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又熬过了艰难的两天后,9月4日,佟麟阁在北平终于收到了最后的行动计划,这份行动计划说明:空军将拼尽全力为13军和29军打开一条通路,并已经派出陆军在高铺一带进行接应。
但为了避免提前惊动日军,地面接应部队并不能靠近战场进行内外夹击,突围的地面力量还是要靠13军和29军自身。
在座的高级将领们不知道德国志愿空军的事情,电报中也不会告诉他们这个消息,内心中还是非常担心中国空军到底有多少实力。
但这封电报中可是信誓旦旦说:将为他们提供全天的空中掩护,并一再要求他们做好与日军进行地面区分和为空军指引攻击目标的准备工作,无形中为他们增强了信心,最重要的是,他们深刻的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为大局做出牺牲的他们并没有被国家所忘记。
参加突围的部队共有3支:13军、29军和抗日学生军,抗日学生军前身是29军为北平学生举办的军训团学生队,曾参加最初北平外围的南苑战斗,随132师撤入北平后,大部分学生兵都不愿意跟着百姓撤离北平。
由于学生们互相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爱国热情,导致其规模还越来越大,到北平被彻底包围时,已经有成员近5000人,尽管**战士们尽量在巷战中保护学生,但苦难的环境最锻炼人,学生军的年轻战士们还是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
突围计划也随着空军的加入进行了修订,13军残余部队整编成2个加强团,和实力相对完整的29军37师、38师打前锋,不惜一切代价突破日军阵地,学生军居中,29军132师和143师殿后。
为了突围,城中的守军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战士们在北平的西城墙上挖出了几十个大洞,并伪装起来,有些地段还安装好了炸药准备进行爆破,即要保证全军能迅速从北平冲出,也为了能出其不意的打击城外一线阵地驻守的日军。
另外由于战士们的制服和日军的土黄色接近,为了尽量减少误炸,又临时用能收集到的布料和被褥等材料,赶制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大旗,有条件的官兵也在身上披挂上各种颜色的衣服和布料,越花哨越好,目的就是为了能和日军的军服区分开。
9月5日凌晨5点,中**队如出海蛟龙,从北平城中突然杀出。而此时,在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各省的机场上,一架架战鹰早已经腾空而起,在长机指挥下,组成编队杀向各自的目标。
最先遭到空军打击的是日军驻华北临时航空兵团,第51战斗航空团‘莫德斯‘出动2个大队,护卫第2俯冲轰炸航空团“殷麦曼”的斯图卡们分袭日军在华北的各个机场,其它德国战机将与中国空军一起攻击日军第5师团,进行地面掩护。
执行轰炸日军机场任务的巴克中校回忆道,“这次攻击是一个神奇而且大胆的计划,但它本身又是非常盲目和准备不充分的,我们是9月4日晚上才转场到了出击机场,仅仅休息了不到4个小时,就开始了正式攻击,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战前甚至没有组织对敌人机场的空中侦察,可以说,这是我参加过的所有战斗中,战前简报和攻击资料最简单的。
没有敌人机场的火力防御图,没有敌人机场的防空阵地、油库、机库等位置图,甚至敌人机场到底有多少飞机也不知道,只有一个简单的航线图,因此,我也不可能给手下的飞行员布置具体的战斗任务和战术,他们接到的命令就是跟着长机到达敌人机场上空,然后根据现场的情况,临时决定自由攻击。
好在运气站在我们这边,行动这天的天气非常好,否则,这次仓促组织的行动很可能成为一次灾难,机群在午夜过后从机场起飞。
飞行过程中,显眼的地标是在群山之间蜿蜓如带的长城,这真是一个伟大的人类奇迹,不过长城只是让我们欣赏的古建筑而已,领航员主要还是靠月色下的星象指正飞行方向。
我们精确地在预定的3000米高度上飞行,当快到攻击区域时,我们将飞行高度降至到2000米。黎明前,我们准时到达日军机场附近,天色终于大亮,我开始指挥机群降低高度,很快,目标出现了,日本人的机场就在眼前。
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不仅没有耽搁时间就准确的发现了日军的空军基地,而且那里还是一个完全不设防的空军基地。日军飞机成排地停在机坪之上,而他们的后面则是巨大的机库及油库。
感觉日本人将我们的飞机当成了自己人,日本人的防空高射炮没有任何反应,空中也没出现日军歼击机。
于是,我下达了开始攻击的命令,我们的飞机在低空展开之后,开始在非常平静的状态下执行攻击计划。
斯图卡一架接一架地向机场俯冲,这时我才看到日军地勤人员发疯似的跑过机场,奔向防空壕,还有一些人员直直奔向停放着的飞机,这时,日军机场的所有警报器应该都开始尖叫起来,但这没有必要了,已经为时过晚,毫无用处。
我压低高度向整齐的停放在停机坪的日军飞机飞去,并准确的投掷了炸弹,冲过机场,向右急转,爬高后再翻过来,准备第二次攻击。
半路才加入攻击机群,负责给我们护航的莫德斯战斗机团的战斗机由于没有空中对手,也跟在我们后面向下俯冲,扫射着通过跑道,打得停机坪上的日机不是起火就是爆炸。
等我掉过头来准备好再次进行攻击时,停机坪已经没什么好扫射的了,我们差不多把机场里的上百架敌机干得一干二净,日本飞机一架也没起飞得了,多数飞机不是在燃烧,就是已经爆炸。
一架挨一架停在那长长跑道上的上百架日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部分在燃烧。一片片火焰从炸开的油箱中飘出,翻起滚滚浓烟。
有些飞机的机身被弹片击穿后正在漏油,暂时还没烧着。火从一架飞机烧到另一架飞机,汽油淌到那里就燃烧到那里,整个长长的一排飞机全都变成了一团团暗红色的蘑菇云。轰炸机辟里啪啦像鞭炮爆炸;战斗机烧得呼呼啦啦,像一盒盒点着了的火柴。
我带领轰炸机把第2轮攻击重点放在日军机场的建筑物上,而那些bf-109战斗机驾驶员,则三五成群的把攻击目标对准了在机场上四处奔跑的日军空地勤人员。
在日本飞机根本就没有升空的情况下,我们的轰炸机就投下了所有的炸弹,敌人的机库、油库纷纷起火,烟雾弥漫了整个机场。扔完炸弹之后,飞行员们仍不肯停止攻击,我们开始用机枪扫射那些没有被炸弹击中的飞机及防空点……”
几乎是将一切能攻击敌人的弹药都打完后,我回到2000米的高度上,确认攻击战果,看到轰炸后的油库和其它维修车间仍在熊熊燃烧,这次突袭干得真彻底,所带来的重大破坏无与伦比,我几乎不敢置信眼前的一切,仿佛是在梦境中,说实话,我虽然在西班牙战场战斗过,可这确实是我有生以来最有成就感的战斗之一。”
同样的一幕不断的在华北的各个日军机场上演,对于自己会遭受空袭,日军华北航空兵团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在华北空域,已经最少一个月没有看见中国飞机了。
他们的粗心大意和疏于防范,终于受到上天的惩罚,9月5日凌晨,在志愿空军的突袭后,日军华北航空兵团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就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当巴克中校带着轰炸机大队返航时,北平地面突围部队和日军第5师团已经杀成一团,此时对他们进行空中支援的,主要是中国空军和德国志愿空军的“黑桃”战斗机团,合计仍有约400架各种战机,他们对日军的攻击被划分为4个波次,尽量保证随时都有飞机在战场进行空中压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