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内家拳演义 > 十六,洗髓经(三)

底色 字色 字号

内家拳演义:十六,洗髓经(三)(1/2)

    (原文)凡圣同归篇

    “凡夫假作真,美衣为体饰,徒务他人观。美食日复日,人人皆如此。碌碌一身事,不暇计生死。总被名利牵,一朝神气散。油尽而灯灭,身尸埋圹野。惊魂一梦摄,万苦与千辛,幻境无休歇。圣人独认真,布衣而蔬食,不贪以持己,岂为身口累。参透天与地,与我本一体。体虽有巨细;灵活原无异。天地有日月,人身两目具。日月有晦明,星与灯相继。纵或星灯灭,见性终不没。纵成瞽目人,伸手摸着鼻。通身俱是眼,触着知物倚。此是心之灵,包罗天与地,能见不以目,能听不以耳。心若能清净,不为嗜欲逼。自知原来处,归向原来去。凡夫与圣人,眼横鼻长直。同来不同归,因彼多外驰。若能收放心,提念生与死。趁此健身驱,精进用心力。洗髓还本原,凡圣同归一。”

    (介绍)此段文字劝告大家要修炼,不要为声色名利所迷。而要修炼的就是一心,眼、耳俱是心灵的通道,只有心灵才能够感知一切。凡人与圣人之别,只在一心。趁此健身驱,精进用心力。洗髓还本原,凡圣同归一。趁此大好年华,快习练《洗髓经》吧,就能够圣人归一。

    此段文字的本质是写外五行反观内照,通过闭外五行来了解自身与外界之间的能量转换,将外界信息达于心,以求内外合一。此句话与拳论中的周身处处是丹田、周身处处有手眼相对应。

    心之灵为周身本体,耳目鼻口只不过是心之灵的外在表现罢了。

    明心见性,即只有启动心力才能达到身体的本性,自然本真之状态。

    (原文)物我一致篇

    “万物非万物,与我同一体。幻出诸形相,辅助成生意。有人须有物,用作衣与食。药饵及器皿,缺一即不备。飞潜与动植,万类为人使。造化思何鸿,妄杀即暴戾。蜉蝣与蚊蝇,朝生暮死类。龟鹤糜与鹿,食少而服气,竟得多历年,人何不如物,只贪衣与食,忘却生与死。苟能绝嗜欲。物我皆一致。”

    (介绍)我与万物皆为元气之一体。元气变换出万物诸形,组成生机勃勃的世界。人如果只贪衣食,则不如万物。人应该忘却生死,抛弃欲望,与万物归一。

    “龟鹤糜与鹿,食少而服气,竟得多历年”,人要学龟鹤,食少而养元气,所以才能长寿。

    (原文)行住坐卧篇

    “行如盲无杖,内观照性分,举足低且馒,踏实方更进。步步皆如此,时时戒急行。世路忙中错,缓步保平安。住如临崖马,亦如到岸舟。回光急返照,认取顿足处。不离于当念,存心勿外务。得止宜知止,留神守空谷。立定勿倾斜,形端身自固。耳目随心静,止水与明镜。事物任纷纷,现在皆究竟。坐如邱山重,端直肃容仪。闭口深藏舌,出入息与鼻。息息归元海,气足神自裕。浃骨并洽髓,出神先入定。卧如箕形曲,左右随其宜。两膝常参差,两足如钩钜。两手常在腹,扪脐摸下体。**时挣搓,如龙戏珠势。倦则侧身睡,睡中自不迷。醒来方伸脚,仰面亦不拘。梦觉浑不异,九载征实际。超出生死关,究竟如来意。行住坐卧篇,只此是真谛。”

    (介绍)行如盲无杖,内观照性分。行动时要像一个没有拐杖的盲人,用心意、眼、耳、口、鼻等内外五行反观内照自身体内,了解自身。

    “回光急返照,认取顿足处。不离于当念,存心勿外务。得止宜知止,留神守空谷。立定勿倾斜,形端身自固。耳目随心静,止水与明镜。事物任纷纷,现在皆究竟。坐如邱山重,端直肃容仪。”,此段文字以日常生活之行为悟武学之道。要根据周围环境决定自己的顿足之处,心要正,不被外界干扰,行气于丹田,身体要中正,不偏不倚,外五行皆要归于心。以上这些描述,大家会在以后的拳论中看到。

    “闭口深藏舌,出入息与鼻。息息归元海,气足神自裕。浃骨并洽髓,出神先入定。卧如箕形曲,左右随其宜。两膝常参差,两足如钩钜。两手常在腹,扪脐摸下体。”呼吸要通透,呼吸之气要归入丹田气海。归于气海的气足了,精神自然充沛。出神入定,即在习练时要以心行气,周身整体都要聚集在心意神之上。两膝要转换,两足之梢要挺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