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夕照楼笔记 > 我的母亲

底色 字色 字号

夕照楼笔记:我的母亲(1/2)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文章的题目是《妈妈爱吃鱼头》。

    主要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写作者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宽裕,很少有买鱼吃的机会。过很久,作者的妈妈才舍得去菜市场买一条鱼回家做饭,等到吃饭时,作者的妈妈总是把鱼肚子的肉小心翼翼地剔除掉鱼刺,夹给作者和爸爸,而把鱼头留给了她自己。每一次,都是如此,无一例外。作者感到很奇怪,嚷着也要吃鱼头。作者妈妈却笑眯眯地说,“妈妈爱吃鱼头!”作者更好奇了,心想,这鱼头该有多好吃啊?终于有一次,作者趁妈妈不注意,夹起妈妈碗里的鱼头,尝了一口,才知道,鱼头一点也不好吃,比起鱼肚子的肉,味道差远了。

    第二件是写作者的外婆春节时,给作者一家送家乡的特产。吃饭时,妈妈第一次把鱼肚子的肉夹给了外婆。外婆却笑着说,“你忘啦,妈妈爱吃鱼头!”说着,又把鱼肚子的肉夹给了作者。

    第三件是写,作者成家后,吃饭时,作者的妻子总把鱼肚子的肉夹给作者的小女儿吃。作者妻子则把鱼头夹进了自己的碗里。小女儿也像作者小时候一样,嚷着要吃鱼头,结果吃了一口,在小嘴里吮了一下,就吐了。后来,每次吃鱼时,天真的小女儿就自觉地把鱼头分下来,搁在作者妻子的碗里。因为她知道,妈妈爱吃鱼头。

    文章的最后,作者写到,是不是所有的女人,当了妈妈后,都喜欢吃鱼头?

    这篇文章的笔触是活泼的,轻松的。但对我的触动却是很深的。

    由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苦命母亲。

    母亲出生在50年代初的陕南,小时候,家里很穷。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姐姐,母亲是最小的一个。

    母亲的三哥,因为没钱看病,年年轻轻就死了。

    剩下的哥弟姐妹,也是忍饥挨饿,经常光着脚丫,帮家里干活。吃了好多苦,才长大成人。

    后来又各自奋斗,都成了家,养了儿女。

    母亲嫁给父亲后,生活仍然很艰难。养了四个儿女,负担很重。母亲日夜不停地奔日子,异常的劳累和辛苦。与几个哥哥跟姐姐相比,母亲是个真正的苦命人。

    可母亲不喊苦,就一直默默地劳累着。

    为了让孩子获得比较好的教育条件,母亲带着我们来到县城上学。

    她自己则继续一刻不歇地奔日子。

    先是每天在家里做饭,拿去学校门口卖。

    每次我们几个放学回来,厨房留着一锅热腾腾的饭菜,母亲却一口也顾不上吃,挎着装满饭菜的篮子,急急忙忙地跑着去学校门口卖。

    等母亲回来后,不知道锅里还剩下多少饭菜了,也不知道饭菜有多凉了!

    后来,母亲做起了环卫工,每天起早贪黑,不管天晴下雨,无论春夏秋冬,都拉着笨重的垃圾车,在路上干活。

    好多次,当我回家时,在门口遇见母亲,她正拉着沉重的垃圾车回来,垃圾车空了,可她的脸上却有些疲惫,步子很慢,每抬一步,都是那么吃力。冰冷的雨紧紧地下了一早上,我在教室上课,母亲就在雨中工作。她身上被淋湿透了,湿漉漉的头发盖在脸上,一股股雨水,正从她的脸颊流下来,浇在她的外衣上,浇在她的裤子上,浇在她的鞋子上,也浇在我的心中!

    等到晚上,母亲就提着袋子去个个角落拾废品,经常都拾到很晚才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