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隋唐 > 第二百零五章 五他欲摇旗呐喊

底色 字色 字号

隋唐:第二百零五章 五他欲摇旗呐喊(2/2)


    耳边有人轻声呼唤,允文睁眼却见是杜如晦,顿时心头火起,大怒道:“杜工,如今你还有何话说!”

    杜如晦此时已经听到风声,知道陈铁册封了武媚娘为贵妃,他心中固然乐极,这与他本身计划相同,若不是这次有人建议陈铁迅速办了此事,只怕自己也要等不及向陈铁进言纳武媚娘为妃了。他摆手散了房中下人并几名太医,略略停顿道:“此事也没有什么不好。”

    允文怒极,心道这时你还要拿什么鬼话来哄我?当即怒声道:“杜公,当时媚娘进宫可是你担保说媚娘没事的,难道时到今**就忘的一干二净吗?”

    杜如晦道:“自然没有忘,但那时我就算不说担保地话,王爷能阻止的了武媚娘进宫吗?”

    允文怒道:“如何不能?大不了我直接上奏父皇,先订下这门亲事就是,难道父皇还会阻挠不成?”

    杜如晦道:“皇上自然会来阻挠,否则今日皇上为何要收了武媚娘?又为何刚刚收了便封为贵妃?这便是因为武媚娘长的太象一个人。皇上就算不是势在必得也绝不允许另一人娶她!”

    “你胡说八道!”允文怒道:“皇上为何不许别人娶媚娘?就算媚娘长地同我母后一。。。”话到此处终于顿住,张口结舌再也无话可说。

    杜如晦冷笑道:“王爷也知道武媚娘长的与文皇后一摸一样,那你说若是别人娶了她,皇上如何能容忍另一个‘文皇后‘在别人身下婉转娇啼?”

    允文顿时泄气,口不能答。

    杜如晦见他颓废,又好言劝道:“自武媚娘进宫的那一天起,我便看出了这个结局。但所谓不破不立,大丈夫若不经过磨练。如何能成大器?”又道:“宝剑锋从磨砺出,今时今日的这一番锤打,你可曾明白了一些了吗?”

    允文沉默无言,杜如晦拍拍他肩头道:“你仔细想想。”转身出了房门,只留下允文在房中一时懊悔,一时愤怒,一时颓废。一时又突然狰狞。。。

    ※

    新罗国王真智王自与前隋联合侵吞了高句丽便受封渤海郡王,因为前隋当时真正做主的便已然是陈铁,所以陈铁登基改国号为唐之后,新罗真智王依旧沿袭渤海郡王。

    (当时新罗国王姓金,姓名不可考,真智王是他地谥号,本不该在此时便用,不过对于我天朝上国而言。似这等人物多个不多,少个不少,所以笔者也懒的去给他编什么名字,直接以谥号相代替而已。前文也有提过,不过就不再多加说明了。)

    这时真智王却面对身前地这人,暗赞一声:“果然中原人物。”

    真智王身前之人是谁?却正是代替东突厥四处寻找结盟出兵讨伐大唐的“历史上地唐朝之主”李世民!

    真智王道:“李世民。你可知本王被唐朝皇帝封为渤海郡王?与大唐互为唇齿,你来劝本王出兵岂不是痴人说梦吗?”

    李世民却笑道:“在我大隋的京城皇宫之中,三尺地孩童就有被封为亲王的,大王对这个郡王的称号就这样珍惜吗?”

    “不得无礼!”一旁有官员喝道。

    “无妨,”真智王转脸向李世民笑道:“爵位虽是郡王,却掌握万人生死,比前隋的那些所谓的亲王郡王可要实在地多了。”

    李世民笑道:“我大隋靠山王杨林,掌管天下兵马,不所麾下之众,单所死在他手下的英雄好汉也不止万人之数。”又道:“至于大王所说与唐国互为唇齿。我也不敢苟同。大王灭了高句丽,打残了百济国。正是边疆无外敌,国中也强盛。相比之下,唐国边境东西突厥相扰,国中百姓起义不短,正是大厦将倾之势。大王的新罗又何必和这样的国家互为唇齿呢

    真智王闻言却笑,他自不会将李世民这一番九分假、一分真的话当回事,但对李世民来地这次目地却着实感兴趣,新罗自他手上统一半岛以来,修养生息了也有十五六年,这次若真的是东西突厥同时进攻大唐,那他也未必不能分一杯羹。真智王故意叹了口气道:“李世民,其实你说地一些情况本王也知道,但是毕竟大唐国力太强,百万大军冲击之下,新罗全无还手之力啊。”

    李世民笑道:“说是百万大军,但急切时能凑出七十万已是不少。再说唐国虽大,新罗却也不小啊,不说独力抗争这七十万大军不成问题,但只凭现在时机,东、西突厥、新罗三路并进,七十万人分散开来每家也不过二十万而已,其中大头又在我东西突厥处,到大王这边的不过十万人左右,难道大王面对这十万也没有信心吗?”

    真智王又是一笑,略做思考,依旧一脸为难道:“只是我新罗统一全岛时大唐帮助甚大,这时却我与你们一起对付大唐,实在是。。。”又道:“我实在是不愿意去做背信弃义的小人,不过若是有可能的话,那我等你们两方交战时在一旁虚张伸势吧,箭在弦上凝而不发最是可怕,这样一来最少也能分掉大唐的十几二十万兵力,比直接出兵作用要大的多了。”

    虽然心下早有准备,此时李世民心中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句“胡说八道!什么狗屁地道理,不出兵反比出兵要好?也只有你们这些棒子才能说的出口。”当即笑道:“大王圣明,事情若成,我方一定拿辽东、玄菟两郡来感谢大王。”

    李世民说罢行礼退了出去,回到驿馆却命人暗中招来新罗重臣金一行。

    之后两人商谈良久,当夜,金一行夜至王宫,拜见真智王道:“恕臣冒昧的问一句:大王是想要大唐的土地呢?还是真的顾及两国的情义?又或者还是想不劳而获呢?”

    真智王道:“我当然是想要大唐的土地了,如果真的能够不发一兵一卒就能劳得两个郡,这当然是好事了。至于两国的情义,那不过是推脱之词罢了。”

    金一行道:“如果是这样,那我建议大王还是直接出兵的好,非但如此,还要多派些精兵良将才好。”

    真智王奇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不用我们出力就能得到土地不好吗?在旁边喊上几声摇几下旗子就能获得土地不好吗?”

    金一行道:“那我想问王爷,假如现在百济国敲着鼓抗着帅旗来向大王要求割让平壤城,不知道大王会给他们吗?”

    真智王有些气道:“你胡说什么?他们想要新罗地一寸土地都需要踏着我地尸体过去!”

    金一行笑道:“既然大王这样爱惜土地,那么突厥人便不在乎土地了吗?既然大王愿意为新罗的每一寸土地付出自己地生命,那为什么要相信别人会因为我们在他们激战的时候站在旁边摇着旗子呐喊就能获得两个郡的土地呢?我想这个道理大王现在应该是非常清楚了吧?”

    真智王顿时恍然,连忙整理了衣服行了一礼,道:“多谢爱卿及时的提醒,那爱卿你说我们真的要派兵吗?”

    “是的,我刚才便说了,不但要派兵,还要多派精兵良将。”金一行道:“东西两个突厥长年与大唐交战,单独一个自然打不过大唐,但若联合在一起便不输于大唐了。而现在他们之所以希望大王参与到这件时里面来,不过是希望大王能够分散一些唐朝的兵力罢了,至于大王到底是按兵不动还是出兵交战,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没有两样的。”

    新罗王道:“你说的不错。”

    金一行继续道:“但是假如大王希望得到土地而只在一旁摇旗呐喊安兵不动的话,那么他们两方交战,如果东西突厥胜了,那么自然挥兵而下,从此大唐就变成了他们的国土,那时候没有其他的威胁,他们又怎么肯将已经‘变成他们的土地’白白分给大王呢?而至于大唐打赢了的话,大王在一旁摇旗呐喊的做法也一定会触怒大唐。所以说,如果大王真的想要土地的话,还是得出兵帮助东西突厥战胜大唐的好,到时候我们不管占领了几个郡,那么那几个郡都会是我们新罗的了。”

    新罗王闻言呆住,半晌道:“可是大唐实在是非常强大,我怕一旦失败,那我们新罗就要万劫不覆啊。”

    金一行笑道:“国与国之间本就没有绝对的盟友,既然此次大唐有难,那么我们再在旁边添上一把火也是很正常的,到时候他们要问罪的话大不了再度送去质子称臣就是了。”

    新罗王思量良久,终于重重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明天你去告诉那个李世民的使臣,就说到时候我愿意发兵二十万帮助他们!”

    金一行恭声道:“是!”行了礼回去时,却见李世民早已经在自家门口,不由相视哈哈大笑。

    []

    (全本网 )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