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历史及民间传说品评 > 刘备的仁义之名从何而来?

底色 字色 字号

三国历史及民间传说品评:刘备的仁义之名从何而来?(1/2)

    刘备,字玄德,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

    关于刘备是否是刘胜的后人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魏略》中就指出刘备应该是临邑侯刘让的枝属,不过这些并不重要。

    刘备幼年丧父,他只得和母亲一起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家东南有棵大桑树,枝叶茂盛,形如伞盖,小时候刘备常与同宗兄弟在树下玩耍,并声称自己总有一天要乘坐如这棵桑树一样的羽葆盖车,因此还遭受到了同宗叔父的训斥。

    十五岁的刘备受同宗叔父刘元启的资助,得以拜当代大家卢植为师学习知识。不过刘备天性放荡,无心向学,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却结识了同门师兄公孙瓒,还受到了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的资助,集结了不少人马。

    从此,刘备开启了他争霸天下的梦想,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川蜀地区建立了蜀汉政权,如愿以偿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而刘备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靠得不仅仅是他的努力、运气和那股屡战屡败,永不服输的毅力,还有他的一颗仁义之心。

    那么刘备的仁义之名从何而来,他的仁义又体现在了哪里呢?今天我就来简单的说一说刘备仁义之名的由来,以及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184年(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也参与了对黄巾叛军的镇压,立下战功。第二年又参与镇压了张纯的叛乱,因前后军功被封为安溪县县尉,因鞭打督邮,带着关羽、张飞弃官而逃。

    后来又因与盗贼力战有功,任下密县丞,做了没多久刘备就辞官不干了,之后刘备又担任了高唐尉、高唐令等职,不久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只得去投奔师兄公孙瓒,被表奏为别部司马。

    这时候的刘备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已,除了公孙瓒,似乎并没有人知道他是谁,而真正让他扬名的则是在平原县时期。

    191年(初平二年),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共同对抗冀州牧袁绍,因累建功勋升为平原令,后领平原国相。

    刘备在平原县时期,对外抵御贼寇入侵,对内则乐善好施,善待百姓,保得一方平安。哪怕是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和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因此深得民心。当时平原郡有一个叫刘平的人,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就找了几个刺客想要暗杀刘备,刘备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便对刘备说出了实情。刘备在得知真相后,并没有为难他,而是让他离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