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路军马的统帅,刘安本来难以确定人手,诸葛亮自动请缨,也正是这最佳人选。陆逊为征北将军,出壶关进兵邺都,乃是不二人选,这北一路不用担心。可这南路要找出一个人选来就比较麻烦了。论起统率才能,周瑜是当仁不让,可是,刘备有生力量虽然被打击的七七八八,已经没有多少力量进兵江北了,但是,经过这一场争斗,自己的长江防线也同样出现了缺陷——在荆州特别是南郡地区,人烟稀少,城池防御也是新建,抵抗上分外艰难。一旦刘备再发心派个三两万兵马渡过长江,而自己兵马都在山东,那不是仍然是个麻烦事吗?荆州依然要有强人镇守。诸葛亮自从跟随自己以来,除了自己征讨西凉韩遂、马腾时期以外再也没有执掌过前线战事,如今出征山东,南北两路不单是为了分开曹操的兵势,他们也都可以对曹操进行致命打击,甚至能决定中路军马地胜败,非有一个有远目光的人不可以担当,他正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可是,诸葛亮向来是执掌雍州军政的,每次自己出兵都留他为后方统领,若贸然调动,只怕会给众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诸葛亮能够自动请缨,是最好不过。
对于辽东公孙一家,刘安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当年,公孙康听从公孙恭之言杀了袁氏兄弟,被曹操封为车骑将军、辽东太守,公孙康死后,公孙恭继承了车骑将军之位,更加强了与曹操地联系,向来走得比较近,如今自己派人让他进攻曹操,估计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诸葛亮等人却不是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在目前的这种时局下,曹操和雍州强弱形势已经基本显现,公孙恭必然要考虑到曹操一旦被剿灭后辽东的走向,只要给他吹吹风,他虽然不一定真的挥兵指向中原,但只要他一加强军备,就能够给曹操很大的震撼,就能够牵扯中原一部分兵力,这对雍州还是相当有好处的。退一步讲,即使起不到这个作用,只要能够让他保持在自己和曹操交手之外,不给曹操以兵马、钱粮的援助,也是有利于雍州的。听这话也确实有道理,刘安沉思过后,决定派陈震出使辽东。
看看众人领命而去,刘安不由回忆起了自己数次同曹操交手的情景,那都是以少对多,只有这一次自己兵马数量上占了上风,曹操能够以少抗多、如同对付袁绍一样打一次翻身仗吗?这人是当今枭雄。刘安看看已经呈现在自己面前地沙图,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万不可大意。
【……第二百三十节垓下之战(1)--《》--网文字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