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聪明应对
那天下午,她们在那片草地上,坐了很久很久,直到日渐西斜,小九才离去。
他的离去,没有声音,没有道别。
其实,很多时候,人,总是会出现这种情形的。
没有道得出的别。
只因为,心中,不想道,也道不尽那别离。
所以,不说,只让一切随心。
她一直合眼而靠,他离去的时候,她才睁开眼睛,看着他,缓缓地站起身,理着身上的紫色衣袍。
那一身紫色,是他最喜欢的,紫气东升。
而他,也是最适合这紫色的,火暴、爽朗、真挚的他,永远给人一种阳光的感觉。
天空中那美好而艳红的霞光,在他的身上,晕出了层层的红光,忽然,他变得那么地朦胧而不真实。
她看着他,竟有些错神,仿佛,他这一去,是天的另一边,地的另一界一般。
他的背影,那样的萧瑟,那样地孤独。却依旧挺得笔直,带着他总显得独有高傲,就那样,一步步地走离她的视线,走离她的世界。
他一直走,没有回头再看她一眼。
是怕一眼后的不舍。
她知道的。她从来都能看出他的心,可是,却不能为他的心,补上缺少的东西。可惜她猜漏了一点。
那就是,他不愿转身看她,不只因为那一眼后的不舍,而是,怕让她,看到他那眼角的泪光。
他不想,留开她最后的一眼,会是带着泪珠的。
他更不想,让她,因为他,而感到任何的内疚,他知道,他一直都知道,她一直在自责,一直在内疚。而这一切,他都不舍,他只希望她能够过得快乐,那么他也会跟着一起快乐的。
而他,又那里知道,纵然他做得如此,她地依旧内疚着。
他们,同样只想着对方,只为着对方。
可惜,却永远无法成为对方的…
那天下午,龙阳殿外,出奇地静,没有任何人来打扰过,她想,是毓旭的安排吧!只是想不到,他竟也能做到如此?
望着窗外的梨花,她静静地想着。
原来,距离那一天,已经过去了两天了。
而她,却依旧记得那一天,还有那一个离去的萧瑟背影。
这两日,她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不再似那一日那样柔软而无力,完全身不由主的模样。
只是,毓旭却绝口不提送她回冷宫。
只是让她一直住在这龙阳殿内。
她也没有问他,不是不想问,而是知道问了也是无用,他若想送她去冷宫,早就送去了,若是不送,她问了,他也不会送她去冷宫的。
而且,他的性子,她最清楚。
做任何事,从来都有自己的主张的,是便是,非便非,不会因为别人而有所犹豫左右。这也是他,为何总是不用一句言语,只需一个眼神,就能让人惧怕的原因。
他从来,都是深藏慧智的。
而她,却从来是最能随遇而安的,似那最不起眼的野草,只要有土,只要有水,她便能够长得很茁壮。
冷宫也罢,龙阳殿也好,对她来说,其实在那儿都是一样的。
她从来明白一个道理,适者生存。只有人去适应环境,没有环境适应人的。
外面的梨花开得很灿烂,一簇簇地一簇簇地,似一团团雪花一般,风一带过,便有花瓣随风起舞,带着它独有的芬芳,迷惑众生。
花中,她是极喜欢这梨花的,冰清玉洁,却又不高贵冰冷……
幸好,每日,有这梨花可以相伴,她也不算太过寂寞。只可惜,没有画笔与画纸,若不然,她便可以将这美好的花朵留在她的画中。
她的画技,如今已经日渐成熟了,虽谈不上名师名作,可是画形画魂,却已经是入木三分了,小九也曾夸她:线条清细,色彩分布艳丽却又带着清雅,画中影物体态优美,造型准确,笔简虽意赅,却是饶有意趣,总能让人一眼可感出画中意境。
虽然这夸奖有点言过了。
可是她的画,倒是真的进步极大的。
才想着画,就听见脚步声鱼龙而入,她转身,自从她住进来,这龙阳殿内,总是十分清静,极少有人进来。
除了每日侍候她的宫女,还有日常琐事的太监,甚至连侍卫也是尽守在外围,内里的也少。
而这些人平日训练有素,举动敏捷却又安静而守份,根本就没有人会进来打扰她。
所以,一切,都是那么地宁静。
可是忽然一群人进来,倒是少见,她一转头,就见齐刷刷地站了一排共有十二人,各人手中捧了一个红玉盘子,盘中各盛着一件赐物。
竟是笔黑纸砚,还有各种画具。
这,当真是让她惊喜不已。一抬头,看向站在前面的李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