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章节(12点)
第六十一章 悲情的约瑟夫二世(下)
女皇十四年十月,琳娜女皇陛下收到了一封从维也纳美泉宫寄来的信。
这封措辞亲昵的信出自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之手,他检讨了他自己以往的过失,对奥地利选择作为密约国与华沙盟约组织搞对立表示非常遗憾。信中甚至还表示了对女皇陛下一向万分崇敬,只字不提前奥地利女皇玛丽娅*特蕾莎在世时对沙俄的排斥,表示希望与女皇陛下见面,共同商讨两国之间后续的友谊和合作。
照理说,女皇陛下接到这封信还是有点尴尬的,奥地利与普鲁士为争夺德意志正统的斗争从来都未停滞过,即使不是公开诉之于武力,但暗地里的纠纷也不少。作为早就加盟的普鲁士,在波兰事件之后与沙俄帝国的关系维持的相当不错,就差一个鼻孔出气了,凡是女皇陛下的意见,腓特烈国王几乎立刻就会表态支持,从未站错过队伍。
而今奥地利突然伸来了橄榄枝,说到底还是希望赢得大国的支持,对于这位后加入的朋友,女皇陛下既不能过于热情寒了老朋友的心,也不便太过冷淡拒人于千里之外。
最佳的选择莫过于不温不火。
女皇陛下回信表示:如果约瑟夫二世能来圣彼得堡与她会晤,她会感到非常愉快。
女皇的态度传到了维也纳,约瑟夫二世很快派人与女皇取得了联系。他将化名为“法尔肯施泰因伯爵”,预定于十月二十日抵达圣彼得堡,由于此次是微服出行,约瑟夫二世准备轻车简从、沿路不声不响,也表示女皇陛下不必给予特殊的欢迎仪式。
女皇收到他的回信,心中不禁冷笑:既想攀附沙俄帝国,又不想甩掉老朋友大英帝国,看来约瑟夫二世倒是有可能准备脚踏两条船啊。他微服出访既然不想引起国际和国内的关注,那沙俄帝国也就没必要以一位国王的待遇来迎接他了。
于是,可怜的约瑟夫二世“法尔肯施泰因伯爵”上路了,由于女皇陛下没特意打招呼,而约瑟夫二世自己也没有预先订旅店的经验,他沿路只能在最下等的小客栈里找到空房间:要知道沙俄帝国有太多的外来务工和行商的人,条件好的旅店生意一向火爆。
饿了也就从沿路的农家买一杯牛奶、一块面包,简朴的不像一个伯爵,更不像一个皇帝,若说逃难的公子恐怕比较适合。
自从约瑟夫二世踏入沙俄帝国的疆域,一路上契卡们就把细节状况全都汇报给了女皇陛下,看到他如此简朴低调,女皇陛下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看来约瑟夫二世真的很怕消息走漏出去,令密约国组织以为他奥地利要“叛逃”华沙联盟组织。然而既然如此,他此次又希望与自己这儿获取什么利益呢?女皇陛下不禁非常好奇。
最终,当约瑟夫二世抵达圣彼得堡冬宫的时候,女皇陛下终于见到了这位阔别近二十年的维亚纳音乐赞助人,她还记得当年他们都还年少的时候,在维亚纳时这位理想派王储是多么的不会看人眼色。
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再不会看人眼色的人也学会了心有城府,但理想主义却根植在灵魂当中没能泯灭。
两人在冬宫女皇办公室内恳谈了很长时间,先是冠冕堂皇的互相吹捧,紧接着又谈论了一番当前欧洲的局势,主要是法兰西**的情况,并都抒发了自己对未来走势的分析。对于约瑟夫此行的目的,女皇陛下没有问起,而约瑟夫二世自己也避而不谈,会晤的气氛非常融洽。
最终,约瑟夫二世将话题转移到改革问题上来,他询问了部分有关于沙俄帝国改革的措施,对此女皇陛下从不认为需要保密。约瑟夫二世也甚为谦虚的征询了女皇陛下对近期奥地利改革的看法,女皇陛下斟酌片刻,考虑到约瑟夫二世大费周折的远道而来,便决定不再绕弯子,她非常直率的指出,约瑟夫二世改革的心情过于急迫了。
“……我很遗憾我留给您一种急于求成的印象,”约瑟夫二世半躺在靠背沙发中说道,“可是您知道的,我生命中的前三十多年都眼睁睁的看着奥地利保持守旧的姿态,在纷争和战乱中挣扎求生。在我的母亲过世后,奥地利迎来了革新的机会,看近期我的身体状况却愈发的不理想了,现在我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些许改革的成效,至少能证明我的方式是对的。”
“或者说是为了证明您母亲是错的?”女皇陛下毫不客气的一针见血,“其实在我看来,改革与不改革,原本就没有什么对错。各国的情况都截然不同,在我沙俄能行得通的,在你奥地利却未必走得下去。国王陛下,您的想法没错,您母亲的想法也没错,您是害怕奥地利帝国的落后,而您母亲则是害怕哈布斯堡皇权的动摇,只能说你们双方占据的立场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