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通天元年,八月十六。
董默率三万大军抵达幽州。地方官员引军队入了营区,又引董默及六位随行军士来到了幽州府衙。
董默方一下马,便有一行人迎了出来。
为首的身着都督官服,两鬓斑白已是过了花甲之年。两侧面颊皱纹颇多,倍显老态,但一双虎目却炯炯有神。这人腿脚也算利索,几步间来到董默面前,“下官狄仁杰,见过北威将军。”
董默本不识得狄仁杰,听来人自报了姓名,忙去扶狄仁杰,免于大礼,“狄都督,久仰久仰。在晚生面前切不可多礼。”
狄仁杰这才免了跪拜礼,但仍旧作揖施礼道:“谢将军。”
董默抱拳还礼。突然似想起什么,问道:“狄都督,我离开神都时,记得都督是豫州令领营州都督,为何会在此。”
狄仁杰说道:“豫州、齐州,臣已先后安抚,这才接圣旨迁幽州令。本是领营州都督的,奈何营州现在已经被契丹反贼攻占。臣便只好留在幽州府当差了。”
董默边听边点头,“狄都督上任仅短短一月,便安抚数州百姓。难怪晚生有一忘年之交曾道狄都督有治世之才。”
狄仁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将军过奖了。将军里面请。”
二人穿过庭院,来至厅堂。狄仁杰请董默上座。董默突然笑了起来,回身对狄仁杰说:“晚生素闻狄都督刚正不阿,从不奉承上级。今日为何对晚生如此恭维?”
狄仁杰苦笑道:“这……臣自迁离彭泽之日便听问,是将军在圣上面前美言举荐,这才使得臣有生之年还有报国之举。”
董默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说:“狄都督之才有目共睹,他日必将更为朝廷重用,留名万古。即便晚生不举荐,狄仁都督也会有所作为的。”董默径直奔着宾客席走了去,落座才道:“狄都督自坐主位便可。”
狄仁杰也不是愿与人讲究繁琐礼数的人,点了点头,便坐到主位上。
再看董默,本带了六名贴身侍卫,入院时两名侍卫自觉留在了大门口守卫。入正厅时,又有三名侍卫留在厅外守候,此刻董默身边只有一名侍卫。这侍卫个子不高,身形也显得单薄了些,至于这小脸么,白白净净,五官又颇为精致,定是女娲娘娘造她时多下好多功夫才修饰的如此俊秀。狄仁杰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椅子还没坐热呢,忙又起身对那侍卫行起了大礼:“这位……便是心瑞公主吧。下官失察了,公主降罪。”
此话一出,董默都坐不住了,蹭的一下起身,警觉的看着狄仁杰。狄仁杰未带下属入正厅,周围也没有官兵埋伏。此刻,是幽州地方全知道了梦彤的身份,还是只有狄仁杰猜了出来呢?梦彤惊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倒是董默轻喝一声:“狄都督,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狄仁杰显然也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很容易让人误解,忙说道:“公主、将军,请放心,这里只有臣一人知晓。”
梦彤连忙示意狄仁杰快快起身,董默则问道:“只有狄都督一人知晓?那狄都督是因何知晓的?”
狄仁杰起身,行揖礼道:“公主、将军,二位在离开神都不久后,陛下便差人快马送来圣旨说心瑞公主随北威将军同赴前线了,圣旨中迁下官至幽州任职并一再嘱托多多照顾公主。”
“什么,陛下也知道了?”董默和梦彤几乎同时惊呼道。
“二位,休要如此大声啊。”狄仁杰忙说。见二人略显平静了才说道:“公主和将军的一举一动又怎么会离开陛下的视线呢。恐怕陛下自公主乔装入伍时便就知晓了。”
董默立刻打断了狄仁杰的话,问道:“陶九呢?陶九怎么样?”
狄仁杰听董默如此问,突然一阵轻笑,抱拳道:“董将军如此年少便能义当先,臣下钦佩。将军得知自己犯欺君之罪却毫无惧色,第一个想到的是同犯了欺君的陶太医,佩服、佩服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