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 > 第11章 反登陆作战

底色 字色 字号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第11章 反登陆作战(2/2)

    在日本援军陆续到达战场时,陈诚的15集团军由于损失过于巨大,已经暂时停止了对日军滩头阵地的攻击并进行修整。

    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大将,为连接和扩大两个师团的登陆场。在8月22日,以第9师团、第3师团各一部从狮子林和吴淞两面夹击宝山,守备宝山的第18军姚子青营在部分援军帮助下,击退日军多次进攻,顽强坚守。

    24日,日军以战车堵击城门,集中海陆空火力轰击,阻隔中国援军,宝山全城都燃起烈火,战至25日,姚子青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宝山失守,日军终于将第3和第11师团开辟的两块登陆场连成一片。

    先暂时放下上海战局,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段时间的华北战场。

    13军自从向北平突进后,军长汤恩伯的运气简直糟透了,和华东地区的台风天气不同,华北地区干旱无雨,每天都是晴空万里,一路上日军飞机的轰炸扫射是最大的麻烦,让13军的前进道路很不好走。

    汤恩伯本人对此更是印象深刻,先是他乘坐的车辆被一架日军96陆战追击,驾驶员不得不主动开下大路,倾覆在路边的沟里,好在他居然没受到什么大的伤害,只是脚扭了。

    感觉汽车太容易遭日本飞机惦记了,他开始转乘警卫人员好不容易给他搞到的一匹马,可没过多久,日军飞机还是再次光临,马在炸弹的轰鸣中被吓跑了,在被卫兵背负前进到一个村子后,警卫们又千辛万苦的给他搞到了一头老百姓用来拉磨的驴。

    此时的各师团已经基本失去了指挥和联系,13军将士从南口出击的时候亦堪称英勇壮烈、前仆后继,但向北平转进没多久,在日军飞机的打击下,很快就队形混乱,争先恐后,各部长官实际已经难以掌握部队。

    大部队的撤退是最考究一个指挥员能力的难题,能做到部队在撤退中井然有序而不发生溃败,那应该都可称名将了。

    汤恩伯和13军的大多数将领显然此时还不具备这个素质,最初的时候,他还不断联系他手下的师长希望指挥部队,可没过多久,师长们已经找不到手下的团在哪了,很快他也就不做这个无用功了,好在出发前全军都传达了汤恩伯那道命令:“全军向北平突击”。

    他的这道命令本意是想加强各级指挥官的决心,在出发前还是安排了前锋、中军、后卫等行进次序的,但真正行动没多久,突进中的13军建制和指挥就完全混乱了。

    可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个命令却发挥了奇妙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因祸得福。

    如果13军是在汤恩伯有效组织和统一指挥下,按部就班的对日军防线进行攻击,期望全军整体通过日军控制区域。

    姑且不说这个计划本身成功的概率就不高,而且在**的调整和集结兵力过程中,还会耽误了此时此刻最宝贵的时间,当面的日军就有时间进一步完善仓促组织的防线,日军14师团的追击部队也会从身后赶上来前后夹击,估计13军会更加凶多吉少。

    现在,各部队虽然失去指挥,失去建制,但是他们知道向北平前进就足够了,日军铃木旅团仓促建立的防线本来就不完整,13军的混乱更是让铃木旅团判断不出**的虚实和主攻方向,汤恩伯自己都不知道部队在哪里,更别说日军了。

    从8月5日开始,13军以几十人到几千人不等的规模,从各个地点各个时间向日军防线渗透。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