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性社会学 > 第三节 爱情与色情

底色 字色 字号

性社会学:第三节 爱情与色情(1/2)

    第三节  爱情与色情

    在古今中外的性文艺作品中,爱情与色情无疑是它们最为重要的主题。那么,什么是爱情?什么是色情?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此外,我们又怎样才能辨别清楚哪些性文艺是爱情作品,而另一些又是色情作品?看来,要回答这些问题,关键要辨识爱情与色情之间最为重要的区别,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凭此标尺来论断什么是爱情作品和色情作品。

    从前面引述的大量中、西方性文艺作品中,我们大致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主要侧重于写**中的情感,整个作品以抒写一种圣洁高尚的男女之恋为主音调;另一类则偏重于较为**地展现男女之间的欢爱的场景、对性的纯粹**与猥亵的心理。因此,像古希腊的《美狄亚》,萨福的爱情诗,中世纪浪漫传奇的骑士抒情诗,以及现代大量追求纯粹爱恋的影视作品,虽然它们都描写人的**,但这些描写没有单只停留在**之上,而是显示出一种高尚的品质。也就是说,在这些作品中,**成为了爱情,男女自然的关系成为了人的关系,人的**升华为美的情感。但在文艺复兴的《十日谈》,中国明清之际的《金瓶梅》、《肉蒲团》,以及流行于美国的《花花公子》、《窈窕淑女》、《阁楼》、《藏春阁》等一系列杂志、图片之中,大都主要停留在描写男女之间的**上,它们的主要旨趣在于引诱和激发人们对性的兴趣,而不是唤起一种美好的人类情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文化中,诸如此类的色情文艺往往会受到法律的禁止或道德上的谴责。人类社会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其根据可能来自两个事实:其一,色情文艺可以对人类行为引起重大的变化;其二,色情文艺所引起的这些变化是不受欢迎的,也就是说,色情文艺从性角度唤起人们,而这种唤起会带来被社会否定的后果。⑴ 不过,这种对社会道德的冒犯,可能正是色情的魅力所在。色情文艺也正是由于表达了人类这种越轨的本性而拥有与爱情作品一样的永恒的价值。

    在把性文艺划分爱情作品和色情作品之时,我们事实上已经对爱情与色情之间做了一些区分。但事实上,在具体的性文艺作品中爱情与色情之间的界限往往很含混,并不那么容易区分开。即便对于爱情自身而言,它也会随着不同社会历史的变更,发生了某些内涵上的改变。同样,由于色情往往是对社会道德的僭越,它也会随着不同社会道德伦理的变化而带上不同的面具。因此,我们不妨对爱情与色情做一个谱系学的考察,由此来确定划分爱情作品和色情作品游移而暧昧的界限和标尺。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当中,根据不同的“知识构型”谱系,爱情大抵可以划分为三种,即激情之爱、浪漫之爱与融汇之爱。⑵在古代所残留下来的大量情诗中,它们把爱往往描绘成一种具有全面摧毁自我身心的激情,尽管也有治疗的力量,但总好像是一种疾病。因此,激情之爱作为古老宗教激情的世俗化翻版,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首先,作为一种急切的渴望,它极力要求从那种容易与激情之爱产生冲突的日常俗务中分离出来,因而,它使处于激情旋涡裹挟之中的个体漠视正常的义务。其次,激情之爱具有一种只能存在于宗教迷狂中的魔性,世间万物突然变得无比新颖。但与此同时,它又不能让单个人为之着迷,个人旨趣与爱恋对象紧紧维系着。第三,在个人关系层面上,激情之爱又类似于卡里斯玛魅力,尤其具有破坏性;它将个体从生活世界连根拔起,让个体时刻处于极端的抉择和激进牺牲的风险中。从激情之爱这些特征中,我们就几乎毫不奇怪,无论在什么地方,它都不曾被视为婚姻的充分必要基础;相反,在大多数文化中,它都被当做是对婚姻的难以救药的损害。至于开始形成于18世纪的浪漫之爱,它由于既利用了与基督教道德紧密相联的神圣爱情理想,又吸收了激情之爱的某些要素,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爱的叙述形式。与激情之爱相比,浪漫之爱第一次把爱与自由联系起来,二者都被视作是标准的令人渴求的状态。虽然,激情之爱同样具有与现存体制脱离开来的解放式“自由”,但这种自由的获取仅仅是因为和俗务与义务发生了决裂。与之相反,浪漫之爱则直接把自身纳入自由与自我实现的新型纽带之中。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指出,在浪漫的爱情里,“我应该把这主体性所包含的一切,把我这一个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样子,全部渗透到另一个人的意识里去,成为他(或她)所追求和占有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只在我身上生活着,我也就只在对方身上生活着;双方在这个充实的统一体里才实现各自的自为存在,双方都把各自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种同一里”。⑶ 很显然,在这种浪漫之恋中,崇高之爱的素质高高在上主宰着性激情。因为,它假设了一种心灵上的交流,一种在性格上修复着灵魂的交汇。不同于反复无常、无根无源的激情之爱,浪漫之爱采取了将个体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分离出来的方式,通过创造一种“共享的历史”,帮助把婚姻关系与家庭结构的其他方面区别开来,使婚姻关系具有特殊的首要地位。此外,浪漫之爱借助激情之爱形成一束与超验性相一致的特殊信念和理想,即浪漫之爱也许结束于悲剧,靠道德上的犯罪而延存,但它会获得辉煌的胜利,征服世俗的陈规陋习。这种爱在两种意义上投射,它一方面紧紧依恋着他人并把他人理想化,而另一方面又投射出未来发展的道路,指向一种在希望之中但又切实可行的未来。19世纪的大量情爱就主要以这种浪漫之爱为叙写的聚焦点。

    在现时代,由于女性的性解放与性自律的强大压力,浪漫之爱的理想几近裂成碎片。我们知道,浪漫之爱依存于投射性认同,这种认同作为手段,使投射性伴侣彼此吸引和相互联系,从而创造了一种与他人休戚相共的一体感。因此,这种投射性认同由于向他人敞开自己,因而有时通达了“融汇之爱”的情境,即为具有亲密关系的融汇之爱开辟了通途。那么,这两种爱恋方式又有什么区别呢?首先,由于浪漫之爱追求男女之间的“天长地久”、“独一无二”一体感,或者说,这种爱情的关键是“这个男子就只爱这个女子,而且这个女子也就只爱这个男子”,⑴ 因而,这种带有顽固而执拗态度的爱既是随意性的,又带有必然性。而融汇之爱不一样,它追求的是积极主动但又偶然飘忽的爱。作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融汇之爱越是巩固,某一“特殊人物”的发现也越是稀微,或者说,它并不像浪漫之爱那样执拗于追求“独一无二”的一体感。因此,不像浪漫之爱,融汇之爱并不一定发生在一夫一妻制当中,它所建立起来的男女之间的纯粹关系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并且每一方都觉得从这种关系中获益匪浅,从而使这种关系的延续具有价值。其次,融汇之爱假设了在情感的予取上的平等性,即情感的予取越是平等,特殊的爱的维系也越是接近于纯粹关系的原始样态。在此爱恋中,爱就发展到了亲密关系的程度,发展到了每一方都准备向对方推心置腹公开关怀与需要的程度,甚至伴侣彼此之间都十分看重因而易受伤害。与融汇之爱相反,浪漫之爱在性别地位上总是不平衡的,因为这种男女之间的爱恋关系产生于双方情感的投入,而不是来自于外在的社会标准。对女人而言,梦想浪漫之爱最后却使她们大多成了家庭生活的严肃附属者。第三,浪漫之爱是**,但它又排除了纵欲技术、性满足与性快乐,尤其是在罗曼蒂克的幻想形式中。而融汇之爱首次把纵欲技术引入夫妻关系的核心,性技巧的培育、给予和体验性满足的能力,无论在男性方面还是女性方面,都是通过大量的性知识、性建议与性训练而被反射性地组构起来,从而使夫妻彼此之间的性快感的成功成为一种关键性要素。最后,浪漫之爱包含一些容易藐视性差异的特征,尽管它明显是以异性伴侣为指向的。但融汇之爱与异性恋并没有特殊的关联,尽管它并不一定雌雄连理,也尽管还仍然围绕着差别而构建起来,但它预示了一种纯粹关系的模本,在这个模本中,认识他人的特征乃是举足轻重的。它是一种爱情版本,一个人的性征在这里面成了一种必须协调而纳入一种关系之中的因素。

    不管是富有卡里斯玛魅力的激情之爱,还是追求“天长地久”、“独一无二”一体感的浪漫之爱,抑或是作为一种纯粹关系模本的融汇之爱,虽然三者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但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之间仍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三者均与性分离,但又与性纠缠不清,或者说,在表现这些爱情主题的文艺中,性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另一方面,这些文艺作品的表现又必须与纯粹的**相分离,也就是要摹写出这些**之上的崇高质素,不管这些圣洁的情愫来自于超验的迷狂,或者来自于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的酣畅,还是来自于纯粹性快感的满足。正是后者使得爱情文艺与色情文艺区别开来,或者说,爱情文艺在一方面描写**的同时,还要写出这些**之上的崇高质素,而色情文艺就主要偏重于前者,聚焦于对**心理,**的具体技巧,甚至性器官本身进行描摹。那么,什么是色情呢?它是否等于淫秽?色情文艺与爱情文艺到底有何异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