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录:
郝梦龄第9军军长,河北藁城县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1937年10月16日忻口战役中中弹身亡,武汉有纪念这位品格高尚的将军的郝梦龄路。
将军请缨抗日时,偷偷给家人留下遗言:“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
将军阵亡前3日,在阵地上对将士们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
~~~~~~~~~~~~~~~分割线~~~~~~~~~~~~~~~~
第一战区作战会议上传达的作战部署,远比佟麟阁将军对29军将领们说的要多,在布置2路援军停止前进组织防御的同时,也通报了国民政府的一个军事计划,这个计划在战役未发起时是高度保密的,被要求只传达到军级指挥官。
国民政府组建的第三战区,将于近期集中中央军,川军,湘军,两广军队等主力发动上海会战,这意味着第一战区短时间内,将不能得到更多的援军和物资补给。
因此,他们的战略任务不是歼灭多少敌人,而是以空间换时间拖住敌人,全力牵制华北日军并使日军大本营增援华北,所以,在大的战略上北平已经被当为弃子了,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坚守了。
如果傅作义、汤恩伯、孙连仲、郝梦龄等人的部队到达北平,却没后续援军,将使第一战区的整个战役集群都陷入非常危险的情况下。
这样的战略规划,是从全局考虑而制订的,各路援军还可以援而不击,但中心位置的29军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和危险的境地,不撤就是被日军四面合围、孤军奋战,撤军就会背上不战而逃的骂名,老百姓是不会知道什么战略意图的,他只会记得是谁放弃了北平。
虽然第一战区作战会议允许29军在情况危急下突围向友军靠拢,但佟麟阁将军和秦德纯副军长商议后选择了死战到底,决定先不传达这个命令。
佟麟阁将军认为,如果29军不能坚定的防守北平而给自己留退路,那整个华北战局,就很难达到充分牵制日军的作战意图,他们也背负不起老百姓的责骂,为了大局,他们商议后选择了死守北平,只希望千里之外的上海能创造奇迹。
7月28日,华北驻屯军参谋部确认中**队的南北2路援军都停滞不前,特高科的情报和空军侦察都说明,敌人甚至在抢筑防御工事,摆明了不肯继续前进一步。
这个情况让香月清司中将颇为头痛,聚歼华北中**队主力的作战意图都向军部汇报了,可现在中**队的位置,想打有点够不着,不打却时刻在身边窥伺着日军的侧后翼,他思考再三后,遂命令20师团向29军发起攻击,想通过增加守军压力的方式,来逼迫中**队靠近北平支援,北平防御战由此打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