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傅家金龙传奇之少年游 > 第三卷 逆水寒 第二十四章 三十六计(五)

底色 字色 字号

傅家金龙传奇之少年游:第三卷 逆水寒 第二十四章 三十六计(五)(1/2)

    燕月只是三言两语交代了计划的全过程。

    “是燕月的错,欺瞒老大;是燕月的错,自作主张;是是燕月的错,对尊长不敬。”

    燕月认了三大罪状,哪一条都够老大抡他们个半死。

    燕月一句一认错,一句一叩首,说了这三句,心里已经堵得十分难受,就算当初决定这么做时曾想好了十二分理由,如今也说不出了。

    小卿这招狠毒,不费吹灰之力,已经让燕月声泪俱下,俯首认罚。打玉翔十板子比打燕月一百还管用。

    这里作者代答记者问如下:(当然聪明及富有想象力的读者可能已经大体猜到,可以略过直接看下章即可。)

    问:为何荆轲会在受责过程中仿佛被活活打死一般呢?

    答:受老大对付箫三笑的启发,他们将藤棍用麻药浸过。而且还撒上了特殊的药水。

    这药水就是孙剑兰拿给小莫服用的那个。经玉翎和燕杰两人的研究,发现这种药水其实是一种被稀释了的蛇毒。

    这种药水的妙处在于服用之后,人的喉咙和脸会迅速乌黑肿胀,如中剧毒。喉咙如果肿胀,自然会呼吸困难,仿佛就将窒息而亡。

    人昏死后,几乎没有气息。但是练武之人的内息多会自动护住心脉,看着似乎已经毒发身死,其实只要割开气管,人自然会很快恢复过来。

    这种药水原本是宫廷之中,一些欲私逃出宫的宫女、太监假死之用,后来,一些犯了重罪的人也常用此法脱刑。

    这种方子虽然不算什么稀奇,但是剂量掌握上却很有说道,剂量太重,直接窒息而亡,剂量太轻,声息不绝,极易穿帮。

    故此,倒有不少人,以此法假死,而实际上真死在这种药水之下。

    但是休夫人调配出来的,自然不会存在剂量的偏差。

    若是孙剑兰将此药真给小莫喝下,看着小莫忽然毒发死在自己面前(当然,孙剑兰看到的是假象。)那会发生什么后果呢?

    孙剑兰可能自尽殉情;发现小莫被毒死,傅家弟子急怒之下杀了或伤了孙剑兰。

    这些不是休夫人关心的,他要的结果是,荆轲与傅家弟子因此水火不容。

    干嘛不直接用毒药毒死小莫?不,不,不,等小莫死而复活,小卿等发现大错已成,那多有娱乐性。

    休夫人这个变态真不是普通的变态。(玉翎和燕杰的心底感慨。)

    不过,可惜了休夫人设计的这出好戏。

    话说回来。这个药水给了他们启发。因为这药水要是撒到身上,依然有乌黑肿胀的效果。也就是说能将受罚的伤势扩大数倍。

    所以,藤棍浸完麻药之后,他们将藤棍再用稀释了的药水涂抹一遍。使荆轲的棍伤看起来比真实情况要严重几倍。

    这种药水和麻药都是无色无味的。

    为了以防万一,他们甚至在书房的地上也洒了淡淡的一层麻药。

    所以那藤棍杨荣晨用过后,燕月急着拿去洗,不过是要毁灭证据。

    问:若是杨荣晨直接一掌拍死荆轲,你们不都白忙活了吗?

    燕月他们当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经过周密分析,认为此等可能性不大。

    若是真想一掌拍死荆轲,杨荣晨为什么还老远的亲自跑来,让小卿直接给一掌不就完了吗。

    而最直接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按杨荣晨的性格不太像能一掌拍死荆轲那么便宜,就是处死,也是活活打死才是。(吓。可怕的杨大哥。)

    为了防止杨荣晨的暴力失控,还特别准备了缓冲装置——于是,宇文宛然闪亮登场。

    杨荣晨看见弟弟的女儿,心里总有一丝柔软吧。

    而且在他责打弟弟时,总该留弟弟一口气让他与自己的子女话别吧。

    所以燕月说“点了萧萧和宛然”的穴道,就是故意说给杨荣晨听。你想打人,尽管打去,你的侄子侄女不能来添乱;但是也不能对弟弟骤下杀手,他已经是有儿有女的人了。

    这些计划本来天衣无缝。可惜计划没有变化快。

    一是杨荣晨虽然武功不高,但是打人的力道简直直追老大。二是因为害怕麻药发作太快,引人怀疑,所以剂量很轻。三是荆轲的伤势居然比想象中要重。

    这三点意料之外的结果就是未等宛然上场,荆轲人已昏迷。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本该是“打死不论”的冷血的杨荣晨居然会因为弟弟的死落泪,而且抱住了荆轲。

    杨荣晨是什么人,久经沙场,惯见生死。他抱着荆轲这样一哭,迟早会发现荆轲尸身迟迟不凉。

    所以燕月急中生智。借宛然引开杨荣晨和小卿视线之时,给了荆轲一指。

    这一指硬将昏迷的荆轲痛醒,荆轲终于在再次“假死”前说得杨荣晨爱恨交加,当场许荆轲重返杨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