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三十度游记:第十一部 第十五章 第四节 274(2/2)
24号窟的去路较为偏僻地区,不过这是目前已开发的石窟中,唯一的一座水上石窟,也是最美的一座石窟。24根方形石柱伫立碧波之上,撑起一方扑朔迷离的空间,泛舟期间,水深莫测,太多的谜团使游人的心绪也变得莫测起来。24号石窟水下还有三层石窟,如果每层都没有水,那么石窟内的温度会高些。从而猜测上两层常年温度会在18~22度,这是绝大多数的人感到舒服的温度。张翰东嘱咐赵晓敏,这里要详细拍照。
二分队伊顿打来电话汇报他们在歙县探查谜窟的情况,他说:“在屯溪花山谜窟的东面,就是他们所在的歙县烟村,人们又发现了36座石窟,也同样是人工开凿的石窟。这两处石窟相隔不远,形态接近。主要汇报两个问题:一是黄山72峰脚下也同样对应的72窟,是天然巧合,还是另有所隐?二是烟村的36窟,这么浩大、隐蔽的人工工程到底是谁干的?人们怀疑是外星人所为。”
伊顿打来的这个电话,对张翰东很有参考价值,他有一个想法正在形成探讨之中,便给法艾东外星人人大壮发了个信息:“尊敬的大壮,您好,我们正浏览与安徽黄山脚下的花山谜窟。请问,历史上你们同这里曾有过什么联系吗?”
大壮胸有成竹地说:“试想一下在宇宙中,如果你们经过反复准确地探测月球、火星等星球后,想开发这个星球,势必要在新星球上建立适合自己生存的大本营(基地),这个基地一定是温度最适合及水源又充足的地区。这样,同属于北纬三十度附近的如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埃及金字塔地区、大西洋百慕大海底金字塔海域,以及中国皖南黄山脚下,包括凌家滩及鄱阳湖一带都是最适合我们外星人来此生存的地区之一。于是,早在一万多年前,我们就来到这里,用高科技手段修筑了花山谜窟,当时在改造地球的同时,来改造和繁殖地球人类,花山谜窟一带,林木葱郁,溪水潺潺,水源充足,是当时繁衍呵护地球人类最为理想的地方之一。”
张翰东又问:“这么说花山谜窟确实是你们开凿的喽?”
大壮回答:“从洞窟的整体布局设计,到开凿后细部加工,无不显示出施工者异常高超的设计能力和精巧的工艺。如石窟中的观察哨的窥孔、储粮储水的仓库、各种路标的设置、洞体的整体支撑等等。尤其是仅一墙相隔的两个池子,一个是满水;而另一个却无水,实谓巧夺天工。令当今的科学家们有所不解。如果用现代地球人的技术,开凿这么庞大的石窟群,估计总得数百年才能完成。你们其它科考队员还有什么问题,请直接问吧。”
艾利克斯问道:“据武汉岩土所到石窟群去探测,按钟乳石的成长年龄推断,石窟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是这样吗?”
大壮回答:“按钟乳石年龄推断是对的,但从石窟开凿完毕后,需要多长时间能长出钟乳石呢?所以,这种算法不行,推算钟乳石的年龄是肯定的。要推算石窟开凿的年龄是相当不准确的。”
英国地质学家布特问:“我问几个具体的问题。如此巨大的石窟中,为什么听不见回声呢?石窟的坡度怎么能与山体坡度保持一致呢?石窟里的水比新安江的水位高出2米,其水源来自何方?”
大壮说:“关于石窟中听不到回声问题,在石窟中您没见墙面、地面上有无数的“凹坑”吗?道理就在其中;关于石窟内的坡度与山体坡度一致的问题,是在石窟设计时,提前用显像透视设备计算准确后才施工的,像当年建筑金字塔一样,这里的要求相当严格,万万疏忽不得;还有如24号窟的水位比新安江的水位高出2米的问题,请您到石窟内探索水的源头就结了。”
于渙生问:“花山谜窟是外星人的杰作,它是做什么用的我们也较为清楚了。但为什么这么庞大的工程还要隐蔽数千年,直到近几年从被人类发现呢?”
大壮说:“在远古洪荒时期的人们,还没有文明人的素质,根本不理解我们为什么来到地球,更不理解我们繁殖智慧人类的意义。所以,必须隐蔽着工作。后来,科学逐步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还是难以理解我们的存在。就是今天,此事不隐蔽,还是为时尚早。所以,你们在地球人类的历史记载中,找不到只言片语。好在环球科考队快要周游地球一圈了,科学考察,大量的宣传工作,帮了我们不少的忙。虽然,我们的存在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还是应该好好地谢谢你们。”
张翰东说:“花山谜窟同尤卡坦玛雅人的金字塔、百慕大巨大的海底金字塔(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失踪的地方)、地球重力中心的埃及金字塔、喜马拉雅山与印度交界的山屿中巨大的金字塔,并成为北纬三十度之第五处奇观,由此共同组成北纬三十度线之谜。因此,再一次感谢大壮为人们作出了这一猜想的判断,感谢大壮为地球人类做出的又一大贡献。”
大壮谦虚地说:“不必客气,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其实猜想也是一种进步。如果没有猜想,科学就难有进步,人类就会固步自封。虽然有些猜想看来似是而非,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了猜想,才能激励人们勇于探索,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所以,我们法艾东人的看法是:有了猜想,科学才能蓬勃发展,社会才能兴旺发达;有了猜想,地球人类才能不断前进,逐步实现世界大同;有了猜想,人类就能尽快加入宇宙联盟,为共同去实现和谐进步的宇宙联盟而努力。”
(第十一部第十五章第四节结束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