多数席位。就在亚利处理远东事务无暇西顾的时候,波兰内阁作了一个大死,给了亚利零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机会。
在亚利接下来拜访克拉科夫和卡利茨的行程中,都是由波兰首相沙托里耶斯基的亲自陪同的——这位父祖先后流亡于法兰西和奥地利的首相生怕他的主君再说些让内阁难堪的内容变成了一个亚利的侍从官;作为波兰国王,亚利自然也非常配合自己首相的工作,然而在歌剧院之行之后,波兰人还记得亚利是瓦格纳学生的这一设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