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的车轮没有限止住车子的速度,看着手下人骑着三轮车在街道上飞快的骑车,许冬土默默的回到了铁匠铺。
橡胶胎他们是无法做出来的,电车上的四个橡胶胎还是戏擎费了好大的工夫才赶制出来的。
对于这种准备对外销售的三轮车,戏擎表示无能为力,数量太多根本做不过来。
还好这里的人体质都还不错,木制车轮没有限制住他们力量的发挥。
当最后一季旱稻播种之后,戏擎准备给边民们找点新事干。
风车,他打算在边界建上几座风力车,不是为了发电,而是为了磨稻麦用。
现在都是用人力推动的,磨盘也小,工作效率低。
马上大风季就要到来了,等最后一季稻麦收割完成后整好给他们找点事做。
随着产业的增多,劳动力的解放,目前在田地劳作的人还不到50人。
看起来很多,实际放在整个边界这点人真不显眼。
叫过九叔和许冬土并待交代完事情后,戏擎回到屋摊开纸写起了东西。
他打算写本书,主要是把新的武者体系详细的描述清楚。
这可能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等归整后现在镇子里流传,至于会不会流入到外面谁又能知道呢。
这半年多,万山国每次过来交易都会带来不少书籍,关于武者体系的也不算少了。
戏擎没事儿时都会捡着看一看,看多了发现差不多都大同小异。
只是在关系点上说的各不相同,尤其是对气和精神力运转的讲述上。
明明位置都一样,可描写的名字却不相同,这一点很令人费解。
要不就是篆书人藏拙,要不就是人跟人的想法不统一,导致系统上的巨大差距。
武医不分家,练武人首先要对人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不然瞎练很容易让身体废掉。
从基本的人体结构开始,血脉穴道经络丝毫不差的以图解的方式呈现出来。
然后根据体、气、神每个阶段层次分讲,甚至还有有一些个人感悟描述。
总之就一点,那就是要把整个体系全面的统一。
正在他埋头书写的时候,哑女端着一盘小糕点外加一杯冰镇果汁放在桌前。
俩人相视一笑,后者没有打扰他便轻轻的离开了。
糕点就不用多说了,每个新的花样哑女都会先给戏擎品尝一下。
冰这东西不稀奇,在这里却很少见,为此戏擎还特制了几个大箱柜。
主要是存放肉食用的,大热的边界根本存不住这些鲜肉。
书不是一日可编成的,况且写的比较细,并没有藏着掖着的打算。
以三部分为一整套,共了十日的时间才得以完成,当然这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写。
毕竟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只是每日抽出半天时间。
印刷的前半部分任务交给了袁义,他的写最好看,雕刻交给九叔找人完成,以活字印刷的方式。
以备之后所需要系统归纳的书籍也好提前做准备,如草药、医学、矿类、锻造炼制等。
别看戏擎似写的容易,实际上都是总结看过的书,再根据自己的实践摘写出来的。
他不是什么大学问家,讲一讲还可以,真从零开始未必行。
做完这一切,准备去看看蒋次现在的情况,估计他的第一把自行炼制的兵器快要出炉了。
正走着,前面一个人影兴冲冲的向他这里跑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