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凡不理他的嘲笑,只顾查看易天行和聂雅。寒衣又道:“别看了,他们没什么大碍了,有我二哥在,死了也能救活了。”
中元对刘一凡有赠豆之恩,刘一凡明白中元医术高明,既然他出手救了两人,想必不会有生命危险,当下道了谢。又问其发生了什么事。
中元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拿出两个瓶子交给刘一凡道:“他们两人受伤不同,一个为毒,一个为血尽。这两个瓶子,红色的专补血气,给女娃服用,一日三颗。蓝色的用于清除余毒,给男娃服用,一日一颗。”
刘一凡毕恭毕敬的接过了两个瓶子。他放好瓶子正想问问发生了什么事,何以两人会昏迷不醒。中元突然道:“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吧?”四人一起齐点头。中元道:“你们都各寻位子坐下。”
四人寻了位子坐下。中元又道:“这件事说起来,还要追述到三百年前。事情是这样的。”
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清朝京城。天刚刚蒙蒙亮,一匹快马飞奔进了紫禁城,马背上俯着一人。康熙帝素来勤于政事,前两天听说有急报传来,估计这几天就能达到。这时,他早已端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面带忧色。房门外传来一声禀报声:“报,山西使者到。”
康熙面露急切之色,道:“快传!”
门外太监推开门进了御书房,后面跟着两名守卫,中间架着一人,此人面带倦色,身上污点斑斑。康熙看了那人一眼,急切的问到:“报何在?”
太监上前呈上快报,康熙拿过展开一看,上面写道:“康熙三十四年,臣噶尔图悲泣而书,四月初六戌时,平阳地震,有声如雷,大地颤抖,城廓房舍存无二三,居民死伤十有七八。地裂涌水,哮哭惊声日夜不绝,民皆露处,黠暴乘间剽掠。大云禅寺金顶宝塔毁,尧庙倾塌,通利渠倾,平水神祠震塌。”
康熙合上快报,忧心忡忡的挥挥手道:“先带使者下去休息,传太医速速前来。传马齐驰驿来我御书房。”
马齐驰驿在当时任户部尚书,接到康熙口谕后,急冲冲的赶往御书房。康熙早已等待多时,见到马齐驰驿,免了见面礼,和他一起商讨。最后,决定派遣马齐驰驿前往山西灾区,查看灾情,安抚民众。
马齐驰驿到达山西之后,按照康熙口谕,积极安抚民众,稳定局势,功劳甚大。一日,平阳又发生一次强烈的余震,马齐驰驿恐民心不稳,外出巡察,忽听一人说道:“听说这次地震并不是一场寻常的地震,乃是一条大蛇和一只蟾蜍相斗引起的,只要它们的争斗不结束,这场地震还会继续下去。”马齐驰驿一听之下,勃然大怒,下令将说话之人拿下,又奏报一封派人送往京城,禀明此事。康熙接到奏报以后,下令拜坛祭天,安抚民心。
在奏报送出的第二天,平阳出现了一个白衣道士,他古道心肠,医术高超,不但主动医治受伤的人,而且不取分文。只是他是谁,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大家唯一知道的就是,他在医治伤者的同时,不停的打听大蛇和蟾蜍的传说。
马齐驰驿听说了这件事,亲自带兵前往捉拿。地震中伤者众多,不少人都受过白衣道士的恩惠。这时,已经有人通报报信,户部尚书带兵来抓你了。
白衣道士拂拂衣袖,留下一包药粉,单身一人向平阳山走去。从此再也没人见过他。
在白衣道士走后的一个月,余震的次数慢慢减少了。一天,马齐驰驿突然做了一个梦,梦中这个白衣道士告诉他,大蛇和蟾蜍已经被驱散,平阳不会再有地震发生了,他可以带领大家重建家园了。马齐驰驿从梦中惊醒,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何以会做如此怪梦。奇怪的是,自从马齐驰驿做了这个梦以后,平阳真的再也没发生过余震。后来,马齐驰驿每每说起此事,总是啧啧称奇。他派人作了白衣道士画像,遣人外出寻访,希望能找到此人。后来,画像和传说流入民间。根据民间传闻,这个白衣道士应该是当时巍宝山的掌门--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