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纪事:如履薄冰 第六十一章 悲情的约瑟夫二世(下)(2/2)
“但女皇您不得不承认,变革已经是大势所趋。”
“的确如此,”女皇陛下点点头,“正如法兰西发生的事情,正在从反面证实了这点,我毫不否认。”
约瑟夫二世长叹口气,说道:“可我不知道究竟怎样才能继续下去了,教会、廷臣、甚至是本次改革的受益者平民,他们都在反对我。我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战,可那些愚昧的人竟然还站出来反对我?”
他这话说得发自肺腑,令女皇陛下不禁疑惑难道他此行是来沙俄取经的?
她打量了一番约瑟夫二世,三十出头、原本应该还算的上年轻的男人已经被焦虑和病痛折磨的苍老非常了,他鬓角略微花白,眼角也出现了鱼尾纹,嘴巴因为常常抿紧而微微下陷。此时他的眼神很纯粹,刨去了一位君王的假面具,他只不过是个理想受挫的普通人。
女皇陛下不禁有些心软,她作为沙俄帝国的国君,自然不会也不能帮助他什么,但是提点一些令他能保全自身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女皇陛下说道:“我从不知道如何改革才能获得胜利,事实上我考虑这点的时间还真不多。我只是本着做一位君王理当秉承的原则办事:永远支持大多数人。
决断政务、选择盟友或者对敌开战,君主能做的其实并不多,或者说并不需要太多。他只需要顺应大多数人的要求即可。当帝国内封建地主实力强大的时候,就必须维护封建统治;当资产阶级雄起之时,就不得不转而支持资本家们;当国内情况混乱,几方势力势均力敌的时候,则不妨保持沉默,让他们自行决出个胜负再做表态,这也就是我治国的基本原则。”
约瑟夫二世豁然开朗,他猛的挺直背脊,直愣愣的盯着女皇陛下。
“……这……这么说我错了?”过了好一会他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不,你没错。”女皇陛下回答,“作为一位明哲保身的君王,您错了,您得罪了多数派的意志,若不加以弥补,后续的危机恐怕不下于法兰西帝国。但是作为一位开明君主,您没有错,您选择的道路是唯一一条强国之路,任何迈向其他道路的步伐都会给帝国本身带来落后的危机。还是我前面所说的,您和您的母亲都没错,只是占据的立场不同罢了。”
约瑟夫二世底下了头,他突然发现自己原本就没得选择。当然,他可以顺应廷臣们的期望,仍旧延续他**的政策,如此一来他不过只是约瑟夫二世,一位隐埋在母亲光辉的阴影中“共同执政”的帝王。但如今他既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哪怕是这路上遍布荆棘、势必孤寂而艰险,他也不得不继续走下去了。
约瑟夫二世最终在圣彼得堡逗留了三天,这三天里,他极尽所能的参观了圣彼得堡先进的事物,比如电车、比如发电厂、比如高级旅社和街边的定点摊贩,他很好奇也很羡慕所看到的一切。
三天之后他启程返回维也纳,依旧是来的时候那么低调。
十月末的圣彼得堡已经下起了雪,女皇陛下亲自给他送行,看着远去的马车在积雪中留下的车轴,女皇陛下不禁叹息:可怜的约瑟夫二世,他所有的失败还是源于时间不够啊。
此时的奥地利与十多年前的沙俄帝国多么相似?各地封建势力分散割据,帝国资产阶级还未强大到能抗衡封建势力的水平,而周围的列强却都逐个崛起,逼迫得帝国不得不改革。
当时她是用的什么方式来着?哦,对了,是以巨额资金和皇权势力加速打造了资产阶级,让双方得以融合,最终改革时便顺水推舟。
这一切是因为她拥有最宽裕的政府财政,是因为帝国内有一批盲目跟随她的人,更是因为她有充足的时间。
而今,悲情的约瑟夫二世,他却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