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各种材料准备齐全之后,苏军当局于1945年10月24日,强迫高崎建之助 “将属于满业之各种事业移交于苏联”。高崎表示,满洲国既已解散,他作为满业总裁,无权签署这样的文件。既然苏联要求移交,应由苏联下书面命令;不然,“将来中国方面必有异议”。但苏军当局拒绝下书面命令,并说中国方面,由苏联解决。但实际上从一开始斯大林就没有打算要给中国任何交待,其存在的心思便是单独吞并所有的东西,留给中国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苏联看不上的东西。
高崎等人怎么可能扛得住苏联人的压力,关东军的失败早已经使得他们人心惶惶了,现在能有活命的机会,在苏军所谓的政委攻势下,这伙人终于下令,要求中国东北的所有的满洲株式会社以及旗下的企业,所有的资源、设备、技术员等等,全部听从苏联人的命令。
实际上由高崎他统管的工业大概有72种,辅助工业有差不多150种,这些企业其实很多是作为民营企业存在的,但是苏联人强迫他将之证明为曾为关东军服务的企业,从而使得这些工业全部作为军事企业移交给苏军。苏军还让高崎倒填日期,填为9月17日。满洲电业株式会社理事长平岛敏夫等也签署了同样的文件,作了同样的移交。注意,苏联是知道中国9月18日要收回东北的,也就是将东北所有的工业搬迁至中**队接手的最后那一刻!有了合法的外衣以后,接着便是拆运了。实际上,仗一打完,拆运就开始了。以让高崎倒填的日期断定,苏军拆运机器设备至迟是1945年9月下旬。所有被苏联认定为战利品的工厂,都被苏军当局派兵把守,严禁外人进入。日本战俘(特别是技术人员)是拆卸机器的主要承担者,事后被押赴西伯利亚战俘营作苦役。他们把工厂里的机器和重型设备拆卸下来,装进箱里,并拖拽到火车上,被拆卸后的工矿企业一片惨景。
对工矿机器设备拆毁的程度,取决于工矿本身的重要程度和苏联对其机器设备需要的程度。例如,东北最大之鞍山钢厂是东北的骨干企业,“摧毁”该厂,便可瘫痪整个东北工业体系。因此苏联对其拆运也最为认真,由苏军中校柯刹罗夫指挥苏俄技工80名,暨工人及日俘共8000名,经40余日才拆运完毕。该厂被洗劫之彻底,非经重建,永无恢复之可能。
还有奉天飞机制造厂,月产高等教练机70架,发动机100台。后来为躲避美机轰炸,实行分散经营,设公主岭和哈尔滨二厂。公主岭月产高等教练机30架,发动机100台。哈尔滨月产高等战斗机10架,发动机100台。以上三厂全部机件均被苏军拆运而去。所有的汽车制造厂的机部件也被拆运一空。
如果不是苏联人的洗劫,或许后世的中国根本不用和别国合作,搞得自己的飞机工业不是飞机工业,汽车工业不是汽车工业。可以说,正是因为苏联人的这种洗劫,使得中国的这两种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工业基本上从零开始,而且是面对国际技术封锁的从零开始。
拆运这些工厂的机器设备,既破坏东北的工业基础,又满足苏联的需求。东北水电和火电发电机,苏联也有需求,但苏联准备与中国合作,就拆了大部分,留下小部分。整个拆运一直到1946年3月苏联最后撤军时为止,实际上已无可再拆了。
苏联拆运机器设备的总价值到底有多少,有各种统计数字,如(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会库藏史料中的有关资料、中国记者的统计资料、鲍莱调查团的统计资料和东北工业会及日侨善后联络处的调查资料都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数字。这些资料中统计数字的出入主要因调查详略和货币换算不同所致。
相比之下,“东北工侨”善后联络处的调查就更准确一些。该处于1946年冬组团,对东北工业所受损失的情况作了更为详尽的调查。调查团各组有21名前东北各事业高级主管,了解实际情况,判断事实与估算方法也比较可kao:损失程度以恢复原状估计,损失额折合为美金,以珍珠港事件前10年美金与日圆的比率和1934—1945的10年中机器和材料的物价指数折算,100日元等于23.53美元,机器价值均摘自各厂账簿。按“东北工侨”的统计,损失为1236211000美元。但占东北企业三分之一的日本陆军企业并未包括统计之内,如加上这部分损失,总计不下于2000000000美元。
也就是说,光能统计出来的就至少有20亿美金,而那时候中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只有区区的百亿美金。而间接损失就更不用说了,所谓的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上是后世的**凭着一腔热情新建起来的。
可惜,后来国家因为安全的需要以及总总的考虑,在苏联被肢解后,国内的宣传材料上已经很少能见到这些资料了,而广大的青少年更是认为俄罗斯和中国是天然的盟友关系,殊不知道的是,一旦lou出了牙齿的时候,俄罗斯人天生的掠夺性更加恐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