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北纬三十度游记 > 第十一部 第十五章 第二节 272

底色 字色 字号

北纬三十度游记:第十一部 第十五章 第二节 272(1/2)

    第十一部第十五章

    第二节(272)

    黄山四绝铸就归来不看岳

    灵泉三瀑寻踪探秘梦幻谷

    张翰东率一分队队员,跨过新安江直抵黄山南大门,大家观景心切,便直接乘缆车周游一圈,尤其是攀登了光明:“黄山在4亿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几千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黄山再次上升,覆盖表面的沉积岩分崩瓦解,暴露出花岗岩。黄山多雨,逐渐渗透在裂缝之中,如果结冰,冰体膨胀产生张力,终使其岩石分裂、风化,成为石柱错列的形态。简言之,是大自然雕刻家在黄山塑造了为数众多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品。”

    “自古黄山云成海”,这是已故的刘伯承元帅,欣赏黄山景致后留下的诗句。云海是山岳风景区的重要景点,而黄山的云海更为千山之最,是黄山最引人入胜的著名景点。“黄山云海”令人叫绝,所以是黄山的第三绝。这里秀峰叠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气流在山峦间穿行,上行下跌,环流活跃。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了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

    云海的形成,有其原因和规律。黄山地处山高谷地,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水分不易蒸发,因而湿度大,水气多。雨后常见屡屡青烟,自山谷升起,这里真可谓云雾之乡。尤其是每年的冬春季节,因冷空气活动频繁,在雨雪天气后,常常出现大面积云海,特别是壮观的云海日出,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古人有诗赞黄山云海曰:

    “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撼树大海潮。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楫随波漾。”

    黄山第四绝,即天下名泉。黄山因群峰高耸,冷暖空气在上空对峙时,成云至雨,落即为涧,山涧溪流,汇聚而下,瀑布飞虹,冲积而成潭,潭益而成溪泉,黄山有名可数的,就有二湖、三名瀑、七池、十五泉、十五潭、二十四溪、三十六源等。山中水体胜景,随处皆是。溪流纵横,清澈见底,流水潺潺,如同鸣弦。黄山以瀑水景观为最,悬垂如练,溅珠如玉。

    黄山瀑布,最为壮观的是三瀑,即九龙瀑、人字瀑和百丈泉。九龙瀑位于丞相源下,苦竹溪上。因其一折一瀑,一瀑一潭,转折九次而得名;人字瀑位于温泉景区,紫石、朱砂两峰间。此瀑长50米,宛如两条巨龙飞奔岩上,因此,古时也称其为“双龙飞瀑”;百丈泉位于温泉至云古寺途中,高近百米,宽约50米,瀑水顺千尺悬岩而下,形成百丈瀑布,故此而得名。

    “温泉”之所以成为黄山的四绝之一,因为此泉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所以被成为“灵泉”。据宋景佑《黄山图经》记载: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皱褶消除,返老还童。温泉由此名声大振,始被称为“灵泉”。经过科学家的测定,这里的温泉水的确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尤其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效果。

    温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上下,日出水量可达400多吨,而且水质纯正,清澈甘醇。温泉景区建有独立的温泉浴室和游泳池,不但来黄山游览的游客,可以在下山后到此沐浴,以舒缓登山的疲劳;而且历代文人雅士,曾在此沐浴期间,留下了赞美黄山温泉的诗句。如唐代诗人贾岛沐浴后,赞称:“此水真吾师”。我国大文豪郭沫若赞曰:“黄山黄山诚是奇,尚有温泉足比华清池”。

    黄山之美,可谓“三山五岳,唯我独尊”。在安排队员们住宿时,黄山政府派来的向导告诉大家,今晚就住西海景区,泡泡温泉,做好准备,明天要游览西海大峡谷。张翰东说:“是否能让我们看看最新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呢?”向导说:“那也得去西海景区呀。”

    第二天,大家急切地询问到什么景点?向导说:“据说近几年黄山又发现了一个新美景——梦幻谷,科学家把它誉为地质学上的一个奇迹。具体的地点我也叫不准,反正山里的土语说‘要问路,找挑夫’。向导挂了一系列电话,又说:“现在连山里的挑夫、轿夫都找不到梦幻谷的方位了。据说只有一种人了解那里,即黄山的探路人。但游客却永远也见不着他们。我看咱们还是边走边问吧。”说着,他又用手机与黄山旅游公司进行了联系,时间不长,小车送来了一位在附近作业的,名副其实的黄山探路人。

    经向导向大家介绍,此人名叫陆隽。只见他年在不惑,但看上去依然是年轻小伙。四方脸庞,衬托着略似古铜色的皮肤,显然是一幅饱经风霜的脸谱。一米八的大个子,虽经历近三十年的山人磨练,脊梁挺直,动作麻利,能看出勤劳朴实的中国人特性。虽张口说话让外地人不甚理解,能听懂中国话的,只须一句就明白,他说的是纯粹的安徽地方乡音。

    赵晓敏等几个文人,百思不得其解地询问教授王自治,梦幻峡谷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是什么吸引或迫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峡谷区探寻呢?王教授说:“连本地向导都叫不准,我哪能知道呢?还是悄悄地走,睁大眼睛看吧!”

    探路人带领大家很快就离开了平坦的大道,现在走的不是公路,而是艰难跋涉地向着大山走去。张翰东问他为什么不走公路,陆隽回答说:“这是去梦幻谷的捷径。否则,转绕起来至少得几十公里就没了。”他们刚刚走上通往梦幻谷的山路,大家就被震慑住了。山路上坡度超过三十度,横插在绝壁上的路比比皆是,这么险峻的山路也是必须通过的,足以看出千百年来人们探索黄山之美的决心。虽然勉强来到了山根前,面对着光滑如冰的峭壁,人们还是无能为力。问他路为什么这么难行,陆隽解释说,据祖辈人传说,‘山里面是神仙住的世界,人类是无法逾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