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录:
佟麟阁29军副军长,河北高阳人,1937年7月28日上午在北平南苑中弹身亡,将军的遗体寻获后,夫人及子女含悲收敛,隐姓埋名,寄厝于北平柏林寺,寺中方丈出于对将军抗日爱国的敬慕,即使时北平沦陷,也始终严守秘密,直到抗战胜利后国奠于香山。今北京有纪念将军的佟麟阁路。
~~~~~~~~~~~~~~~分割线~~~~~~~~~~~~~~~~
“狗娘养的,这不是把我们29军往死里逼么?”几乎在日本华北驻屯军决定暂缓进攻的同时,在北平城内29军的作战会议上,听完副军长佟麟阁传达完第一战区作战部署后,独立26旅旅长李九思的第一反应就是破口大骂,不仅是他,参加会议的其它29军高级将领们也都感到了一种严重的挫折感。
29军最有名的是被称为“大刀”军,是一支让日本人心有余悸的英雄部队,早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赵登禹、佟泽光两旅长各率两个团,夜出潘家口,从两侧插入敌后,拂晓前突入营地,西北汉子的大刀在喜峰口砍下了上千日寇的头颅,让日本人不得不打造铁制项圈来保护脑袋不被砍下。
卢沟桥枪响后,29军的大刀又显神威,7月12日《世界日报》报道:“日军被宋部大刀队迎头痛击…..斩首者占三分之一。”“二十九军大刀队官兵,只携大刀、手榴弹冲入敌阵,举刀砍杀,急向日军冲锋,相与肉搏,白刃下处,日军头颅落地,遂获大胜。”“……迨日军行近,大刀队突起,挥刀大杀,日军头颅随刀而下……日军伤亡无数。”
在中国大地广为传唱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大刀进行曲》,是抗日歌曲中唱着最过瘾、最解恨的一首歌曲。
尤其是最后一声“杀!”集中表现了中**民对日寇的无比愤怒和刻骨仇恨!京剧《红灯记》中背景音乐主旋律就采用了该曲调,全剧共向鬼子头上砍了20多次。
但是大刀队的赫赫威名,恰恰说明了29军的窘境,无论如何勇敢善战,锋利的大刀,这种中世纪冷兵器也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
29军是由原西北军一些部队合编而成,又一度隶属于张学良的东北军,武器装备极其低劣。
按照中**队当时的现状,中央军和接受整编的南方地方军装备最好,其次是控制地方的阎锡山的晋绥军这类,客居关内的东北军本身就属于后娘养的,隶属于张学良的29军则更是后娘的丫鬟一类养的,这话有点难听,却是29军武器装备的真实写照。
在武器装备恶劣的情况下,结合西北军官兵均有武术基础的特点,军长宋哲元被迫提出了建立大刀队的设想,就地取材,自造大刀,全军习武。
国民政府和德国的全面合作以后,中**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军队的编制和装备都有了正规化、现代化的趋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