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影鸣剑录:第二十三回 江湖巨浪(2)(2/2)
三公九卿当中,数少府五鹿充宗最是能言善辩,他坚执举荐山阳王刘康,至时仍想为之强谏。皇上对其心思似了如指掌,不等他张口,即冲他摇了摇手,心力交瘁道:“寡人之前所虑,五鹿少府和石爱卿无所不知,此际就不必多言了。”尚书令石显在旁听得一清二楚,缓缓的抬头给五鹿充宗使了一个眼色,向皇上当众朗声道:“敢请陛下宽心。待到太子殿下登基,微臣等一定竭忠尽力服侍。当务之急,乃督责御医全力以赴,务使陛下龙体早日康复。”
那五鹿充宗显然唯石显马首是瞻,闻言立将已到嘴边的说词咽回肚子里。其他公卿大臣则对石显此言大感意外,登时鸦雀无声,噤若寒蝉。皇上游目望向众臣,蠕蠕点了点头,照旧托付丞相匡衡协理朝政,命其带上一班公卿大臣出殿而去。
偌大的寝殿内复只剩下皇上、甘延寿、欧阳华敏,以及两位贴身侍从和数名避在侧室随时待命的御医。皇上似有要事与甘延寿单独商议,支使两位侍从退至远处,不给他们旁听。继而又欲打发欧阳华敏,挥手让他出殿。甘延寿猜到皇上多半是想私下问知宁胡阏氏有何回应,禀明道:“愚侄华敏是昭君的同乡故旧,在单于龙庭多次探视昭君,最是清楚昭君的心思。”
皇上果然被戳中要害,微微有些尴尬,权将欧阳华敏留在榻前,向甘延寿责问:“他怎晓得寡人对昭君何意?”甘延寿坦陈已向欧阳华敏透露皇上的秘旨,暗派其接近宁胡阏氏的诸般经过,谢罪道:“微臣办事不力,当时只想如何确切弄明昭君对陛下的真意,擅将陛下的信任转托愚侄,诚该万死。不过人心私隐,非有知交不易倾吐,还望陛下体察。”
皇上皱眉思忖了一会儿,无奈道:“既为之,论辜何益。且限令华敏少年切莫将此事告知他人。”甘延寿当即转嘱欧阳华敏务须守口如瓶。欧阳华敏暗觉啼笑皆非,不无抵触,但为不让甘延寿在皇上面前犯难,指天立誓道:“小民保管严守机密,否则天打雷劈。”皇上闻此毒誓,仿佛吃下了定心丸,招手让欧阳华敏俯近身去,悄声问道:“宁胡阏氏可领会寡人心意?”欧阳华敏强忍心中酸楚,耿直答道:“她深知陛下恩眷垂念,但不能受之。”
皇上顿时大失所望,切问:“为何?”欧阳华敏隐含苦衷,委婉道:“她已托身他人,难改衷意所属。”皇上醋劲十足道:“匈奴单于无乃暮气沉沉一老儿,昭君正当芳华,宁肯一辈都守着他么?!”欧阳华敏心如刀绞,暗恨:“嫱儿这般困厄,还不是拜陛下您所赐?而陛下您已奄奄一息,行将就木,不也欲得佳人,误其一生么?”心下何其想将自己和嫱儿的苦情控诉,恳奏皇上开恩成全,但终究料定无望而不能。试想皇上钦赐嫱儿远嫁匈奴仍念念不忘,怎舍得忍痛割爱以玉成自己和嫱儿之私!只怕论罪当诛尚嫌死有余辜。遂应付道:“人言嫁稀随稀,嫁叟随叟。昭君既为单于阏氏,自顾不得长远了。”皇上痛心绝望,悔恨交加,久久说不出话来。
欧阳华敏偷眼窥察皇上的神情,发觉其两眼翻白,面容扭曲,全身不停抽搐发抖,怕他快是要断气了。想到家仇真相尚未查实,管不得唐突冒犯,急忙探询道:“胆敢请教陛下,可知那曾欲除掉太子殿下的傅大人是谁?”皇上的目光怍怒一闪,如邪恶的利箭向欧阳华敏射来,继而吃力的张了张口,却不发一言。
欧阳华敏只道自己问得不够清楚,详加禀明道:“前段时日太子殿下屡遭恶人莫名暗害,经小民查知,那幕后主使乃假名傅大人,藏匿不露,以至无法将之缉拿归案。”
皇上像是有些惶悸不安,虚弱的瞠目相视,却仍旧不说话。欧阳华敏睹此情状,已暗暗断定那傅大人之秘必与皇上不无干系,甚至假该名者,皇上极可能也在当中。寻思:“若真是这样,那么胡耆堂所言便确凿无疑,皇上就是谋害太子,甚或惨杀自己家人的罪魁祸首!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皇上至斯,何等蛇蝎心肠,岂止可恨!——此时若要替天行道刺杀皇上,易如反掌。即便师叔甘延寿出手阻挠,也难以救驾,毕竟彼此功力不相伯仲,甚可能自己还在这位师叔之上。但眼看皇上病重不活命在旦夕,半条腿已踏进了鬼门关,自己对垂死之人下手报复,何配快意恩仇!况且皇上还没吐露半句真相,还未亲口供认假名傅大人之谋,焉知会不会是其他恶人伪称傅大人?乃至杀害自己的家人而嫁祸给皇上?……须知冒失弑君,定遭万世唾骂,罪大恶极,不可不慎!”
正深陷冤结之际,忽听得皇上干呃连声。抬头望去,但见他正盯着自己,举右手指向殿外,转而又指其口,喉咙间不停的咕咕作响,显然极力欲言,却说不出来。
甘延寿立知不妥,赶紧唤侍从将御医请过来,给皇上把脉诊治。三名御医各施精湛医术忙活了一阵子,为首的医官与甘延寿相识,好心提醒道:“皇上已经不行了,你们二位速速告退罢。”甘延寿晓得局势严峻,含泪拜别皇上,携欧阳华敏匆忙离殿而去。
是夜,汉帝驾崩于未央宫寝殿,享年四十有二。正值壮盛之年,却穷天下之医而不治,岂不哀哉!后人叹曰:元帝多才多艺,喜好音律,宽弘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代君王之风烈,然则偏用腐宦奸儒,政纲旁决,寡断易欺,先世基业由此而衰焉。殊不知其更有私邪内癖,好女色而无胆略,妒嫉阴刻,积郁成患,自是天不假年了。
太子刘骜以嫡长继位,名正言顺,天下归心。诏尊其母王政君为皇太后,拔擢其长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举朝为先帝治丧,议谥颂德,立庙招魂,祭吊安灵。一众悲悲戚戚,忙忙碌碌,在此略过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