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这是官家圣喻······”
陈锋吓得不轻,这种功劳就应该是皇帝的,大臣敢揽到自己身上犯忌讳。
这个计相他还没有当够呢。
“官家听到封丘遭灾严重,担心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立马下令让老夫和洛真人前来赈灾。就担心耽搁了时间,乡亲们会被冻着了,饿着了,病着了······官家心里装的全是你们的安危啊······”
悲伤的面孔外加悲伤的语调,陈锋瞬间画出皇帝悲天悯人的画面,灾民心中一暖。
“官家万岁!”
封丘县的官吏非常有眼色,带头振臂喊口号,百姓也跟着喊,悲情逐渐转化为热情。
“乡亲们,都安心吧,赈灾钱粮马上就到,朝廷会帮你们度过难关,帮你们重建家园······”
陈锋说罢,洛寒接力,“不仅如此,朝廷还给乡亲们准备了高产粮种,春种时分封丘官吏会挨家挨户送粮种。这可是亩产达到千斤的粮种,乡亲们要悉心侍弄庄稼,不要辜负官家和朝廷的殷殷期望······”
百姓在报纸上了解过高产粮种,对于这种粮种即憧憬又怀疑。
他们祖祖辈辈在农田里刨食,从来没听过,更没见过千斤产量的小麦,听起来更像是吹牛。
此刻洛寒说出来,他们心中的那份憧憬突然被放大,纷纷议论。
“若是有千斤产量,我们家就不会挨饿了。”
“真有这种粮种?我著名有些怀疑。”
“报纸上都刊登了,还能有假?”
“不会是假的,君无戏言,官家都说了高产种子亩产千斤······皇帝还能说白话······”
“······”
灾民们似乎不饿了,谈论着粮产,眼中不断闪现希望的光芒。
真神人也!
洛寒这份视名利如粪土的气势,让陈锋自叹弗如。
高产粮种是洛寒弄出来的,可他连一个字都没有提自己,把这份泽福千秋万代的大功德,轻飘飘就抛给官家和朝廷。
要知道这可是受后世万代百姓敬仰的功德,神农第二,活人无数。
他和洛寒的政治见解有分歧,却并不影响他对洛寒的敬佩。
洛寒等人随常燕进城。
城门口聚集的灾民越来越多,他们谈论着赈灾钱粮就来,谈论着高产粮种,不断传出官家万岁,大宋万岁之类的喊声。
但洛寒却清楚,这些灾民只是少数,更多的灾民在农村里。
他们的状况更糟,或许连走到城里来的力气都没有。
进城入县衙,洛寒立刻把宣传队分成四队,在城内宣传造势。
如今的宣传队已扩大,叶墨阳、殷汐霜等人早成为队内台柱子,进入冯家魔窟后,他们从没想过有未来,不想他们的未来竟如此光明。
故而,被洛寒从青州带来的那些人,是宣传队内最活跃,也最有热情的人。
洛寒说过,宣传是在救人,救大宋千千万万百姓。
他们自然会为救人而奋斗。
记者也被派到百姓中间去采访,顺便也宣传朝廷赈灾的举措与决心。
······
赈灾是赈灾,接待是接待,一码归一码,灾情一点都不影响常燕去讨好上官。
他见过好多圣使,都是嘴里说工作,手里抓银子。
招待宴级别不够,绝不会有好脸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