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狂澜 > 第三章 火海

底色 字色 字号

神洲狂澜:第三章 火海(1/2)

    早晨总是一日之中最重要的时间,也是最忙碌的时间,不仅要洗漱,要填饱空了一夜的饥肠,要盘算一日之计,还要同睡个回窝觉的懒劲儿作争斗,也正是因此,凌晨是防备最为松泄之时。

    雨之丸号在薄薄的晨雾中显得有些朦胧,但在港口了望的倭人还是认出这船,虽然有些诧异为何前两日才出海今天回来,但传出的信号仍是“正常”。

    “任先生果然妙算,倭贼也忒大意了些。”屠龙子云低声道,“这次我定然不再急躁,以免误先生之计。”任迁微微一笑,倭贼港中的建筑甚至港口三三两两的行人都激起他心中怒火,但却未在他脸上表露出来。生于苏国东溟之畔的他自幼便因倭患家破人亡,靠着远行经商的叔父方才活下来。此后便立志要报这国仇家恨,用了数年时光在苏国东部调查倭患状况,所收集的倭贼暴行令他发指。这些倭人过着恬然自得的生活,却不曾自省这生活来自于神洲无数百姓的血泪呻吟,他眼中所见的倭人越是平和悠闲,他心中的怒火便越是猛烈。

    “屠龙都督,我先后用了十二载时间调查倭患,头三年仅仅在我大苏海畔调查,后来觉得在沿海整顿军备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世上有千日作贼者却不能有千日防贼者,要除倭患,还必须了解倭人的内情,然后主动出击,令倭贼再也不能为患神洲。”见周围的主将们对于改妆潜入似乎还有些紧张,任迁有意引开他们的注意力,道:“我之所以请李均统领在他大喜之时劳动诸位征伐倭贼,一是因为这冬末之际大海之中风浪稍小,不会象四海汗那般遇上神风,二是冬季大多早晨都象如**般有雾气,便于我军潜入,三则是因为倭贼决对想不到李统领大喜之时和平军仍会出击,可以让他们疑神疑鬼。”屠龙子云听得直点头,正这时,任迁作了个手式道:“差不多了,作好准备!”港口正在准备迎接雨之丸号进港,工人们一面打着哈欠一面拖着木屐一摇一摆地移动着,而靠近港口的木屋里,许多主妇正开始一日的忙碌,不时还有婴儿的哭泣声传了过来。

    雨之丸缓缓减速,船上穿着宽大倭服的水手武士已经可以看得见面庞。码头上的倭人仅存的戒心也已失去,没趣地看向贫苦人家在门口洗漱的妇女。

    “开始!”正当此时,雨之丸号上传来呐喊声,这声音是用倭语喊出的,港中之人听得分明,都惊异地向雨之丸号上望去。

    只见雨之丸上原本很随意的水手都不见了,数以百计的火矢织成一张天怒火网,火矢的目标并不是港口上的人,而是停泊在港中的渔船与港中房屋。此时正是天干地燥的冬季,船与屋子又是极易燃烧的木材制成,几乎在倭人惊呼之中,港口已经有数处冒出毒辣的火舌。

    原本平静的港口刹那便乱作一团,倭人纷纷冒着箭雨救火。泊在港口的倭贼战船上的水手,大多都上岸去了,因此只有两艘小船迎着雨之丸冲了过来,但还末接近,船便被火箭点燃。

    这时雨之丸忽然向后退,做出欲撤走的样子。被突然而来的火箭压制了一会的倭人纷纷嚎叫着登船,港口中末被火点燃的五艘大船全都升帆。雨之丸全力回撤,而倭人则凭借高超的驾驶功夫追了过来。眼见雨之丸将在倭人弓矢射程之内,只见雨之丸上用缆绳放下数个舢板。

    那舢板借着涨潮的水流向港口漂去,倭人眼见舢板上堆着厚厚的棉被,不由大惊,只道是来敌缩在棉被之后,乘舢板靠近是另有阴谋,纷纷乱箭射了过去。但棉被厚实,箭矢无法穿,于是倭人便改射火箭。

    任迁已经命令着倭服的战士准备好火箭,若是倭人不用火箭那任迁便会用之。棉被为火箭点燃之后不过片刻便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数十丈高的水柱激起了巨浪,被舢板接近的倭船被炸得粉碎,原一那棉被之下包裹着的竟是火药!

    “哼,自己点着了杀死自己的火药,倭贼总是做如此愚蠢的勾当。”屠龙子云轻轻哼了声,望着躲过炸药的两艘倭船加紧冲了过来,屠龙子云挥手用倭语道:“放!”雨之丸上又放下了几只舢板,这次倭贼学乖了不敢再用火箭去射,两艘倭船左右分开,远远绕开舢板。这么一缓之下,雨之丸便甩开它们扬长而去。倭贼见追之不急,便开始打捞落在海中的自己人。

    正这时,港口处忽然又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原来那后来放的几只舢板上果然也有火药,只不过这火药用猪尿泡包着,不惧海水打湿。任迁早已算好时间,火药的引信恰好在舢板靠岸之后点完,虽然与他计划的略有些出入,但这些火药同时爆炸起来,将港口的码头设施炸得稀烂。倭人数百年经营才建起的巨大码头倾刻间破碎不堪,而爆炸引起的大火与港上原有的火连在一起,倾刻间便掀起直冲云霄的炎浪。

    任迁在雨之丸上远远看着映红天际的火光,心中浮起一阵残忍的快意,千年以来倭贼烧了无数神洲百姓的屋子,如今大火终究烧到倭人屋子了。

    “任先生真是妙计!”屠龙子云嘿嘿笑道,“难得的是任先生对这洋流风向潮水都了如指掌,倭贼这个港口只怕没有三五年无法再成良港了。”任迁捻须一笑:“这不过是开始罢了,倭贼料不到我们会出现在此处,因此给我可乘之机,下一个目标可就没这么容易了。”原来那日任迁思前想后,要完成凤九天提出的条件,惟有一个办法,那便是以倭贼之道还置倭贼之身。只须给倭贼几个大海港以沉重破坏,那么倭贼便在短时间内无法对神洲进行大规模骚扰。好在千年以来倭贼本土尚未受到神洲直接攻击,多少有些大意,从而给任迁一击得手。

    李均用力揪住对手的胸襟,腰一挺,那个对手便给他自身后掷了出去,重重落在草地之上,四周观战者都是一片叫好之声。

    “再来再来!”李均大笑道,“还有谁不服气?”戎人向来崇敬勇士,自从李均大婚以来,日日里便与这些戎人中的英雄在一起摔跤角力,一开始他还不太习惯戎人的搏斗技巧,三回里总会输上一回,但后来渐渐适应了便再也没有对手。戎人中最著名的几个好手都被他摔倒后,便不停有人来挑战,仅这一日他便连摔了七场。

    “好男儿!”忽雷汗向着自己的女婿挑了挑拇指,戎人之花纪苏嫁给一个常人,原本在草原上有着不小的阻力,但随着这几日李均与他部下豪迈勇猛的表现,反对者日渐稀少。虽然让一个人自内心里接受新事物并非易事,但至少李均与纪苏已开了个好头。

    “大汗也来了。”李均将右手横放在胸前,自若地行了个戎人的鞠躬礼。忽雷汗拍了拍他的肩,看到他额间细细的汗珠,向身旁的侍女一招手,侍女便给李均递来一块雪白的汗巾。

    忽雷汗与李均并肩而立,草原之上天高风疾,两人都觉得胸襟欢畅,禁不住深深吸了口气。

    “李均。”依着常人的礼节,忽雷汗应叫李均贤婿,但戎人礼节中却没有这般讲究,“这几十年也不曾这般热闹过,只可惜你不能在此久住。”李均心中一动,这些时日他一直在想如何说服忽雷汗,将穹庐草原上的戎人彻底并入到和平军中去,如今似乎正是机会。他沉吟了会,道:“父汗,纪苏妹子对我说,以往部落为追逐水草而迁涉不止,若遇着灾荒时节,部落里的兄弟姐妹们往往饿得嗷嗷直哭,实在熬不过去便只得向周围掳掠,不知父汗对此有何良策?”“纪苏连这等事情也告诉了你?”忽雷呵呵笑着:“以往我们只有以牛羊为食,周围常人生怕我戎人生口滋长,不肯将粮食医药茶叶放开供给,我们买不到便只有抢了。如今有你在余州,我再也不必担忧饥寒了。”“父汗,虽然我有幸娶了纪苏,但常人与戎人尚未和同一家。”李均抹了汗,将汗巾还给侍女,还低低道了声谢谢后又对忽雷汗说:“若是今后有了变故,只怕草原上的兄弟姐妹们又得过上以前的那些日子了。”忽雷侧过头来看了看李均,神色微微露出不快来,道:“你是不是想要草原上的英雄好汉都听命于你?”李均心知忽雷以为他在要胁戎人,连忙摇头道:“那倒不是,我只是担忧。”忽雷长长吐了口气,重重拍了拍李均肩膀,道:“李均,你是常人中的英雄,但戎人的事情,你还是莫要多插手的好。”李均不由苦笑了,自己不但没有说服忽雷,甚至刚起个头便被他打断,看来想将戎人完全纳入到和平军体系之中并非易事。

    周围的戎人与和平军将士们也开始摔跤角力,李均与忽雷看了回儿,但都觉得兴意阑珊,便上马向星座之地驰去。

    “李均,你看这星座之地,水草丰美,你看这戎人好汉,雄健威武。我们戎人数千年来生于斯长于斯,我热爱我的部落我的同胞,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见李均默然不语,忽雷知道他心中有些不快,便道:“四海汗纵横天下创下了空前绝后的伟业,戎人铁骑横行神洲征服天下,如今这一切虽然都不在了,但戎人在骨子里仍旧和四海汗时一般的骄傲。刚才我说得有些重了,你别往心里去。”忽雷提起四海汗,让李均灵机一动,他微笑起来,道:“父汗说得正是,但我有一事不解,还望父汗能指点我。”忽雷纵马奔了一段路,道:“你说。”“父汗,戎人中出了四海汗这般的盖世英雄,但为何这千余年来戎人的人口不见增长?”忽雷停住了马,脸上露出愕然的神色,过了一会儿,他道:“一百只羊也抵不上一只狼,戎人人数虽少,个个都象狼一样。”李均摇了摇头,道:“既然戎人象狼一样,却为何会日渐凋零,而羊一般的常人却渐趋繁盛?”“这……”“父汗开始曾说这里几十年也不曾热闹过,父汗可知原因是什么?”忽雷脑子中千万般**头转来转去,本来李均以常人统领之身份娶了他的女儿,他与其他戎人首领心中都有些不满,况且和平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也让他们暗暗心惊,因此对李均抱有疑虑,但如今给李均几个问题逼得他不得不深思起来。

    “因为常人对我戎人的迫害。”过了会,忽雷慢慢道,脸色也渐渐难看起来。

    “不错,常人畏惧戎人勇武,对戎人封锁确实是一个原因。”李均道,“但自戎人这来看,是不是也有原因?方才与我摔跤角力的戎人勇士,在不知我实力之前有谁给我好脸色看过?便是父汗您,内心之中是否也因我是常人而隐隐有轻视之意?”忽雷哈哈大笑起来,他的笑声在风中传出老远,笑了会,他脸上的神色变得泰然自若,他道:“不错,若非纪苏持意要嫁你,我绝然不会让一懦弱常人娶了我的宝贝女儿!”“以父汗眼光,如今还以为我是懦弱的常人么?”李均并没有因忽雷的话语而愤怒,忽雷语气中的轻蔑似乎是在说别人一般。他短短的一问,让忽雷又陷入深思。

    “若是我将你当作懦弱常人,只怕不出五年,这穹庐大草原之上再无一戎人了。”忽雷道,“李均,你是个英雄,是所有猎鹰中飞得最高眼睛最利的那一只。”忽雷的赞扬让李均觉得有些不适,他抬起眼,却发现忽雷嘴际有着一丝轻微的笑意。李均抬起头来,看了看蓝天,道:“飞得再高眼睛再利的那只猎鹰,也只是猎人的工具。我虽然来草原时日不长,似乎也听说了这句谚语。”忽雷嘴际的笑容终于收敛了,李均并不象草原上的子弟那样称赞几句就忘乎所以,这让他心中的警惕更深。过了会,李均道:“父汗,常人畏惧戎人,戎人轻视常人,你杀过来我杀过去杀了数千年,结果是双方都白白死去不少英雄。我想若是常人不畏惧戎人,戎人不轻视常人,大家和和美美宛如兄弟,岂不远甚于打打杀杀冤冤相报?”“戎人和常人宛如兄弟?”忽雷失声道,“这可能么?”“有何不可?常人戎人,还有羌人夷人越人,不都是大神女婧的后人么?大神女婧生有五子,分为五族祖先,这传说在五族之中不是一直流传着么?”神洲传说始祖神般若开天辟地,在他的躯体之中诞生了女神女婧,也即万物之母。

    女婧踏般若脚印而感,生了长子名“羌”,于大海之中沐浴有感,生了次子名“夷”,梦龙虎入怀而生双胞兄弟“常”、“戎”,最后在山洞之中又生下了第五子“越”,这五子娶众古神之女为妻,分居于神洲各处,成为神洲五族的始祖。这传说在各族之中都有流传,不过五兄弟的长幼有些出入,各族都以为自己的祖先为女婧嫡长子。

    忽雷脑中****不忘者,是四海汗以来千看间戎人与常人的争斗,却没有想到这古时传说,听了李均引用这一传说来证明戎人与常人原本就是兄弟,不由得一怔,觉得虽然有些迁强,但一时间却无法反驳。

    “之所有兄弟反目,无非是长期被道路隔阻,相互不通往来而缺乏沟通。父汗,若是常人与戎人常交流往来,常人能熟悉戎的风俗,戎人也尊重常人的习惯,何愁两族不和同一家?”忽雷左思右想,都觉得无法反驳李均的话语,更何况这两年来正是托了相互间商贸往来不断的福,戎人才得已休兵生养,牧民将自己与李均的盟约都编入歌中,因此心中便有些犹豫了。

    李均乘热打铁,把自己与凤九天等人早已议定的方略说了出来:“自然,请父汗放心,我绝无干涉戎人内务之心,只是希望日后戎人与常人不会再有兄弟之争。最要紧的,便是常人与戎人能相互熟悉,因此,想请父汗允许在穹庐草原之上修筑驿道。”穹庐草原地势比之周围地势要高上数千尺,实际上是周围被高山环绕的一大块突起的高原,也正是因此,才使得草原虽然靠着东溟,气温却很低,形成大片草原,只有几处地势险峻崎岖的山脊与外界相连。而在大草原之中,虽然平坦广阔,却末曾有过固定的驿道,若是能以宽阔的驿道将草原上的诸部落与周围连结起来,对于交通商贸极有臂助。

    但多年以来戎人逐水草迁涉,无须驿道,而且为了防备常人攻入草原,他们也不曾打算修筑有利于常人大军的驿道。在大草原上没有戎人的指引,常人甚至会迷失方向,李均这个提议,恰恰切中了戎人的要害。

    “此事万万不可!”忽雷冷冷道,“好的猎鹰无须道路,蠢笨的羊儿有了道路也会迷途。”听到忽雷又用戎人的谚语来反驳自己,李均不由苦笑,没料到自己费尽口舌,换回来的仍是一个不可。看来这唇枪舌剑之争,并不比自己上马持戟杀入千万敌人中容易。

    “这样如何。”李均心**一转,又生出一个想法,忽雷坚决不允修筑驿道,无非是担忧日后若是戎人与常人反目,这驿道会成为常人进攻的途径,他道:“除去修筑驿道之外,和平军还在这草原之上筑两座关卡。两座关卡一南一北扼住进入草原的要冲,由父汗令人扼守,向往来的商旅收取关税,以补戎人用度之不足。不瞒父汗,若不能有直贯草原的驿道,余州与清桂便不能说连为一体。”听到李均说可在驿道南北两端修筑关卡,忽雷眼前一亮。一则有了关卡,进出草原的道路上好比有了坚不可破的大门,即便戎人不善守城,但也远胜于如今门户洞开,和平军若是有意完全可以直接杀入草原之中。二则戎人好利,虽然不象夷人那般为逐分毫之利而殚精竭虑,却远非羌人越人所能比,若有了关卡税收,那么夷人即便遇着灾荒岁月,也不惧没有牲畜皮毛去换取粮食。想到这里,忽雷汗心中的坚持禁不住松了一下。

    第02小节

    月上柳梢,又是一个春江花月夜。

    在这样的夜晚之中,原本应是情人相约温情脉脉的时机,但雾台城下,空气中却浮动着血腥味。

    这已经是第五个夜晚了,连接着五个夜晚,陈**队都潮水一般涌向雾台城,一向以防守闻名的薛文举一改执重沉稳的常态,每夜都督促将士攻城,似乎欲将雾台城一口吞下。

    黑压压的陈国官兵列着阵,乘着月光急匆匆向雾台城逼来,这几夜晚上作战白天休息,再加上战事激烈,五万将士已经折损了一半,战况的激烈,使得双方都没有时间打扫战场,雾台城下,横亘着无数具残缺不全的尸体。

    陈国官兵没有一个人说话,他们踏过丢弃的旗帜与兵器,踏过自己战友的尸体,再一次开始向雾台城的冲击。当他们接近到雾台城里投石器和弓箭射程之内时,开始大声呐喊。

    几乎同时,严阵以待的洪国士兵发射出能遮挡住月光的箭雨抛石。一波一波的箭矢从半空中飞了下来,象毒蛇一般寻找陈国阵势中的缝隙,堆成墙壁一样的盾阵也无法将它们完全遮住,不时有受伤阵亡的士兵倒下。而抛石对于布成密集阵势的士兵杀伤力更大,没有什么盾牌能够挡得住巨石的重击,如果不是抛石器无法进行精确瞄准,地上将有更多碎成一团的肉块。

    马济友站在城头,冒着箭雨向下观看。对于薛文举的疯狂进攻他始终心存疑窦,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这都是反常之举。他几乎可以肯定下令进攻者并非自己对面的薛文举,而是不知藏在何处的柳光。

    “大将军,此处危险,请大将军速速离开!”身傍的偏将用剑拨开半空中落下的一枝雕翎,再次催促道。马济友没有理会他,他此刻心已不在雾台城,而在柳光的处所。

    “若我是柳光,当会如何?”他心机百转,“雾台城易守难攻,大军难以展开,不能以兵力上的优势克服地利上的困难。既是雾台城不能破,那便要另寻薄弱之处,我的薄弱之处不在正面,而在身后。不克雾台城,柳光便不能收复我身后的玉湖地区,也即是说,我的弱点已经被我保护起来。”“但是……但是!”他猛然想起,“柳光若只是想收复失地,我的弱点自然是在身后的玉湖,但若柳光是想击败我大洪国,那我的弱点……应在大洪国本土才是!”这一刹那,他心中便闪过数个**头,个个都可以让他自己由胜转败乃至全军覆灭。

    冷汗透着内衣凝结在铠甲之上,让他觉得透骨的冰寒,薛文举的异动他已经明白了。

    “用八百里快马紧急传递军情!”他转过身去,大步离开城头。

    “臣伏案叩首:自进兵陈国以来势如破竹,今与陈寇对峙于雾台,连战连胜。臣观陈寇异动,料知柳光老贼将避实就虚,不攻雾台而转攻中山。中山小国,兵微将寡,必不能挡柳贼兵锋。臣恐老贼自中山猝然发难,攻我故土,因此传大将军令,擅调边军屯于赤岭,以备不测。请陛下恕臣专权之罪。再叩圣安。”虽然他深得国君钱涉烨信任,但马济友深知古来君王要么昏溃无能,要么刚愎自用。钱涉烨虽对自己宠任有加,但为人其实自大多疑,自己兵权在握,正合他犯忌之心。陆翔柳光前鉴不远,若不能让钱涉烨继续信任自己,那便是自己灭门之际。因此虽然调发兵马本就是他大将军职内之事,他仍上书国君,以求免于钱涉烨猜疑。

    奏书墨迹尚末干却,一个带着箭疮的士兵奔了过来跪下道:“大将军,敌军上城了!

    “马济友将这个士兵扶了起来,似乎并末将他带来的消息放在心上,只是替他检察了伤势,见并无大碍便长出了口气,道:”放心,你且去包扎,城上之事便交给我吧。“那士兵热泪盈眶,单膝又跪下施了个礼退了下去。马济友爱兵如子,原本就深得士兵爱戴,但在这军情紧急之际,他仍然挂**着一个区区战士的伤势,足以令得知此事的将士为之效死力。

    见众军士目光,马济友微微一笑:“诸位放心,上城便是陈贼的极限了,我料经此一战,陈贼不得不退兵。”众人随他又上了城墙,只听得东面城楼之上杀声一片,两军交错于一起难以分辨。

    登云梯冲上城头的陈国士兵拼力想守住几个垛口,却被优势的洪国将士不断冲击挤压。一个陈国士兵缩在盾后,格住刺来的枪矛,右手大刀自盾下伸了出来,胡乱劈砍在对面洪国士兵的大腿之上。那个洪国士兵疼得抛开了兵刃,抓住对手的盾沿,用尽最后力气将盾掀开,紧接着便是几枝矛穿透了那个执盾的陈国士兵。

    马济友哼了声,陈国将士作困兽之斗,倒也颇为勇猛。他转过头去,忽然发觉己军之中一个高大的身影往来冲突,原本合围将陈国士兵挤成一团的已军被他扰乱,竟然有向后倾溃之象。马济友一皱眉,道:“羌人?”只见那羌人也没有什么兵刃,凡是被他抓住的便成了他的兵刃,此刻他手中揪着的便是一具洪国士兵的尸体,身着重甲的尸体在他手中轻若无物,被他轮得发出呜呜的风声。周围洪国士兵无法与他对抗,只能步步后退。

    那羌人忽然将手中尸体抛开,沉重的身躯向前扑了过去,他速度并不快,但那逼人的气势惊得面前的洪国士兵根本忘了逃走。羌人一手扼住那洪国士兵的咽喉,洪国士兵扭了几下,只听到自己颈部发出清脆的骨碎之声便失去了知觉。那羌人张开大口,月光下他牙齿发出冰冷的白光,有如择人而食的怪兽。

    “呃!我是萧广,谁与我决一生死!”他咆哮着将手中的尸体又掷入敌军之中。霍匡在他护卫之下被刺杀,让这原本坦诚宽厚的羌人变成了猛兽,迫于霍匡遗命他不得不退回陈国,却将这口怨气发到了洪国士兵身上。

    一员洪国悍将排开慌乱的军士而开,大喝道:“羌狗,我来取你性命!”马济友再次皱眉,摇头道:“传我将令,让这不知死活的家伙回来。”但两军混作一团时,他的将令如何传得出去!萧广已经扑向那洪国悍将,他几乎未将对手的兵刃放在眼里,迎着对手的长剑便抓向对方咽喉。那洪国悍将也是两军之前视敌如草芥的勇士,倒未被萧广的杀意压倒,挺剑刺向萧广胸口。

    洪国将士眼见剑已刺中萧广胸铠,都是齐声欢呼,但那声音一出口便成了惊怒的吼声,原来那剑虽然刺中萧广,却只不过刺进两寸便被羌人结实的骨头卡住,萧广一手握住剑,也不管手被剑刃切开流出殷红的血,只是双目尽赤地盯着眼前的洪国悍将。

    “咯”的一声,那剑被萧广折出两段,洪国悍将此刻才觉得畏惧,转身想逃走之时,萧广另一只手已经揪住他后颈,众人惊呼声中,这员洪国悍将被萧广抛起足有两丈,马济友见势不妙,大呼道:“救他!”但为时已晚,周围的洪国将士已经被萧广的勇力所震慑,无一人敢上前去。那洪国将领身体落了下来还不等他爬起,萧广踏了起来,重重踏在他身上,他只觉得胸口一阵奇异的麻木之后便是刺骨的痛楚,这一踏便将他踏得鲜血狂喷,命归黄泉。

    萧广仍未放过他,在这具已经没了气息的尸体上连蹦了几蹦,将之跺成了扁平的一块方才罢休。他再次扑向洪国将士,这时却没有人敢应战了。

    薛文举在城下看着萧广如虎入羊群,也不由得升出一股寒意,这般疯狂的勇士,足以决定战场的局势。他环顾左右,若是自己手中再有两万人马,便可以夺取雾台城了。

    但就在这时,城上一阵擂鼓声传来,洪国将士齐声大喝,一队执圆盾弯刀的士兵自藏兵洞里突上城楼,城上的洪国士兵人数立刻便又多了起来,“残月军残月军”的呼声不绝于耳。

    薛文举吃了一惊,难道自己攻了几日,马济友连他的主力都没有派出么?马济友帐下嫡系部队之中,残月烈日暴雨狂风四军威名远播,近战的刀盾手残月军,阵战的铁甲烈日军,远程弓箭手暴雨军,突击骑兵狂风军,各有所长,每军都有一千五百人之众,到现在凭那羌人勇士的威猛,才逼出马济友的主力!

    “下令,鸣金!”薛文举定了定神,断然下令,如果再攻下去,便是不知进退驱士兵去送死罢了。

    郭云飞漫步在洛郢街头,宽敞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似乎繁华更胜于往昔,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虽然柳光实际能控制的陈国版图,较之以前减了不少,四周既有残余的莲法宗乱贼,又有夺取了玉湖地区的洪国大军,但就柳光能有效控制的领地来看,百姓生活水准较之以往反倒略有提高。

    “老板,今日里粮价如何?”他含笑走进一家米店,向老板作了个揖。

    “三百文铜币一石。”那老板似乎对他挺熟,呵呵笑着道:“郭老板,我说了我这便是全洛郢最便宜的了,若是你要大宗进货,我还可给你折扣。”郭云飞伸手捻起一小摄米,塞进嘴中嚼了嚼,道:“这米是陈米,只怕已经放了几年吧?”“你是行家,我不瞒你,我店里的米是来自官仓。自柳帅执政以来,他每年都以官仓中陈米换民间新米,因此你想收大宗新米并不容易。”郭云飞点点头,象个商人一般地盘算了会,才道:“老板,玉湖迟迟未复,这米价只怕不稳吧?”那老板脸上的神色有些迟疑,向门外张望了几眼,然后低声道:“此时莫谈国事,免得节外生枝。”“不是柳帅有令,开放言路,不禁民间议事么?”郭云飞诧然道。

    正这时,大街上传来了哭喊之声,大队的人马慢慢走了过来,不时还有敲锣的声音。郭云飞心中一动,来到门口,只见是一群士兵拥簇着犯人走了过来。哭嚎之声,正是这群犯人发出的。

    “看着没有,郭老板。”粮店老板低声在他耳边道,“这是前左相韦达家人,韦达虽然不过五十许,却当了三朝相国,在京城之中呼风唤雨,无论大王是谁他都能巍立不动,但这一次终于还是栽了。”郭云飞吸了口气,这几日里洛郢城看起来风平浪静,集市商贾也没有什么异常,却不知连位高权重的韦达也被柳光不动声色地收捕下狱,看来过不多久,连小王这傀儡也将完蛋了。

    “改朝换代就这么回事,好在柳帅比起先王要宽厚得多,他治下这两年来虽然战事不断,百姓却不觉比以前要苦。”那粮店老板摇着头,口气中对这些被打倒的高官们似乎没有同情,“郭老板此次要进多少米粮?”“我想进一万石米粮,但三百文铜币一石仍嫌贵了,我还得同合伙的商量商量。”郭云飞微吁了声,也不顾那粮店老板的挽留便告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