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年纪、他的身份,都让大家对他的好感大增。
李辰又道:“我在来东江之前,曾经参加西部计划,以志愿者的身份,在西部服务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那里,我被大家选举为乡长助理,后来县里又将我提为县长助理,可能有很多人要说,这个人肯定有背景,是官二代。”
下面有的人几乎要忍不住点头了,李辰作为东江的奇迹,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他的简历,大家都没有感到惊奇,也确实认为李辰很有来头。
李辰笑了笑:“其实呢,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或者说,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我能够在选举中,得到大家的支持,甚至有村民从山里跑到乡里,就是希望我能够大选,并不是因为我的背景,当然,也不是因为我的能力真的很强大,只是那边的基础实在太薄弱了,经济情况实在是太贫穷了,而作为申城过去的人,我很容易就找到一些发展经济的方法,然后让那里的情况发生了一些积极的改变,于是那些淳朴的老乡,就将这些积极改变的功劳,都算在我的身上,对我感激备至。”
“说白,是因为那里太穷。”
李辰说的这些,大家倒是比较认同,他如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做,那也不可能一路升迁,但要说他的能力真的很逆天,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服气。
说到这里,李辰顿了顿,才又道:“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并不是我想显摆自己以前的履历,而是因为,我来了东江以后,就会经常回忆那段日子,回忆那边的人,因为在东江这边,经常可以碰到海归、博士、硕士,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本科毕业的,人家要么是在念研究生,要么就是双学士,要么就是在工作上经验丰富,这让我一个刚刚毕业的本科生压力很大,周围这么多牛人,我能不能够将工作做好呢?所以我得回忆,从过去找到一点点自信,慰藉自己。”
下面不由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李辰这话是在恭维大家,这里学历最低的就是本科,要么是被恭维的对象,要么就是跟他有同样的感觉,大家感觉和李辰的距离一下子就近了很多。
李辰又道:“去西部的这一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成熟了很多,但是由于接触的东西不同,我刚到东江的时候,确实感觉蛮吃力的,西海很多地方还是农业社会,而东江则是高度成熟的信息时代,所以呢,我就不得不大量,拼命学习,并且努力地工作。”
“好在,我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诸位领导,还有诸多同僚的热心帮助,加上自己的悟性还可以,工作也渐渐上手。”
“当时,我参与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园区产业情况的调研,这个调研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可以深入地了解高新科技产业的情况,原本对这方面不是太了解的我,才可以对此有一个比较丰满的认识。”
“当时我就在想,东江有这么多高新科技产业,当真是领先我原来工作的地方几光年,不过我一定要找到更新的东西,所以我就拼命想啊想啊,于是大家都知道了,我当时搞了新产业发展的提案,其中有很多奇思妙想,关于智能产业这一块,正好与领导的想法一致,于是上面就让我筹组这个产业的发展,就有了现在的智能产业基地,和智业公司。”
李辰这个发言,不像别人做报告那样,抑扬顿挫,而是跟谈家常似的,娓娓道来,讲得很生动,大家不由自主就被带进来了,听得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