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不能易储,也不能掌控朝堂,更担心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安危,整天闷闷不乐。
这一日,刘邦慷慨悲歌,来抒发内心的悲伤。
但,朝中大臣,只是觉得很奇怪,仅此而已。
其实,这些朝臣岂能不知,刘邦所想。夺嫡风波,在朝堂不是秘密。只不过,这些人见刘邦病重,时日不多,选择支持太子和吕后。
这时,有个人听出了刘邦内心所想。他认为这是谋求富贵的途径。
只要解决了皇帝的心事,就能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有这种心思的人,就是赵尧。
赵尧见大臣都走光了,来到跟前,问:陛下不乐,莫非是因为赵王年轻,而戚夫人和吕后二人又不和睦。陛下担心在万岁之后,赵王不能保全自己?
赵尧一言击中刘邦内心所想,他无奈地说:我的确担心赵王的安危,可,我没办法应对。
刘邦言下之意是说:你看穿我内心所想,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赵尧能发现问题,又敢站出来对刘邦说明问题,自然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赵尧出了一个主意:陛下派一位令吕后、太子和群臣都敬畏的人,去赵国当赵相,辅佐赵王。
赵尧能想到,刘邦也能想到,深感无奈地说:我也想这样做,可,满朝文武谁能担当此任。
赵尧听出了刘邦的话外音,是要他举荐人才,说了一个人名:御史大夫周昌。
赵尧又说了为什么举荐他:周昌,为人坚强耿直,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只有他才能够担此重任。
周昌敢说刘邦是夏桀商纣之君。
敢在朝堂正面反对刘邦更立太子。
吕后曾因为这件事,亲自下跪代子感谢。
周昌为人刚正不阿,不谄媚权贵,敢仗义直言,又不结党营私。
他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却让任何一方势力畏惧。
周昌,是最合适的人选。
周昌,我,刘邦记住你了。
刘邦找到周昌,不是以君臣的口吻,而是以孩子父亲的口吻说:我想让你去赵国为相,辅佐赵王。
赵王刘如意是大汉朝廷危险的人物,谁靠近他都会祸及自身。
一旦,刘邦去世,刘如意是吕后会重点打击对象。
所以,聪明的大臣,自觉远离。
周昌为人刚正耿直,但,不傻。
朝堂储君风波越演越烈,他也是支持太子的人。却没想到,刘邦让他去辅佐赵王刘如意。
周昌没有直接说,我不去,你这不是坑我。而是打出感情牌,这样说的:我从陛下起义反秦,一直跟随左右。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
刘邦知道周昌不想去,也亏待他,但,除了他,没有人能够保护赵如意。
周昌不想去,也要去。
刘邦没有用君王的口吻,命令周昌。也没用霸道的方式,警告他,不去就杀了他。
刘邦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知道这是降职,但,我又为赵王担心,除你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行。我真是迫不得已,你就为我勉强走一遭吧!
这段话,提现出两个信息。
1.刘邦爱子心切,却又真的很无奈。
2.肯定了周昌个人能力。
刘邦这番言语,打动了周昌。
周昌能够拒绝君王的命令,可以指出君王的错误。但,他拒绝不了,刘邦以慈父的口吻真切的恳求。
周昌拒绝不了,就只能答应。
周昌走了,御史大夫的职位空了出来。
刘邦拿着御史大夫的官印,若有所思的问:谁才是御史大夫最佳人选。
说完这句话,刘邦看着赵尧。为了答谢赵尧替他解决心中的难题,直接说:没有人比赵尧更合适。
刘邦这样说了,群臣也无话可说。
刘邦奈何不了吕后、太子,掌控不了朝局,但,他是大汉皇帝,封个高官还是能够做主。
刘邦这样做,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大汉江山,我说了还算。你们为我做事,不会被亏待。
赵尧年轻,懂得察颜观色,替刘邦解决了头号难题,保住赵王刘如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