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重生之理想年代 > 第五十七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重生之理想年代:第五十七章(1/2)

    “诗歌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对于写好一首诗,无论内容和形式最好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习惯的手法去写,在生活中寻找灵感的源泉。如此才能反映出更加深刻的真实。不过,诗人应该考虑得更多些,更远些,更成熟些,这样才能高于生活,才能避免成为时事新闻………………”

    艾青在演讲台上做关于诗的演讲。

    我又偷懒了,九月份王阿姨回杂志社,就逃出来了,来了北京,作家协会这个月有创作研究会,基本上如王阿姨所说,要我拜望茅盾、艾青等等前辈。

    头发幸好留了那么半寸,刚刚可以坐在这里,不被人误会。现在人在人民大会堂代表厅的北京厅,正坐在最后一排靠右,刘心武在左,韩少功在右,前面是铁凝,相互自我介绍,都是青年作家,熟络之后就坐下了。

    他们一直做着笔记,我也在写笔记,对着艾青素描。

    韩少功仔细听了艾青的演讲。颇有体会地说:“有一个人一天到晚说理论,或者一天到晚像写那样绘声绘色、绕来绕去?那还不把别人吓着。我觉得写出地文字应该亲切,自然,宁静,就像生活本身,有一种现场感和日常感。我不想让读者有一种进入剧场或课堂的紧张,不必正襟危坐,端着一个架势。”

    有点道理,事实上在呆在香港的期间,我和艾青老先生议论过作家体验生活,他老喜欢老舍,对这位人民的艺术家笔下的人物,如数家珍,我知道老舍作家描绘的的确是他的生活。

    但是我觉得这种“生活”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冒失地说:“生活又不是在某个偏远的地方吃吃苦,刻意体验得到的是什么?”

    我总是会想,这就好比中国的学生出去打工,在中国赚学费是别想了,为得就是体验生活,要刻薄地说就是端盘子吗?大学生这会就是“富有热情的高智商劳动力”。

    艾青老先生想了想,笑着说:“小喜这就太偏颇了,生活并没要你刻意体会,作家的职业就是写这个世界的万千世界,没点生活阅历能写出什么。我们上山下乡,都是情愿的,不然怎么有《黑板》这篇印象深刻的。”

    他老可能不会想到穿越这个词,举的恰恰是没有生活的例子,我不得不脸红。

    刘心武他们点头称是,我这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只好连声附和了。

    作家协会年底在办短篇奖,铁凝是来参加儿童文学奖,一群文学青年在这一年开始冒头了。

    艾青做完了演讲,这个写作探讨会结束了。

    我整理好衣服,跟着走到艾青老先生的面前了。

    “艾青同志好。”他们鞠了一个躬。

    我被郑重的架势吓住了,本来只是抬起手打招呼,结果不自觉地跟着弯腰,定在半空,活象敬纳粹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