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当地群众敬畏神仙的威力,每逢船行至此,便站在船头上遥望着老爷庙,用鸡血祭祀乌龟。相传,不宰杀公鸡或不烧香拜佛者,将遭到船毁人亡之灾。然而,任凭渔民、船工们怎么祭祀,他们总也逃不掉被湖水吞噬的悲惨命运。建国后,虽然航运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沉船事故仍时有发生: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从松门山出发的一条渔船北去老爷庙,船行不远便消失在岸上送行的老百姓的目光中,悠然沉入湖底。一九八五年八月三日,江西进贤县航运公司的两艘各为二十五吨的船只,亦在老爷庙水域神奇般地葬身湖底。这一天中,同在这里遭此恶运的还有另外十二条船只!同年九月,一艘来自安徽省的运载竹木的机动船在老爷庙以北附近突然笛熄船沉,岸上行人目睹船手们抱着竹木狂呼救命,一个个逃到岸上后吓得魂不附体,不敢回头望浊浪翻滚的湖面。一九八八年,据都昌县航监站负责人透露又有数十条船只在此水域沉没。
曾夺去许多无辜生命,毁灭过许多宝贵财富的鄱阳湖“魔鬼三角水域”屡屡显露杀机、惨案的秘密究竟何在呢?问题越来越令人费解,为了人民的生命和財产免受损失。江西省组成探险队深入凶险的老爷庙水域考察。这支考察队由地质、气象、自然等专家及有关科研人员组成。以严格的科学态度对鄱阳湖“魔鬼三角”水域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探测。为了考察顺利,首先在老爷庙的东南、西北、西南水域内建立了三座气象观察站;其次,对周围的地势、风力等诸多自然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最后,又走了群众路线,尤其是对当地渔民深入地走访,得出以下结论:
老爷庙水域所发生的沉船事故,没有任何先兆,船和船上的人几乎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遇狂涛巨浪;而狂风恶浪持续时间短,滚滚浊流瞬间吞噬船只,直到湖面上风平浪静,也就是仅仅几分钟;狂浪扑来时,伴有风雨、怪啸和船体的碎裂声。四周黑气沉沉,难辨五指;老爷庙沉船事故多发生于春天,无论白天夜晚凡过往船只常面临着被巨浪吞没的危险。往往出事的当时天气很好晴空丽日、蓝天白云,或皓月当空、繁星点点。而在阴雨天却从未发生沉船事件。
科考队员查阅资料得知,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曾有人在鄱阳湖西部地区,目睹了一块圆盘状的发光体在天空游动,时间长达八、九分钟。虽然当时有人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而有关部门未能作出解释。所以人们猜测,是因为“飞碟”降临了老爷庙水域,像幽灵在湖底运动,从而,导致沉船不断。
在对老爷庙精确测量时,还发现老爷庙的建筑正处在落星山东西线的上下正中,而且三角型庙体的三个直角和平面锥度相等,毫厘不差。这使得无论人们站在那个方向都始终与老爷庙面对面。老爷庙的建立现已距今一千多年了,这就让人们猜测,这一精妙的建筑是不是外星人所为?但需要用事实说话。
赵晓敏在当地大量资料中查翻到一张《联合国环境报》于一九七八年九月八日登载的爱德华.波尔的回忆文章。文章中除了描述他们在中国鄱阳湖“魔鬼三角”打捞日本沉船所经历的险情外,还特别在文章中强调:“事后,我经过多次测试才明白,‘魔鬼三角’,处于北纬三十度的危险区域,这是令世界探险家都感到可怕的数字。”
科考队员们环绕地球寻踪接近一圈了,他们经历了太多的30度之谜,神秘而巧合的自然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为什么在北纬三十度附近会出现这么些怪异现象呢?怪谜摆在面前,大家一致赞成让队长问大壮。张翰东本想让都昌县政府派船亲自下水看看,既然大家都同意询问外星人,他自好随人愿了。
艾晶突然惊叫起来:“看!是大壮的飞碟!”队员们当即抬头,的确有一只闪着银光的圆盘飞行器,在晴空下闪耀两圈,便一头扎进鄱阳湖水中。
张翰东没来得及打开护身符,意念电脑已经出现了一行汉字,上面写着:
“尊敬的张翰东队长,你们好?知你们在鄱阳湖,我也来凑个热闹。”张翰东说:“我们在鄱阳湖畔,能问几个有关鄱阳湖的问题吗?”大壮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依我看你们还是乘船到鄱阳湖中来相见,可能对揭开‘魔鬼三角’之谜会有所帮助的。”
昌都县政府早已做好了科考队员下湖的一切准备,大家迅速乘上轻便型科考船向湖中驶去。大壮的飞碟浮出水面迎接,示意大家登上飞碟。张翰东早已安排好的六名科学家和三名记者,鱼贯而入。同大壮见面寒暄后,大壮首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只见飞碟在鄱阳湖湖底浏览着。忽而是平静的鄱阳湖水中,清澈见湖底;忽而又是浊浪翻滚,暗无天日。老爷庙一带附近水深三十米,最深处为四十米,在步入岩层或岩壁缝不远的地方,就是湖底底下那宽大的河道和深潭,大家顿时觉得湖水严寒,如冰刺骨。更感觉到这里非常烦闷或压抑。
大壮说:“这些只是正常情况下的鄱阳湖湖底,翻船之谜在哪儿呢?请往下看。”
屏幕上出现了四亿年前天造庐山的情景。从中能看出庐山是造成大风的罪魁祸首。庐山海拔1400多米,其走向与老爷庙北部的湖口水道平行,离鄱阳湖平均距离仅5公里。庐山东南峰峦为风速加快提供了天然条件,气流自北面南下刮北风时,峰峦使气流受到压缩,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气流加速开始,当流向宽仅三公里的老爷庙处时,风速达到最大值,狂风怒吼着扑来。
大壮解释说:“这是地质和气候等自然原因促成鄱阳湖被称为‘魔鬼湖’。这里最大的风力达8级,风速可达每小时六十、七十公里成为江西之首。所以,翻船时,总是在春天的三、四月份,这个时段是鄱阳湖的大风区;另外,阴雨天从来不刮北风,所以,鄱阳湖也从没有发生狂风翻船的事故。”
屏幕显示两千多年前,是鄱阳湖一带发生了大爆炸,才出现了昌芭山和鄱阳湖。昌芭山就是那次大爆炸中由湖底熔熔的岩浆从高空喷洒沉落后聚集而成的山。由于周边积水没有出口,这里就成了死湖。所以处处是坑坑洼洼,千疮百孔,像疮痂那样高低不平。所以,古人就称为‘疮痂山’。当今的山名就是取其谐音名叫‘昌芭山’。
大家观看的屏幕显示出天空出现两团巨大的火球,映红了半边天,很快这两团火球坠入鄱阳湖中,先是一阵巨响,紧接着是一连串的巨大爆炸声,大地随着剧烈的颤动起来。鄱阳湖上空燃起了熊熊大火,湖水为之沸腾。大火迅速蔓延,整个湖区周边地区成了一片火海。接着又下起了滂沱大雨,咆哮的飓风将树木连根拔起,大雨像水柱般地往下泼,所有河流都波涛汹涌,洪水泛滥,到处呈现出一派破败景象。在一连串爆炸声中一条巨大而刺眼的光柱直冲天空喷射,五彩缤纷的色彩在鄱阳湖上空喷射了几天几夜……。
两片硕大的流星残骸坠入鄱阳湖中,形成现在的落星山和落星墩。鄱阳湖底出现了一条宽大的地下河流及一条隧道式的深潭。地核往往会朝着薄弱的方向运动,强大的压力将溶溶的岩浆向地壳裂口处喷发,爆发出极大地冲力。当地核退去时,大量湖水以高速被吸进湖底裂缝,于是就产生飓风和核爆。此时,湖中的任何生物、船只及金银财宝全部被卷入湖底深潭里,最终全都吞没在湖底的裂缝之中。
大壮解释说:“这就是鄱阳湖遇有受太阳光照射或万有引力效用下,不论是在地核的运动或者气体往上冲等作用下,加之湖上风暴,立即形成波涛汹涌,行船颠覆等现象。千百年来,沉到这里一切都哪去了呢?都在昌芭山死湖下面的‘地球黑洞’中,这是迄今为止地球形成期所具有的‘原始气体’,也是造成翻船事件的元凶。每逢这时,鄱阳湖底的暗河中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当即让所有生物无一幸免。”
赵晓敏问:“您能举出具体例子详细说明吗?”
大壮说:“最典型的案例是1945年4月,侵华日军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从武汉一艘装满掠夺的金银财宝和出土文物,顺流而下准备开出长江口运回日本。当天,风和日丽,正是一个适合航运的好天气。‘神户号’行驶到江西省都昌县落星山东南5公里的老爷庙水域时,湖心突然‘砰’地一声,涌起一股巨浪,天空霎时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狂浪滔天,怪啸声和船体撕裂声持续着,‘神户号’断裂下沉,短短的一两分钟,这艘2000吨的货轮及船上二百多名日本士兵无一逃生,全部在湖面消失了。还不到两分钟,海面上云消雾散,又恢复了风平浪静。”他环顾着周围人的反映,继续说道:
“由此,惊动了日本驻九江的海军,马上出动一艘快艇,派出一支优秀的潜水队伍,在山下堤昭少佐带领之下,赶到出事地点——老爷庙水域。八个潜水员下水后,岸上的人等了大半天,都不见浮出水面,直到夜晚,才见少佐独自一人浮出水面,大家帮他脱去潜水衣,发现他面色苍白得吓人,显然他受到了惊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精神失常,当时的《国民日报》,美国的《旧金山论坛报》曾作详细报道,成了一时的热点新闻。”
“当时国民党政府为打捞这批财宝,特地从美国请来了闻名遐迩的潜水打捞专家爱德华.波尔博士,他带着打捞队和精良的仪器设备,打捞了数月,耗资上百万,结果一无所获。不但如此,这个打捞队有史以来,还失踪了几名潜水队员。这几名潜水队员下水后,再也没浮出水面。更令人不解的是,对这次打捞经过,上至爱德华队长,下到一般队员,各个缄默其口,使这个水域增加了神秘的色彩。”
“1986年10月,已是垂暮之年的爱德华博士,才在《联合国杂志》发表他的回忆录,首次披露昔日他在鄱阳湖老爷庙打捞‘神户号’的秘闻。他说当年我们在鄱阳湖底连日里搜寻不见踪影,向北搜寻约一公里处,忽听到“忽隆”的一声,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眼前一亮,从湖底涌起一股巨浪,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一道耀眼的白光向我们这边射来,顿时,原本平静的湖水出现了激烈的晃动,耳边传来刺耳的怪声。原来是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将人们牢牢地吸住,使人们不得动弹。我的身上仿佛无数双手在使劲地拉着我,向着前面的漩涡中拉去。我觉得头昏眼花,渐渐陷入麻木状态。我正随着吸引力踉踉跄跄地向漩涡走着,忽然我的腰部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撞了一下,虽然痛得眼冒金星,这一撞可救了我一命。我看到湖底有一条长礁石,我就用双手紧紧地抱住礁石,以抗衡吸引力。这时,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道长长的白光,在湖底翻滚游动,此时,我看到了几名同时下水的伙伴,随着白光的吸引力,一路翻滚而去,纷纷被漩涡吸了进去。这就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所见。”
“改革开放后,江西省政府为了弄清这一怪谜,组织这些专家做了专门的考察。于此同时,中国人们解放军海军部队主动支援这一科学考察,还派来了潜水经验丰富的海军中尉申大海为队长的潜水队,队员都是海军中最优秀的潜水员来到了鄱阳湖。连日来他们潜入了方圆几十公里的湖底,一无所获。难道往日沉没的几千艘船只都不翼而飞,被蒸发了吗?这使为潜水事业曾立下赫赫战功的申大海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这是他们在老爷庙搜寻的最后一天,绝不能无功而返。为此,申大海要求再一次深潜湖底,以求揭开这个未解之谜。他让助手小王在湖岸上等候,他再一次潜入湖底。”
“哪知,小王在湖岸上等了三个小时还是不见队长浮出水面,小王深知队长的氧气瓶仅可用一个小时的?他急得直哭,便鸣枪报警。全队听到枪声,便迅速来到岸边,谁知一直找到晚上,也不见队长的踪影。直到次日上午,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一位乡干部赶到考察队驻地报告,在老爷庙后面15公里的昌芭山湖里,发现一具穿着潜水服的尸体。大家迅速赶到昌芭山湖,看到死者果然是申大海中尉,面色宁静、祥和地平躺在绿色的草丛中,为了科学的事业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20平方公里面积的昌芭山湖,四面环山,是个内陆湖,它与鄱阳湖互不相通,也没有其它河流相连,是个死湖,从地势测量他的水平面比鄱阳湖高出12米,申大海是在鄱阳湖中潜水,怎么会在昌芭山出现呢?到底是什么力量能把他的尸体送到相距15公里外的昌芭山湖呢?”
“鄱阳湖之奥秘,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关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决定派出一支力量雄厚、富有经验的考察队来到鄱阳湖水域考察,现已在老爷庙的山坡上竖起了联合国科学考察区的铜牌,而担任考察队队长的,正是当年打捞‘神户号’的爱德华.波尔博士。他虽然是白发苍苍已年过七旬的老科学家,但仍然意气风发,并带来了水下扫描仪、水下声纳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甚至使用机器人下湖准备长久监视湖底的情况,人们将拭目以待。”
大壮继续说着:“这个例子说明,鄱阳湖之谜纯粹是自然之谜,其间没有我们做任何‘手脚’。若想从鄱阳湖石壁中间的暗河穿过,必须有抗吸引力的特殊潜艇才能到昌芭山湖。只要到了那里,一切之谜都可以解开。”
(第十一部第十五章第五节结束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