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满载着人员和武器的船队,在广州等港口靠岸已经不安全了,尽管都是德国籍和美国籍运输船,可万一被日本军舰扣留或者被逼的返航那就成笑话了,保险起见,上岸地点最后还是选择了钦州。
“中国师”即林格在1935年成立的党卫军第4个师,除了少部分各级指挥官由德国人担任,绝大多数人员皆由中**人组成。
由于德国人预先提供的情报,七七事变前,老蒋就知道中日决战在即。鉴于蒋百里将军在德国的良好人脉,他在37年5月就奉命前往德国,全权负责与德国的联系并请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林格也很爽快的同意派遣志愿空军人员到中国助战,并同意在德国为中国进行飞行员培训。
此时的中国师已经从建立之初的轻装步兵师,改编成德军中标准的轻型装甲师,编制有防空营、装甲侦察营等师直属部队,一个坦克团,一个机械化炮兵团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团,全师满员编制达到16200多人,坦克团的12个坦克连中,3个连装备2号“狼式”中型坦克,9个连装备“蛇”式轻型坦克。
多少有一种炫耀心理,蒋百里将军刚到达德国不久,林格就邀请将军陪同他检阅中国师,参观后,即使早有心理准备,蒋百里将军也被该师的装备和军容所震撼,他立即开始琢磨怎么将该师搞回中国去参战。
蒋百里将军一面与蒋介石沟通并取得他的支持,一面开始造势,2年多以来,由于大批中国劳工在德国工作,中国人的勤劳和质朴很快就被认真的德国人所接受,在德国民间并不缺乏对中国抗战的支持者和同情者,很快,德国舆论就出现了应该让中国师为自己的祖国作战的声音。
同时他动员中国师的所有官兵,发起声势浩大的请愿行动,诸如血书、万人签名书一类的,怎么影响大怎么来,一夜之后,几百名中**官的指头都被包扎上了,煽动的很多中国师中的德军军官都上了贼船。
蒋百里在德国国防军本就有相当多的人脉,为了达成目的,将军又瞄准了一些国社党的重要人物,比如戈林。
他知道戈林一个习惯,他十分热衷于在各种协会,以及在那些无关紧要的联合会里担任荣誉主席,从金银器商联合会主席到帝国犬猎队队长。
但这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他过于爱慕虚荣,因为这些职位还会给他带来可观的礼品,而收集这些礼品就是戈林的一大癖好,他非常喜欢这些东西。
将军干脆直接用蒋介石紧急拨调的各种礼品“贿赂”戈林,他动员了大使馆和一些随同他出访的政府官员,每个人都单独去拜访戈林,当然不管戈林在不在家,都会留下一两件带来的小礼品,为了赶时间,戈林的家一个晚上曾接待了5拨中国客人。
很短的时间内,蒋百里就做好了各种准备工作,直接找上总理府和林格摊牌,陈述国民政府的实际困难,希望德国能允许“中国师”整建制回国参战。
对于蒋百里的一系列活动,林格早就听到了很多的风声,而且出于德国的利益考虑和他本人的身份秘密,他其实很欢迎这个建议,因此他当面就原则上同意了将军的要求,但是关于武器装备等细节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沟通,“恰好”在总理府的戈林主动承担下了这个任务。
有道是熟人好说话,何况戈林此时已经基本算半个自己人了呢。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协议,中国师的武器装备少部分算是德国援助,大部分则由中国政府另外付款,除了林格坚持不放的2号中型坦克外,包括炮团的150榴弹炮营等重装备都将随人员运往中国。
但林格也绝对不是什么大善人,他可以尽量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人抗战,但是同时能得到一些好处不是更好,在协议中是有附加条件的,中国方面必须要派遣更多的劳工到德国工作,这个人数是中国师人数的几十倍,另一方面,他专门限定中国师和德国空军的志愿人员必须由德国人独立指挥。
1937年8月底,中国师(新番号为202师)在钦州上岸,9月初,随着形势的变化,中**队在淞沪战场全线后撤采取守势,蒋介石和法肯豪森将军商议后认为,顾问团单独指挥一个师作战过于大材小用,干脆由中国师和其孪生的另外2个师联合组建第81军,充当战略预备队。
“孪生师”是什么意思?这得从中国师的由来谈起,1935年该师建立时由于时间紧迫,是由很多**部队整营团抽调组成的,因为有每2年轮换1/2的制度,以后就不可能继续这样做了,又为了保证轮换后中国师的战斗力,为此,中德双方协商后,在中国就成立了个与之对应的补充师-第200师。
200师在国内也是德械化,平时就由顾问团负责管理和训练,其基层教官就是德国人,有德语课程,训练也是按照德军操典进行的,抗战爆发前,恰好进行第一批轮换,有中国师的8000多人回到中国,以此为基础又成立了德械装备的201师。
而抗战爆发后,200师和201师虽为精锐,但两个师刚进行大规模的人员补充,201师的武器装备还没完全到位,部队的战斗力并不完整,因此一直在后方进行修整和训练,并没上一线战场,再加上整建制回来的202师就组成了第81军。
同时,教导总队也接受整编为82军,其在战前辖有3个坦克团,步兵三个旅,计六个步兵团,直属部队有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通信兵营、军士营、特务营、输送营。
教导总队步兵团的装备和编制,均仿效德国步兵团的编制,每团有十六个连,即每个团辖步兵三个营,每营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一个八二迫击炮排,团的第十三连为榴弹炮连,第十四连为战车防御炮连,第十五连为通信连,第十六连为输送连。
81军和82军整编后,均是第三战区直辖部队,充当战略总预备队,可谓此时**中装备最好、人员最多、实力最强的王牌军。
(“中国师”的由来在正文中会有交代,大家以后会看到一个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