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第184章 兵临城下(2/2)
城中百姓一开始恐惧齐军将士,但当看到齐军士兵如此有仁德后,不免对其改观。
此番齐军目的不在于攻占赵国城池,意在围攻赵国都城,逼迫赵国皇帝签下和约。
自从东西两线战事得胜后,李衡派出使团,准备与赵国谈和。
李衡始终相信,南边的战事很快就会结束。
有关羽吕布两员大将,齐军必然势不可挡。
战局的走向,不出李衡的意料。
铭山大捷后的第十日,第一批前去赵国的信使便返回,带回赵皇拒绝议和的消息。
赵国不愿意就此放弃得之不易的铭山八镇,外交上也不愿意舍弃楚周两个盟友,赵皇始终坚信,三国的联合绞杀下,齐军必然会抵挡不住。
但这个月的战事走向,让赵皇深感危机。
齐军已经兵临城下,没有时间再犹豫。
如今的赵国,是彻彻底底的内忧外患。
江东道匪患不断,北面齐军攻入赵境,倘若再战下去,赵国必定崩溃。
关羽部攻入赵国境内的第二十日,吕布大军顺利与关羽部会合。
如今身处前线的齐军总兵力,多达十万之众,且是齐军精锐中的精锐。
赵军派兵前来围攻,却遭遇惨败,数万大军落荒而逃,撤回京城建南。
休整过来,齐军继续进发,来到赵国京城建南城下,随时可能发起最后的猛攻。
赵军一败再败,倘若此战再败,便是亡国一战。
赵皇惊恐不已,连忙向自己的两个盟友求援。
可现在这个局面,楚国与周国也并不好过。
西线代州方面,随着黄文敬部的到来,楚军的攻势更为艰难。
代州军固守巴陵城、西山关,完全将楚周联军挡在关外,无法继续前进,在付出巨大伤亡,依旧徒劳无果后,周国内部已经开始动摇。
所谓的反齐联盟,开始出现裂缝。
随着赵军在南线失利的消息传回周国,退出同盟的声音,在朝中也越来越大。
盟友这边无法给予赵国更多的支持,赵军需要面对士气旺盛的齐军精锐,完全拿不出任何斗志。
十万齐军兵围建南,赵军多次尝试出城迎战,但无一不是兵败告终。
而齐军也并非简单的兵临城下,在围困建南后,吕布亲自率部,占领出一条后勤补给线,似乎是要与赵军打持久战。
当初赵国朝中大臣提议,要与齐军打消耗战,等到齐军补给困难时发起反攻。
可这一天没有到来,都城建南已经岌岌可危。
从赵国各方赶往都城的援军,在半途却遭遇阻击,更是自身难保。
在赵皇陷入绝望之际,齐国的使臣,进入了建南,开始与赵国进行谈判,选择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