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李显知道自己的弟弟李旦从未有过一天做过真正的皇帝,全程被圣神皇帝幽禁在皇宫里,但李显仍然对李旦有戒心。
或许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
相王李旦被监控在相王府,李隆基跑出京城后,消失在众人的眼线里,反而拥有了自由。
守真为他分析天下大势。
既然准备争国本,寄希望于皇帝李显和韦皇后禅让皇位是绝不可能的。那么,只有政变一条路可走。
但短短两年里,已经发生了两次兵谏政变。
第一次是神龙元年,太子李显联合宰相张柬之等五位重臣,掌控了北门的羽林军,由玄武门攻入集仙殿。另外,京城里的另一支可用的兵力南衙禁军则由相王李旦掌控。
这次兵谏成功,圣神皇帝退位,太子李显登基,二度称帝,并且复辟李唐王朝。
第二次是景龙元年,太子李重俊同样联合了羽林军,却是兵败玄武门,逃至终南山后身亡。
这一次起兵失败。
这两次兵谏行动,不管成功与否,都与一支兵力密切相关,那就是羽林军。
羽林军,向来是皇家禁军。
大唐的羽林军又与西汉创建羽林军的性质略有不同。
太宗李世民时期,在玄武门设置“左右屯营”,这是北衙禁军的雏形。
高宗李治龙朔二年,改“北门(玄武门)左右屯营”为“左右羽林军”。
垂拱元年五月十七日,羽林军正式独立建制,取消了以往以南衙诸卫将军检校羽林军的制度,羽林军正式升格为行政系统上独立的北衙禁军,定额兵士六千人。
“北衙禁军”指的是屯驻于宫城以北,以保卫皇帝和皇家为主要职责的皇帝私兵;与国家军队“南衙府兵”相对。
可以说,北衙禁军是皇帝私人需求的产物。
六千定额的兵士里面,选材力尤骁健者,号为百骑,扈从游幸。衣五色袍,乘六衣驳马,虎皮马鞍垫鞯,乃是皇帝的心腹亲兵。
到了武周时期,百骑发展为千骑。
至如今,皇帝李显将千骑发展为万骑。
特别是太子李重俊联合羽林军内的多名将军一起起兵,让皇帝李显不再信任羽林军,只信任万骑亲军。
如果临淄王李隆基争国本,只能从皇帝亲军万骑下手,而非再从羽林军下手。
即便李隆基暗中掌控了羽林军,也无法攻入皇宫。更何况,如今的羽林军掌控在韦后的手里,外人根本插不进手。
李隆基听从了守真的建议,放弃了发展羽林军,暗中聚结才勇之士,在皇帝的亲军万骑中发展势力。
守真以谋士的身份入局,劝谏临淄王李隆基与他人联手,例如说,太平公主。
临淄王李隆基对此考虑了很久,他对太平公主这位姑姑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或许是太平公主极善于权谋的危险威胁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