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状元 > 第一百三十六章 生财有道

底色 字色 字号

明朝小状元:第一百三十六章 生财有道(2/2)


    从情感上说,辛清纯喜欢归有光更胜过张居正,许是因了少年时读过归有光的那篇《项脊轩志》罢。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每每读到这里,辛清纯唯有潸然。

    而张居正的《生财有大道》,是张作为主考官的时候,写的范文,作为主考官,他出了《生财有大道》这个题目,然后自己又写了一篇范文给考生。

    这个时候,张居正为官已久,政治理念已经鲜明,为国‘生财’,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若是用张居正这篇《生财有大道》,无疑更具有优势。

    怎么说,那也是一代能臣,是改革家,还做过上一世明朝的内阁首辅。

    这一世,在这个平行时代的明朝,用这篇内阁首辅的文章,应该也没有问题吧?

    厘清了思路,辛清纯不再迟疑,取出草稿纸,提笔写下:

    盖理财者,得其道而自裕焉。

    盖务本节用,生财之道也。果能此道矣,国孰与不足乎。

    且夫聚人曰财,国而无财,非其国矣;理财曰义,财而不义,非其财矣。

    是以君子之生财也有道。故不必损下以益上,而经制得宜,自有以裕于国也。

    其于道也又甚大焉,故不必损上以益下,而公私两利,自有以裕于民也。

    然则何如?盖天地本有自然之利,而国家本有惟正之供。惟其力之不勤而用之无节,故恒见其不足耳。

    诚能趋天下之民而归之农,其生之也既无遗力矣,又且汰冗员,裁冗费,不使有浮食焉。

    尽三时之勤以服乎耕,其为之也既无遗力矣,又且量所入,为所出,不使有侈用焉。

    斯则勤以务本,而财之入也无穷。

    俭以制用,而财之出也有限。

    以无穷之财,供有限之用。

    是以下常给而上常余,虽国有大事,而内府外府之储,自将取之而不匮矣。

    百姓足而君亦足,虽年有大祲,而三年九年之蓄,自可恃之而无恐矣。

    谓之大道,信乎其为经久谋国之计,而非一切权益之术可比也。然则有国家者岂必外本内末,而后财可聚也哉。

    全文只有四百一十字,但这是张居正几十年执政的政见主旨。在张居正看来,对于善于理财的人来说,只要得其“道”则财用自足。

    张居正的观点是:其力不勤而用之无节,才是造成国用不足的根本原因。这篇文章的论述一直围绕着这个观点展开。

    四百一十字写完,辛清纯出了一身汗,之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尚不觉得,现下用到这篇文章了,拿出来细细一琢磨,越想越惊艳。

    这就是一任当朝首辅的担当和眼界啊,万历新政就是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时所开创。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

    ‘抄’完,莫名地,辛清纯感受到了无穷的压力。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