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com 手机版访问 m.81new.com 绿色无弹窗]
第三十二章隧道(三)
在沈清许一岁的时候,她无意中得知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由酒醉的祖父亲口讲述,其中涉及两人,一个是祖父,一个是祖母的弟弟徐滇。徐滇意外去世,祖父是唯一知情的当事人。
年幼时,有一段时间,因换了个乳娘,沈清许一直闹肚子。祖父心疼她,便将她放在自己的卧室,方便他亲自看顾。
有一天深夜,祖父一反常态地喝得醉醺醺地回来,赶走了所有人以后,踉踉跄跄地扑到床边。
沈清许被他吵醒,睁开了黒黝黝的眼睛。祖父盯着她的眼睛怔了一怔,忽然放声大哭。祖父以为一岁的婴儿听不懂成人的言语,所以这天晚上将情绪尽情地发泄,言语中尽是悔恨。
沈清许小小一团躺在床上,却听得胆战心惊。原来祖母的幼弟,那个神童徐滇是因祖父而死。
甘庆五年,时任前朝常胜将军的祖父奉命到肇地平匪,与他同去的还有祖母最小的弟弟徐滇。当时徐滇年仅十四岁,却已在祖父的麾下做了一名副将。祖父与祖母感情深厚,因此平日里对这个少年成名的妻弟多有照顾,经常传他一些兵法武功。
十二月三十日,这天是除夕。祖父命营中伙房准备了好酒好菜,让营中弟兄欢聚在一起过年。到了夜里,祖父让巡逻的小兵下来喝酒,自己替他巡夜。
骑着马巡到五斗场附近时,因祖父先前已喝了不少酒,酒力有些上头,便扶着□□,站在一边呕吐。
忽然他听到身后有重物破空之声,他当时虽醉得不轻,武力却在,不由分说回身就是一枪,不料这掷出的一枪却正扎在妻弟徐滇身上。
原来徐滇见自己的姐夫久去不回,心中惦念,恰好这时一只羊腿烤好了,便自告奋勇地带着羊腿前去寻找。看到祖父时,他见祖父扶着铁枪呕吐,不复英雄本色,这个十四岁的少年遂起了捉狭之心,便将手中羊腿掷出去吓唬祖父。
不想恶作剧地扔出去羊腿,换回的却是祖父的雷霆一枪。
回马枪乃祖父毕生绝学,威力可想而知,祖父根本来不及救治,徐滇就断了气。祖父见自己莽撞之中,竟然误杀妻弟,顿时心胆俱裂、痛不欲生。
正在他抱着徐滇的尸体放声痛哭之时,被围困的山匪听说营地中正在庆贺新年,趁着将士们放松警惕,从五斗场一处倾巢而出、下山偷袭。
一群亡命之徒,正好撞上悲愤欲绝的祖父。一时间五斗场成了修罗炼狱,祖父以一己之力,力战众匪,直到营地里的将士闻风赶来支援,歼灭了所有匪类,这才将重伤力竭的祖父救了回来。
太/祖皇帝因祖父在这一战中展现的神勇,封他为“神武将军”。徐滇作为战死沙场的少年英雄,被追封为“德武将军”,徐家也因此得到了极为丰厚的封赏。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祖父已经骑虎难下,只好把事情真相独自瞒下,不敢告诉任何人。可是面对祖母,面对徐家之时,他却始终心怀愧疚,无法释怀。也因为这样,他与祖母之间开始有了罅隙。
第二年夏天,不明所以又性格刚烈的祖母和祖父争吵之后干脆离开成国公府,去了别院小住。而祖父独自在淮京,天天借酒浇愁,这才惹出了后来太长公主魏芸的平妻之事。
可以说,元丰五年发生的事,是祖父平生最隐晦的秘密,也是他最痛悔的事。祖父一生严谨,绝不会将此事告诉其他人。四年前祖父去世,这件事也随着他湮没于地下。
沈清许笃定这个秘密,除了自己,绝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可是,在母亲的册子里,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同样的时间和地点。
不,也许只是一个巧合!沈清许这样安慰自己。
她平复了自己的呼吸,重新打开那一页,只见上面写着:“元丰五年十二月三十,肇地五斗场,常胜将军沈思,副将徐滇……”
此后再无悬念,书稿中所述内容,和祖父的回忆基本一致,只不过记录者并未带入任何感情色彩,仿佛只是一个平铺直叙的解说员,在解说一场现场直播的新闻而已。
沈清许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承认,也许这六本册子中的内容确实都是真实的,是实事的一种记录。像前世的新闻集锦一样,汇集了各种各样的旧闻秘事。母亲不知什么原因地知晓了这些,放进了脑子里,在她自知生命即将消逝之时,又详细地复述出来。
沈清许不禁联想起金庸先生笔下最聪明的女人——东邪黄药师之妻、黄蓉之母冯蘅。这个女子绝顶聪明、过目不忘,不仅能将看过一遍的《九阴真经》完整的默写出来,时隔多年,居然又默写了一次。
九阴真经有多少字,沈清许不知道,她只看到眼前的厚厚六本,细细麻麻的蝇头小字,只怕没有十万,也有五万。母亲竟然凭一己之力,全都默写下来了?梅姨说母亲并非常人,这何止不是常人,说是超人也不为过吧?
就算母亲记忆力超群,曾经看过一本,不,一套新闻集锦式的某某“真经”,将其中数千个故事,事无巨细地全都记在脑中,可是这本“真经”里如此海量、庞杂的信息又是谁获得,谁收集的呢?收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这个世界是一个极为闭塞的世界,没有互联网,也没有信息交互,所有的消息还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递。要做到这一点,一定不会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不会是短时间,而是长期多年坚持积累的结果。
答案呼之欲出,这一群人,或者说这个组织,恐怕就是凌霄阁。
难怪梅姨说,只要找到凌霄阁的人提问,就能得到她想要的答案。如果凌霄阁中真的有这一部“真经”存在,那么整个忘川大陆都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自然有能力回答提问者的所有疑惑。
看来母亲和凌霄阁很有渊源,很有可能母亲就是凌霄阁中的一员。可是母亲出生于西川士族许家,和父亲成亲之时年仅十六岁,她是怎么加入凌霄阁,又是怎么获取“真经”的呢?
沈清许想得脑子几乎要炸开。
不能再继续了,想是想不明白的,她需要的是更多的信息,带来更多的推断。
也许今天沈琳带回来的凌霄阁的消息,是一个关键。
沈清许头昏脑胀地从地上爬起来,想了想,决定把六本让她惊心动魄、绞尽脑汁的书稿和那个木盒子原封不动地重新包起来,只带走那本特别的“然否集”。
沈清许将包袱放在隧道口一块看起来最干燥的地方,那里淋不到雨,由于地势的原因,流水也冲刷不到。做完了这些,她将那本“然否集”放进中衣里面,用腰带束住。只要不使劲弯腰,旁人是看不出来的。
返程很顺利。沈清许找回了鞋子,顺着自己留下的长绳回到了密室。她将五斗柜背板上的铜钥匙和水晶簪顺时针转动,北窗上的门自动关合。
她取下钥匙和簪子,想了想,干脆把两样东西都放在五斗柜下,又将五斗柜的抽屉放回原位。环顾四周,自觉没有任何疏漏,便启动机关,走出密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