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 > 第26章 全线反击

底色 字色 字号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 第26章 全线反击(2/2)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古老的中国兵法概要是此时日军官兵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孤军深入,是靠着一股目中无人的锐气和建功立业的渴望,他们不畏生死的奋勇攻击则来源于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可他们忽视了所有这些精神和意志品质,也都需要建立在相应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在南京墙头撞的头破血流的日军官兵们终于发现,没有了空中支援,没有了火力优势,失去了后勤保障,他们一样会被单兵素质不如他们的中国官兵压着打。

    柳川平助中将呆呆的坐在他的军指挥所里,凭窗南望,眼前是阴森森的天空,灰蒙蒙一片,远处天地一色,似乎包容着一种难解的玄机。在他脸上,几天前的踌躇满志和情不自禁的喜悦,已经换上沮丧的神色。

    各师团进攻不利的报告,压在他的书案前。他更大的压力在于,残酷的攻城战使前线各部队的粮食弹药均消耗严重而急需补充,军人的警觉终于使他意识到,如果现在被中**队断绝了补给和增援,攻击不成的第10军将陷入险境。那将意味着什么?他内心深处仿佛已经感觉到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柳川平助和第10军其它将领们觉悟的太晚了,11月13日夜,中**队的女娲计划已经正式开始执行了,多支中**队连夜开始了机动。

    张发奎上将指挥的第8集团军兵出浙南,兵锋直指吴兴、长兴、嘉兴断日军第10军的退路,廖磊将军指挥第21集团军从溧阳出发,进攻宜兴的师团,薛岳将军直接指挥兵力最多的19集团军,进攻溧水从左翼包抄第6师团、18师团和第9旅团的后路,张治中上将指挥战区直辖部队81军和82军,从右翼包抄第10军退路。

    11月14日拂晓,卫立煌将军站在南京城头为南京守军的各反击部队送行,51师师长王耀武从这位上司沉毅的眼神里,领略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气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天幕稍启,明暗交替,中德空军的飞机几乎全部出动,轮番在日军阵地上空盘旋、扫射和轰炸,一时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为地面进攻部队扫除障碍。

    同时,中**队的百余门大炮褪去炮衣,按照地图上的座标进行有计划的炮轰。大炮发出令人满意的吼声,炮口闪着火光,炮身向后倒坐,每一个人都很快地动作,满身大汗地干着;军官喊着命令,鼓动士气。

    持续差不多半小时的炮击,将数万发炮弹倾泻到日军的阵地上,排山倒海,淹没了山野的寂静,空气膨胀,大地颤抖,血肉在晨光中横飞。

    炮火刚停,南京守军即从日军正面全线发起了反击,猛攻日军各个阵地,各部队前仆后继,踏着尸体冲锋。

    第三战区的**,从西南面、西面、东北面、北面和东南面对第10军发起向心攻击,实施合围,前有兵堵,后有尾追,侧面也有打击。

    从13日晚上起,日军已经开始发现后方和左右都有中**队活动的迹象,但14日拂晓,面对南京守军的突然反击,仍然缺乏心理准备,防御工事很少,而且完全没有组织。

    最要命的是,日军的兵力布置仍然是进攻阵形,一线阵地云集了大量准备今天继续进攻的官兵,被中国空军和炮兵的轰击造成大量杀伤,而一旦**突破日军阵地,又缺乏必要的预备队进行反冲锋。

    淞沪会战,终于到了最**阶段――聚歼日军。

    战至11时,第10军全线溃退,遗弃武器弹药装备无数。即使这样,日军的疯狂也给中**人制造了足够多的麻烦,被打散的官兵和奉命断后的日军均死战到最后一刻,即使伤兵也同样如此。

    日军官兵靠着特有的“武士道精神”支撑,顽强抵抗,即使只有一兵一卒,宁愿自杀也不会投降。

    **将士还发现,很多战死的日军官兵尸体都已经被砍下手臂,有的是少了手指,后来才知道日军这样做的原因,日本人信奉战死后将其遗体运回国内,也可以进入所谓的天国,溃散时,没办法运回整个身体,就砍下手臂或手指代替。

    其很多疯狂的行为,如伤兵用手雷与救护的中**人同归于尽,非常像薛岳将军提到的狗急跳墙,无奈**搭建的围墙实在太高了,远超出狗的跳跃范围,即使是疯狗也不行。

    对付四处咬人的疯狗,**将士很快采取了新的方法,保持距离,先让疯狗彻底变成死狗,绝对不给它再咬人的机会。

    12时,11师的一个营在攻克日军盘踞的一个村庄后发现,这里是日军的一个前线野战医院,由于日军仓皇撤退,到处都是遗弃的药品、医疗器械。

    进行抵抗的日军,很多都是缺乏武器弹药的日军轻伤员,这个营的**战士清除这些伤员的阻碍后,顺利攻击到村中心时,看见了让人胆战心惊的一幕。

    在村中心的一片空地上突然燃起大火,上百名日军重伤员在火中垂死挣扎,这个火场明显是日军匆忙搭建起来的,发现**突进村子后才点燃,由于有汽油等助燃物,火起后扩展极快并且火势非常猛。

    也许由于准备仓促,一些在边缘的日军重伤员,并没有在火场范围内,就自动的向火场中心爬去,冲天大火中的日军重伤员仿佛群魔乱舞,实在是疯狂的民族。

    这有所谓的武士道精神的原因,也有日本国内的一些制度约束。战死,就会为他的家属带来荣誉,本人的灵魂也得到自我拯救,日军的军人训导手册明确规定:“记住这样一条:当俘虏不仅意味着自己身败名裂,而且意味着父母妻小永世不能抬头。最后一颗子弹无论如何要为自己保留着。”

    对于一个日本军人来说,当俘虏远不如死去的好,谁当俘虏,他实际上就不复存在――他的名字从他的乡村或城镇的花名册中除去。

    下午,王耀武将军来到了日军第18师团前指挥所,战刀还挂在墙壁上;地板上还铺有被褥,衣物遗弃在地;文件柜内的文件摆得很整齐。可见日军根本没料到我军的反击,而且进攻得如此神速猛烈,显然刚才是仓皇逃走的。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