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郡主之渝清传:燕云(下)(2/2)
只是这一等又是漫长的时间,罗荟芸没有等到那人会来,却等到了另一个从长安来的人,拿着她姐姐的血书来交给她,说是荟蔚的遗书。
“我姐姐死了?”罗荟芸接过那血书,连手都是颤抖着的,她很是不可思议的抬头望着那女子,“我姐姐怎么会死了?你跟我说清楚,你到底是谁?还有这封信,为什么会在你手中?”
那个女子一五一十的跟罗荟芸说了,看了信之后罗荟芸也是半信半疑,那女子也不肯在幽州多留,只叮嘱罗荟芸一定要把这封信交到罗艺将军手中;罗荟芸死死攥着血书,许久才轻轻点了下头。
其实她是不敢贸然将信给父亲看,毕竟现在还不知道这封信的真假,还得等派去长安的人会来才能知道是什么情况。
但是在那个女子离开后,罗荟芸却突然想起来了,刚才那个女子看起来有点眼熟,似乎是……武德六年她随父亲去长安时,曾在东宫见过这个女子,所以她应该是东宫的人。
也就是说,这封血书,可能真的是她姐姐的。
罗荟芸心乱如麻,也不敢就直接把姐姐的事情就告诉父亲母亲,事情实在是太可怕了。
从小到大罗荟芸都很在意姐姐,突然间听说有人来告诉她,她的姐姐没了,心里也是真的很难接受;她把这封血书放在护心甲上,然后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起来。
原来至亲离世是这么难受的,她最终还是变成一个没有姐姐的人了。
晚上梦见了一些过去的事情,罗荟芸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罗艺归来的那天,罗荟芸是先跟陈念说了这件事情,然后他们夫妻二人一同去见了罗艺;罗夫人听说了女儿的死讯,当场就晕过去了,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几乎还没等罗艺有什么反应,幽州大都督李瑗叛乱。
罗艺立刻准备了车马,要将罗夫人和罗荟芸送回老家去;罗荟芸拉着陈念的手表示不愿意离开幽州,罗夫人也是一样的意思。
“阿爹,我是想问一下,现下庐江王叛乱,你……是帮朝廷镇压叛乱,还是和庐江王……”罗荟芸试探着问罗艺,罗艺冷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荟芸,我们何必要插手呢?”
罗荟芸立刻明白过来父亲的意思:“阿爹,我,我要留下来的,无论发生什么事。但是,但是,阿爹,你帮我个忙好吗?找一个最信得过的人,把燕云儿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接下来幽州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已是可想而知了,但是她的女儿不能留在这里;否则若有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恐怕再要将小燕云送走就已经来不及了。
只是真的到了不得不母女分离的那一天,罗荟芸还是忍不住紧紧抱住小燕云泪流不止,小燕云也哇哇大哭:“阿娘,阿娘,我不要离开阿娘,阿娘……”
“燕云儿,你先,你先跟罗叔叔离开幽州,等到过段日子,阿娘,就去接你回来。”罗荟芸抱着小燕云一边哭着一边说,才依依不舍的把小燕云送上马车,“燕云儿,记得等阿娘,等阿娘,去接你回来。”
小燕云还在哭着,罗荟芸实在是不忍心,只能背过身不再去看女儿。
听见身后的哭声和车轱辘转动声越来越弱,罗荟芸才回过头泪眼朦胧的望向陈念:“你说,我们将燕云儿送去关东,真的安全吗?万一……”如果她的小燕云有什么意外,她简直无法想象。
“不会有事的。”陈念心绪不宁的摇摇头。
但愿如此……
庐江王李瑗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未久燕王罗艺于幽州起兵。
陈念和罗荟芸夫妻也是跟着罗艺到处攻掠;既然父亲决定走上这条路,他们作为女儿女婿的自然是全力支持。曾经罗艺带着手下的人投靠大唐,现在也是他再次反唐了。
罗荟芸是怀有仇恨的,因为她的姐姐罗荟蔚的死,耿耿于怀。
其实包括罗艺在内的所有人都很清楚,他们跟大唐对着干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几乎整个大唐的人都知道,他罗艺是太子建成的人,他的长女荟蔚是太子侧妃,就算不反以后也没有好果子迟,更何况现在他的女儿被害而亡,还不如就此反了。
所以罗艺的这场叛乱也很决绝。
当然这也类似于是找死的行为。
最终罗艺兵败北逃,罗荟芸和陈念在最后一场战乱中不幸亡故。
罗荟芸身中流矢,她恍惚看见在战火纷飞中看见一抹白色的影子穿过刀剑火影朝她本来,漂亮的小狐狸在罗荟芸身边停下,伸出舌头小心的舔舐着罗荟芸脸上的血,发出呜呜的声音。
“你怎么来了?你,好久,没看见你了。”罗荟芸伸出手想要轻轻抚摸着小狐狸,不由黯然落泪。
小狐狸用脑袋蹭了蹭罗荟芸的脸,舔去她眼角的泪。
“荟芸!荟芸……”陈念才看到罗荟芸重伤,拼着命奔到她身边抱起中箭的妻子,旁边的白狐狸转身就跑走了;陈念抱起罗荟芸上马,“荟芸,我马上就带你回去,我们马上就回去。”
罗荟芸似乎已经失去了意识,就靠在陈念怀里微微张着嘴好像想要说什么。陈念连忙将耳朵凑到罗荟芸唇边,才听到她唤的是陈燕云的名字;陈念连忙道:“荟芸,燕云儿还在等着我们呢,等着我们去接她回家。荟芸,荟芸……”
罗荟芸嘴角微微动了动,还要说什么,那一瞬间陈念被利枪刺穿了胸膛,大股鲜血喷溅在罗荟芸的脸上。
直到死亡的那一刻,陈念和罗荟芸还紧紧的牵着手,也许他们还有太多的话都还来不及说了,虽然这一天的来临也是在意料之中。
或许他们会在另一个世界见到曾经念念不忘的人,而对燕云儿的一切念想只能寄思于深深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