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友谊赛,所以曼联并没有尽遣主力,主要还是磨合新老球员的默契程度。
坐在教练席的王好原本只当是一次新奇的体验,可随着比赛的深入他发现了一些问题!
王好发现曼联的踢法有点落伍了!在1999年的时候,曼联92黄金一代夺得了三冠王,当时曼联独一无二的无球跑动进入了世界足坛的视线,可现在无球跑动几乎成了每支球队的必修课,曼联也就没有了战术上的优势!
王好发现现在的曼联踢法过于简单,比赛前你给球员安排了什么位置,在场上他就固定在那个位置,前锋只想着进球,中场只想着传球,后卫只想着防守,不像后世的足球,场上的位置越来越模糊,前一秒你是前锋,下一秒你就要做到就地反抢充当防守者。
还有,曼联球员的跑动接应点太少,往往一个球员拿到球,只有一个球员来接应,一旦这个接应点被防死,曼联球员就只能选择单干,而在后世球队的跑位讲究的都是三角跑位,顶级球队甚至都是菱形跑位,一旦某球员拿到球,立马就有三个出球点,根本很难防死!
其次,现在的曼联打法长传球过多,球员经常通过长传球来转移战场,可是球在空中的速度要比在地面上短传慢的多,更容易抢断的多,往往你长传找队友,对方球员已经看穿了你的意图,将那名接应的球员包围了。在后世,像这样高举高打的足球只能在一些靠身体和身高的二流球队中看见,在强队中长传只会难得使用!
比赛最终的结果定格在了0:1,下半场范尼斯特鲁尼接斯内德的下底传中打进一粒头球,虽然赢了比赛但是王好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看出了球队的不足,可是以他的足球知识他没办法改进,他自己也只是知道个大概而已!
只能寄希望于弗格森了!王好决定将他的发现告诉弗格森,想来以弗格森的能力会有办法改变的!
----------------------------------------------------------------------------------------------
人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足球也一样!
在韩国与首尔fc举行友谊赛的晚上王好看出了球队的不足,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看出了不足就代表只要找到了改进方法,就可以使球队更进一步!
但是第二天王好和弗格森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却爆发了强烈的争论!
并不是弗格森不同意王好指出的球队缺点,相反弗格森非常的同意,弗格森还因此高看了王好一眼,他甚至笑称如果王好经过专业学习一定比他更出色!两人的分歧在于改进的步骤!
王好觉得既然发现了球队的这些缺点就应该通通改过来,王好认为他已经网罗了许多世界级的球星,而且他们还很年轻,接受能力应该很强,反正现在也是磨合期,与其磨合旧的战术阵型不如直接开始磨合新的战术阵型!一旦磨合成功那么红魔的战术体系就等于又会领先其他球队,那么再拿下一个三冠王也不是梦!
然而弗格森则坚持认为球队不可能一下子接受那么多的改变,而且上赛季球队已经四大皆空,这个赛季好不容易引进了这么多球员,应该稳扎稳打先拿到一两座奖杯和球迷有了交待再发展新的战术体系。
两人就这样一直从白天吵到了黑夜!曼联的球员和助理教练一度以为两人要打起来了!
不过让所有球员和助理教练大为惊讶的是两人在晚饭过后竟然勾肩搭背笑眯眯的一起出来了!
没有看到主席和主教练的肉搏大战,球员们都兴趣缺缺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经过了一天的讨论,王好和弗格森决定各退一步,两人准备逐步改进球队的战术,而第一部就是让球队学会快速的攻防转换做到就地反抢!
足球在将来会有两个主要的发展趋势,一个是占有球权,一个是占有空间。
占有空间适合打防守反击的球队,球员通过密集的防守,短时间内占有一片空间,减少对方球员的出球路线,在转换进攻时,又快速集中到同一空间内,做到以多打少。
占有球权适合打传控配合的球队,球队通过不断地传球控球寻找对方防守的漏洞,在丢球时则要做到就地反抢,不给对方球员支援的时间,迫使对方快速出球,增加对方的失误性!
之后在日本东京的友谊赛,弗格森就特地在战术安排时加入了就地反抢这条指令,为了检验球员对新战术的理解能力,球队上下半场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换人,最终由队长基恩和维迪奇各打入一球,以0:2结束了比赛。
王好和弗格森发现,队内大多数球员都能很好的执行这一点,唯独范尼和c罗做不到!像阿兰史密斯都恨不得把自己当后卫用,他为了反抢,竟然一路从对方禁区追回到自己禁区……
但这并不代表球队的反抢做的就很好,相反球队还有许多不足,就用比赛中的一个例子来说,阿兰史密斯在对方禁区前沿拿球被断,阿兰史密斯是反抢了,可是当时明明鲁尼离的更近,而鲁尼却没有动作,球员们现在只当就地反抢的指令是指自己被断球了要自己抢回来,还没有整体协作这个概念!
自从提出新的战术体系后,弗格森就一直在训练中加入就地反抢的训练,在中国上海和上海申花举行的友谊赛将是再次检验球队对新战术理解程度的一次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