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重生之理想年代 > 第六十八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重生之理想年代:第六十八章(1/2)

    深圳连接香港的罗湖桥还没有影子,我们坐船又从维多利亚入港,比那次规格低,只是香港文化界的朋友来迎接,还是霍英东先生带的头。

    艾青老先生和他夫人、苏加仁厂长领着大家从船上下来。霍英东先生先伸出手,脸上带着微笑,说:“欢迎大陆文化团体来访问,艾老,我们上次见面还是一年前吧,时间真快。”

    我心想:是啊,又一年了,时间过地真快,越来越能适应这个年代了。

    艾青老先生握着霍英东先生的说,也笑着说:“人没变,香港却是变漂亮和繁华了,和五十年我到香港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双手拿给霍英东先生《香港诗选》――――――“这是大陆和香港诗人们写给香港的诗集,希望两岸诗人也在国际文化交流合作计划中能多多的接触和交流。”

    霍英东先生收下了诗选,答谢了大陆诗人厚礼。

    港英政府的人不在,大家也放得开,互相寒暄。我和苏加仁厂长站在一起,邵逸夫走过来,跟苏厂长打招呼,说:“加仁兄近来可好。”

    苏厂长大笑说:“好得很,你们兄弟两可是香港风云人物,关心我这个平民百姓,真是荣幸。”

    “你个苏加仁还是这么喜欢开玩笑。”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苏加仁厂长和田汉一起参与拍《英雄儿女》在抗日时期播出后反响强烈,《义勇军进行曲》更是当时盟军流传最广最著名的战歌之一,奈何国家凋零,左翼电影工作者的资金来源也捉襟见肘。

    正在香港的邵氏兄弟支持抗日,得知左翼电影人的困难之后,马上投资给苏加仁厂长他们,继续抗战电影的拍摄,邵逸夫也来上海跟着一起拍摄爱国电影,苏加仁是电影编剧加演员,和邵逸夫一起讨论过以电影救国。

    邵逸夫先生老对人讲苏厂长是他朋友兼师父。

    看着两位年愈八十的老人在热烈地追忆往事,我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没想到苏厂长还是见证那段历史的名人。

    两岸的文化工作者大多数都互相认识,寒暄以后,大家边聊边坐上来的客车,我还看见艾青老先生正给香港诗人南昆在《香港诗选》上签名。

    上客车,在苏加仁厂长和邵逸夫先生后面,我刚坐下,忽然有人就在我旁边坐下了,原来是徐克导演,他笑着说:“王喜同志别来无恙,《本位男女》在香港可是大卖,可大陆的销量就不怎么样了。”

    我翻白眼,说:“是不怎么样,简直是遭透了。”

    徐克微笑地说:“还没到这个地步吧,你不是又来了。”

    “来收稿费。”我也笑了。

    “这个你和吴思远老板谈,我不在思远公司做了。”

    应该是新艺城要成立了,我还是问:“你现在在为谁工作。”

    “为我自己,我想单干。”徐克说,他是新浪潮的代表,和人合伙创办新艺城,开头不过是发烧友的动机罢了。

    “祝你成功,徐克导演。”我说。

    “就这个吗?”徐克导演说:“没点行动可不行,来个剧本?”

    “不行,不行,这不行。”我当然要拒绝:“怕了。要跟组织走,你问带头人,题案审过了,我帮你写。”

    他当然不会去和大陆的文化部打交道,微笑着说:“不写也行,阿喜把你在苏安和杂志上登的仙魔故事给我就成,我看上了。”

    “什么仙魔故事?”我装不知道。

    “别装佯,苏安和告诉我了,不是匡你,是许鞍华问出来的。”徐克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许鞍华对苏安华杂志上的仙魔故事也感兴趣,跟他有点交情,了解苏安华这个人虽然是个才子,但在写通俗方面还只是跟风,肯定背后有高人指点,下了套去问。

    香港兰桂坊的酒吧街上有几家文人墨客及电影工作者常去的酒吧(此处虚构),许鞍华带了漂亮的女友,“恰巧”碰见苏安和,上去搭讪,带来的那女友长得的确迷人,给苏大才子灌**汤………………

    于是,苏安和晕乎乎地就把我抖了出来。

    我恨了,不是恨苏安和这家伙出卖了我,而是恨这个真笨蛋没得到甜头就出卖我,亏!

    徐克微笑地说:“我们是熟人了,价格从优。”

    “还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吗?”我问。

    “没有了,这么好的题材我怎么让别人知道呢,况且不只我打他的主意。”徐克笑容更甚,恭维我:“嘉禾对你的本子兴趣最大,还好我抢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