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汉匈和亲

底色 字色 字号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第一百四十三章 汉匈和亲(1/2)

    岁首大典之后,刘邦宣扬了皇家威仪,体验到当皇帝的滋味。

    随后,刘邦又做了三件事。

    1.东垣战胜韩王信,收复失地。

    2.剥夺代王刘喜王爵。

    3.找到一个处理解决大汉与匈奴交界的人选:陈豨。

    此时,刘邦心情大好,南下又来到赵国。

    这一次,刘邦没有辱骂赵王张敖,反而笑纳了进献的美人:赵美人。

    这个赵美人全名是什么,史料没有记载。对于这个美人,有两种说法:

    1.赵王张敖后宫的美人,主动献出来。

    2.这美人是暗杀刘邦的刺客。

    刘邦返回长安,经过一个地方,它叫柏人。

    柏人,西周时属邢国,春秋时属于晋国,战国时属赵,秦末汉初置柏人县。

    这里有个人,很出名,他叫柏人侯李昙。

    李昙,字贵远,战国时是赵国名将。因屡建奇功,被封为柏人侯。入秦,被封为御使大夫,后升为司徒。

    他的子孙,发展很好。

    一支在赵国。

    在战国时代,他有个很出名的孙子,叫李牧。

    李牧因为北击匈奴,南破强秦,被赵国封为武安君。他也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还流传了一句谶语:李牧亡,赵国灭。

    李牧之孙,叫李左车。

    李左车辅佐赵氏后裔赵王歇重建赵国,因为战功显赫被封为广武君。

    韩信背水一战,俘虏李左车。

    李左车说了一句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随后,献策韩信,智取燕齐。

    另一支被称为陇西李氏。其中,大唐开国之君李渊是他第三十代后人。

    刘邦经过柏人,听闻这些名将事迹,心有所动,就想要留宿,开口问:这是哪里。

    近臣答:柏人。

    也不知道怎么了,刘邦双眼皮跳的厉害,说了一句:柏人,是被别人迫害啊!

    刘邦没有留宿,就率领人马离开了。

    殊不知,刘邦双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

    此时,赵相贯高等人,看准这个时机,准备除掉刘邦。

    谁让刘邦打了败仗,辱骂赵王张敖。

    赵王张敖能忍,这些跟随其父张耳打天下的老人,最看重尊严,绝不能忍。

    就在刘邦出征东垣,笑纳赵美人之时。贯高等人在柏人馆舍埋伏,准备截杀刘邦,以报主上之耻。

    然,刘邦是命运之子,总会化险为夷。

    这一次,也不例外。

    然,刘邦和赵王张敖的恩怨情仇,还没有结束。

    刘邦回到长安,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如何解决边患?

    一个韩王信,折腾北疆不得安宁。还有一个强大的草原民族匈奴。

    国内,还不知道有多少异性诸侯王跟他离心离德。

    刘邦很头疼,真头疼。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

    这时,刘邦想到了一个人:刘敬。

    刘邦平定韩王信叛乱,主动进攻匈奴之前,曾派了很多使者,前去刺探匈奴的情况。

    只有刘敬一个人说不能打。

    刘邦很生气,不仅骂了他一顿,还把他关押在广武。白登山脱困后,刘邦想到了他,也下令将他释放。刘邦见到刘敬,第一句话,要道歉,说让他受委屈。

    随后,刘邦又说了一句话:悔不听他言,才落得白登山狼狈突围。

    跟着,刘邦为了表明意识到问题的错误,又说了一句话:我已经将那些出使匈奴,说可以打的人斩杀。

    先道歉,承认错误。后,改正错误。

    刘邦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错,又做了一件事:封爵厚赏。

    刘邦赏赐刘敬食邑二千户,封为关内侯,称建信侯。此举,不仅向外界表明,刘邦知错就改,有君王气度。同时,也表明了刘邦爱才之心。

    就这样,刘敬再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为刘邦解决了一个难题:如何处理与匈奴之间的关系。

    刘邦问他怎么办。

    刘敬先表明一个观点:不能用武。

    他说了不能用武的原因:大汉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秦末汉初,年年征战,民生凋零,将士疲惫不堪。

    刘敬又表明第二个态度:不能用仁义道德。

    他也说了不能用仁义道德的原因:冒顿弑父、抢父姬妾为妻。他是主张以拳头论天下,凭武力树威。没有仁义,更不讲究道德。

    刘邦听了,也觉得合理。但,他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武力行不通,仁义道德也没用,那该怎么办。

    刘敬话锋一转,说了这样一句话:不能从冒顿下手,那就要从长计议,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

    刘邦听到这个新颖的答案,心有所动。

    冒顿的子孙,能够臣服大汉,不与汉为敌,也是刘邦所愿。

    这一次,刘敬多了一个心眼,免得说错话,被刘邦责罚,是这样问的:我有个主意,怕陛下,不能办到。

    刘邦听他有主意,知道他担心什么,为了让他不要有顾忌,畅所欲言,又说了这样一句话:果真可行,为什么不能办!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句话潜台词也是说,你只管说,该怎么办。剩下的,就是我的事。我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刘敬得到刘邦首肯,开始畅所欲言: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

    简单说:和亲、送礼。

    刘敬是想刘邦把长公主送去匈奴和亲,又奉送厚礼。长公主有大汉作为后盾,就会被冒顿立为阏氏。

    生下的孩子,就是匈奴的太子,大汉的外孙。

    刘邦是帝王,深知一个道理:一切没有尘埃落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