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第24章 下克上(2/2)
在这些军事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军官们坚决要求主动出击,局势逐渐失控了,柳川平助中将同意了这个计划,这也符合他迫切想建功立业的本意。
在日本军部正式下令进攻南京之前,第10军就自作主张开始向南京攻击前进,事实上这种现象并不偶然,不算日本国内的种种兵变,在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等,都是日本军队所特有的下克上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直在前进中的柳川军团,实际上是一支毫无后勤保障的亡命之师,远在东京的日本军部参谋次长多田骏,得知柳川军团已扑向南京,他大为意外,命令停止行动,无效,第10军仍然在行动。
这时日本军部又接到松井石根来自上海的电报,称:得知柳川军团独自奔向南京后,他的士兵也要求向南京进军。
当时,在日军内阁和军部有两种倾向,一是支持继续向南京进攻;一是主张战事止于上海周边,修整完毕后再进一步开展军事行动。
当前方的日军已经造成进攻南京的既定事实后,军部内支持第一种方案的少壮派军官开始占上风。
10月29日,军部默许了前方日军的行动。11月1日,正式补发命令:命令松井石根的华中方面军,以朝香宫的上海派遣军和柳川平助的第10军,在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的配合下攻占南京。
具体部署是兵分三路进攻南京:右路是第11师团(只有天谷支队一部。队长天谷直次郎。该师团主力则开赴台湾)、第13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三股部队沿宁沪铁路进攻;中路是第3师团(师团长藤田进)、第9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沿宁杭公路进攻;这两路由朝香宫的上海派遣军负责,另外,海军第三舰队的第11战队进攻江阴要塞。
左路是第10军,包括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第18师团(师团长牛岛贞雄)、第师团(师团长末松茂治)和国崎登支队(第5师团第9旅团),迂回芜湖一线进攻。
历史的轨迹在各种阴差阳错下,划了一个奇妙的圆圈后回--&网--,中日双方都围绕南京展开了一个庞大的军事计划,又都对胜利胸有成竹、势在必得。
客观上讲,日军的军事行动对**的女娲计划是非常有利的。首先左路军第10军已经先上海派遣军3天展开了军事行动,由于太湖的阻隔,客观上形成了2个战略集团,其位置已经非常突前了。
其次,朝香宫指挥的上海派遣军虽然名义上有6个多师团的部队,但这些部队在进攻上海中受了不小的损失,伤病员比例很高,另外伊东政喜指挥的第一○一师团主力被留守在上海,山室中武指挥的第十一师团主力也由于台湾兵力空虚而被调到台湾,实际参加进攻吴福-锡澄国防工事线的军队并不多,使正面阻击的中**队压力大减。
在战争中,作为侵略方的军人,只要踏上别国的土地在异域作战,心理上往往都会产生一种征服上的优越感和快感,当陷落一个国家的首都时,这种感觉会达到近乎疯狂的地步。准备与上海派遣军合围南京的日本第10军,刚在杭州湾登陆时,一踏上中国国土,柳川平助就对自己的参谋长说:“山川草木皆为敌人!”
第10军的抗命行动最后却得到了日本军部的认可,使他们的野心继续膨胀,个个精神振奋,占领敌人首都的荣誉刺激的大多数官兵几近疯狂。
部队行军如脱缰之野马,步兵有时候每小时强行军20里,对**穷追猛打,打头阵的是第6师团,后面依次是师团、18师团和第5师第9旅的顺序。
他们的当面之敌原本是**张发奎上将指挥的b集团,但该集团的大多数部队,都已经放弃阵地先向浙江南部转移。
此时,只有**劲旅74军的51师、58师和18军的11师被赋予了殿后的重任,他们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要不露声色的加速日军第10军向南京地区前进。
俞济时、王耀武和彭善三位将军商议后,采取3个师轮流阻击,且战且退,交替掩护的方式牵引日军,在多次接触后,几位将军总结了多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他们刚接受任务时其实担心很多问题,比如说阻击正面很宽,在整个防线上,很难保证没有一个地方不被敌人计划外突破,敌人突破一处,或者敌人绕路前进,守军的有组织撤退工作就会被打乱节奏,稍有不小心,诱敌就会变成真正的溃败。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多虑了,日本人一路都直向南京攻击前进,目标明确,很少绕路,而且只要进展顺利,通常只会沿着公路进攻。
另外,他们很快就发现了日军的另一个特点:日军每次受到袭扰必派部队追击的规律。于是,如果日军前锋走偏了路,**就会派出小分队袭扰,为日军纠正一下进攻路线。
王耀武将军是个肯动脑筋,善于总结经验的将领,为了减少伤亡和防止意外情况发生,他根据敌进攻前先进行火力准备的特点,又总结出一个新打法。
在我调整变换阵地时,在原阵地仍留数股小部队,阻拦敌人,迫使敌人过早地展开炮火,延缓敌人的前进。然后我小部队避开敌人的拦阻炮火,再绕道返回我主阵地。
待敌人进展到我主阵地时,有时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再抵抗几个小时,天已到黄昏,这一天的阻击任务就完成了,晚上再留小部队在阵地上,主力后撤到下一阵地。他及时总结和传授了这个经验,并起名这种防御叫“弹性防御”。
在**的有意纵容和引导下,第10军的攻击前进可谓势如破竹,连克嘉兴、南浔、吴兴、长兴、广德等地,进军速度之快让他们自己都料想不到。
(王耀武将军是抗日名将了,以后的张灵甫只是他的手下,解放战争的济南战役被我军俘虏后,王耀武在华东高俘团与李仙洲、马励武、周毓英等先进同僚见面了,华野待他们还是很客气的。
后来**兵败如山倒,淮海战役之后,老朋友们在此越聚越多,大家苦中作乐。王耀武将军很是幽默的写了一副对联:早进来晚进来早晚进来,先出去后出去先后出去,横批是:你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