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普通化身,相对于战斗化身而言。
如果有人问,神祗是做什么的,那么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至少知道,神祗不是用来干什么的。
神祗不是用来打架的。
或许坦帕斯派遣化身前来物质界,每次都是为了战斗,这很正常,他是战争之神;但别的神祗却并非如此。欧格玛的化身更喜欢和旅行者聊天,和学者讨论;提尔的化身则更多是出现在重要而疑难的审判上;魔法女神似乎很喜欢以曾经的凡人形态和以前的朋友聊天;而暗夜女神......呃,好吧,我承认,莎尔永远对于削弱苏伦的力量最感兴趣......
一个重大的宗教典礼场面,如果神祗的化身能够降临,无疑会让气氛达到最高潮,更能极大增强信徒们的凝聚力。无疑,在这种时候,要求信徒献出生命来召唤神祗化身,是大煞风景的事情。毕竟,信仰固然美好,生命同样可贵。
显然,神祗需要有一种形态——既能够作为神祗的代表降临,让信徒心悦诚服,又无需大动干戈。这种形态不能是单纯的影像,它需要是一个实体,而且是强有力的实体——至少是一个能够展示神迹,让信徒为之惊叹拜服的能力。
众所周知,展示神迹向来是号召信徒的好方法。
当然,除了在典礼上出场,他往往还需要行走在国度中,而国度中并不安全。倘若知识之神的化身在前去烛堡拜访一位学者的路上,被抢劫的地精给吃了,这也未免过于讽刺了点。
综上所述,神祗需要一种力量低于战斗化身,但也足以应付一般的危险的化身;他还需要一种能在物质界停留较长时间的化身;他还需要一种简便的,能随时派遣,并且对信徒无所损伤的化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