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南越汉人,始于大秦。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是在秦朝才开始到岭南生根发芽的,而在此之前,南越一直是百越之地,百越人有一种文化,就是以蛇为灵。当然,这也跟岭南之地多蛇虫有关,但也说明了蛇文化在岭南之地的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岭南之地也从古代的蛮荒之地变成了今天水泥之城。但在岭南的一些农村里,依然流传着蛇灵的传说。今天要说的就是在我居住的农村的一个灵蛇故事。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一个大村的东边,那里有一片荒地,面积也就一家工厂的大小。在荒地的中间偏东北位置,有一棵不知道什么时候栽种的老榕树,是那种小叶榕,听村上的老人说,在他们出生的时候,老树就已经是这个样子,快一个世纪的岁月却一点都没变化。荒地的右边是一片民居,左手边是几家工厂,前面就是一条马路,由于附近有工厂,车流量虽然不大,但都是比较大的载货汽车。而榕树附近,则有着几个零零散散的孤坟,或许这也是这块荒地能保留下来而不被开发的原因吧!
在这村子中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关于荒地的故事,内容是说:很久以前村子里面有个村民,到四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个,在一次劳作中捡到了一条不知道怎么回事而奄奄一息的金黄色小蛇,可能是觉得孤独吧!村民就把小蛇带回家去,用小虾小鱼喂养着,小蛇慢慢长大后,也没有蛇的那种冷血无情,不但没有跑,反而跟村民很亲近,就像是村民的宠物一样。随着时间流逝,村民慢慢变老了,而那条小蛇依旧活着,寿命已经远远长过普通的蛇,只是身体长到了7.8岁小孩手臂那么粗,依然陪伴着村民左右,温纯得根本不像是蛇类。直到有一天,由于年龄的原因,村民在一个夏日的晚上,静静的一个人离开了,还是小蛇爬到一户村民家中,用身体敲打门,户主开门看到小蛇,然后想到了老村民可能出事了(村中都知道老村民养了这么一条特别的蛇),然后通知其他村民一起到老村民家中,才知道老村民逝世了!由于老村民一生孤独一人,除了一蛇外就没有其他亲人了,所以村民们就把老村民葬到了前面说的荒地中,立了一块简单的墓碑。当操办好老村民的后事后,人们才发现老村民养的小蛇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不过大家也没想太多,以为小蛇回归自然了。然后就各自回家,继续着平淡的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