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罗马:12 大妈的 葬礼(2/2)
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因病死在了威廉的怀中,现阶段显然萨克森-科堡-哥达皇室对霍亨索伦皇室更加亲近。亚利却对这两个王朝的友谊发展并不持乐观态度:首当其冲的理由当然是唯一能维持两个王室友谊的维多利亚女王不在了;更重要的理由却是在阿尔伯特-爱德华的妻子是非常反德的丹麦人,在她的影响下,不仅仅自己的丈夫非常厌恶威廉,而且连带着年青的约克公爵也不相信威廉。既然皇室的友谊无法存续,论及内阁对内阁的吸引力,圣彼得堡与柏林柏林相比到底孰轻孰重很难说。
俄英两国皇室成员因为亚历山德拉和达格玛的姐妹情,显然比跟霍亨索伦皇室要更接近——甚至,约克公爵差一点成为阿莱克西斯的未婚夫——尽管由于两边都迫于内阁压力而未能成婚,并不能影响到两国继承人之间的互通有无。威廉并不是没想维护皇室的友谊,然而他在克拉伦斯公爵身上的本钱正如同亚利投资在德皇弗里德里希-威廉的影响力一样,是一场白白的投资。亚利心底里已经笑开了花,却仍然按照正教的礼仪,在温莎城堡的小教堂内和达格玛一道为维多利亚女王祈福,并公开表示对维多利亚女王的缅怀——至于这是否出于真心,无关紧要。————————————————————————
在亚利抵达伦敦霍布伦站【注】的第二天,根据维多利亚女王的遗嘱,不允许白色斗篷和外饰出现在她的葬礼,同时也免除内阁各部组成人员、法官和庶务人员观礼;最后,她还要求以一个“士兵的女儿”的名义安葬——一切的迹象都指向了这位女王想继续保持德意志王室对不列颠的影响。
亚利没有像他妹妹一样,在仪式上找礼仪的麻烦,保持着“欧洲隐士”的本色。无论是葬礼之前前还是过程中亚利和自己的连襟并没有多少谈话的机会。他反而和同时出席葬礼的威廉二世寒暄了几句。出于礼节,两位君主的谈话并没有持续多久。
威廉二世表达出要恢复俄德两个帝国的连萌的架势,共同控制土耳其海峡,不过亚利对此很感兴趣,却并不为其所动。因为自从掌握君士坦丁堡,帝俄用不着其他势力的帮助也能够控制土耳其海峡。不过,这样的保守联盟对亟需萌友的帝俄有益无害。结果就是,亚利将适时访问柯尼斯堡来讨论这么一个可能并不会发生的联盟。
【注】伦敦霍布伦站,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其车站的起止点已经移到citythas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