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机械:第181章 要做,就要做自己能够达到的…(2/2)
现在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呢,只要在半年时间内,九一重工能够拿出性能优于市面上的数控车床,现在的困局就迎刃而解。
到那时候,银行会上门哭着喊着求着陈天贷款!
“我等着你们来求我!”陈天小声地说出这句话之后,就带着微笑,大踏步地向着自己的楼上走了去。
从那以后,陈天每天都在技术部以及生产车间的现场呆着,每天守着技术部的苏联人改图纸,不断地跟孙麟讨论各种设计的合理性。
孙麟研究了一辈子的数控机床,对于国外最先进的数控机床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对一些用在先进数控机床上的理论还是有所耳闻。
唯一不足的就是不知道这些理论应该怎么在数控机床上面变成现实。
比如,国外重型的数控机床所用的齿轮齿条传动方式,孙麟就想用在九一重工的数控机床上面,结果被陈天狠狠地鄙视了一番。
开玩笑,齿轮齿条的使用,不过是为了保证机床在进行重载荷加工时候的刚性,传动精度并没有滚珠丝杆高。
尤其是传动速度,根本就没有办法跟滚珠丝杆副的传动相比。
先不说孙麟现在能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搞出高精度的齿轮齿条,要是在小型数控机床上面使用齿轮齿条传动,机床定位精度能够保证到三丝就是万幸,再加上快速移动速度低,估计那样的数控机床刚刚研究出来都会被客户给毙掉。
“客户购买数控机床追求的是神马?加工精度是咱们机床生产厂家的第一追求要素,客户追求的不仅仅是机床的加工精度,他们更加追求机床的加工效率!”
“我们不能为了提高我们机床的刚性,而降低机床的切削效率!现在很多的客户,尤其是我们机床最为庞大的客户群,并不是国营工厂,而是那些逐渐增多的民营企业,私人老板!”
“他们购买数控机床,主要就是为了挣钱。”
陈天对着一众激烈讨论,是否要为了加强机床的刚性而降低工作效率的,一众以孙麟跟萨瓦夫斯基为首的中苏两方设计人员如此说道。
“现在咱们必须要尽快地推出我们的产品,不然等到市场被其他的机床企业瓜分完市场,我们的产品哪怕比别人的优秀,也不会有多大的市场。”
“咱们必须以市场为向导,市场需要什么,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机床,咱们就必须要推出什么样的产品。”
“等到咱们第一批数控车床上了市场,得到客户的认可之后,咱们再根据市场情况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
“这里只有一条,不管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在回转直径六百以下的车床,绝对不能使用齿轮齿条传动,否则那设计方案我绝对不会让他通过的!”
陈天这会儿可不管孙麟是不是他的员工,这都快要一个月了,新的数控车床的设计还没有出来,数控铣床的设计倒是接近了尾声。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有心思在这里闲的蛋痛,要把齿轮齿条传动的设计方案用到小型数控车床上面。
孙麟听到陈天这样强势的语气,脸上反而微笑起来。
陈天这样说就是说明只要九一重工设计的第一批小型数控机床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要开始研究回转直径一米以上的重型车床。
“小陈,现在试验机的主轴样品倒是做出来了,但是咱们如何来做动平衡?”孙麟看到摆在自己眼前的那根有着无数台阶,精度达到了四级的数控铣床的主轴,无比为难。
现在加工已经完成了,但是九一重工根本就没有做动平衡的关键设备。
整个龙国估计现在都没有一台用来做高速旋转主轴的动平衡的专业设备。
九一重工设计的第一台数控铣床,现在也就差这根主轴做动平衡了。
“用土办法吧,用两边加装转子,让主轴达到五千转的转速不断地测量,等停下来之后,再去除那些多余的余量……”
对于这个陈天也只能采用土办法。
哪怕是在未来那个时代,整个蓉城能够做比较大的轴类零件的动平衡设备,加起来都不会超过一个巴掌的数。
如果是那些数百公斤,甚至上吨的重型旋转主轴,就更加难做。
“老赵,这次的装配可得由你跟古德里安几个人亲自动手了,如果这次装配出来能够达到设计的精度,咱们可就彻底成功了……”
在所有的零件都摆放到无尘装配车间的时候,陈天对着赵炳彪说道。
前面的样机,虽然没有成为九一重工最终定型产品,不是因为装配出来的机床没有达到设计的精度,而是由很多的地方设计的并不是很合理。
要做,就要做自己能够达到的最好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