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华尔街,张恪没有无聊到去搞摸牛蛋的游戏,只是在到高盛之前,他去了世贸中心的双子楼下瞻仰了一下这座建筑。前世中当他有机会来这里时,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围着简易栏杆的大坑。仰头看着有些阴霾的天空,低头看着在门口出入的衣着光鲜,趾高气昂的男女们,张恪忽然觉得历史有时候还是很荒诞的。
高盛的总部就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边上,都在百老汇大街,之间甚至有通道相连。和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高盛的总部连招牌都没有,褐色的大楼在下曼哈顿林立的摩天大厦中毫不起眼。走进大厦,这里处处都散发着一种破旧的气息,家具和地毯似乎有20年没有换过了。在张恪眼中,这种简朴大概也是一种营销,至少可以说明高盛更看重的是客户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舒适。对这个在未来的次贷危机中唯一赌对了空头的大投行,张恪心中没有一点轻视。
曾子辉推荐的人叫苏耀英,二十**岁的年纪,是个很养眼的台湾女人,面目清秀,除了嘴有些大以外也算是个美人。穿得很职业,没带什么首饰,连左手无名指上也是空的。大约是刚从香港回来,她脸上带着一丝疲倦,见到张恪,很热情的打着招呼。
即使在高盛,苏耀英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在满是美国标准的安格鲁萨克逊白人精英的投行界,中国人和女人这两个少见的要素让她很惹眼,此外她甚至也不是金融的科班出身。苏耀英16岁在台湾上大学,开始主修物理,后来在加州理工读博士时转学生物,博士毕业后才转行到了投资银行,之后又去麦肯锡呆了一年,今年刚跳槽到了高盛。她在生物方面的背景,流利的中文,加上这份闯荡的勇气让张恪很满意。
但是苏耀英有些不满意。6000万美金的基金其实不算什么大数目,如果是简单的资产管理,与其他的基金一起操作,其实并不难。不过按张恪的要求,当作特殊的风险投资基金来管理,增加的工作量要多得多。她当然知道高盛在追逐锦湖的大业务,不过那是投资银行部的业务,和她的资产管理部有什么关系?
“我了解了您的要求。请恕我直言,这样的投资方式风险过大,资产回报率也不会很高。”苏耀英很职业化的微笑着说:“作为您的基金经理,我强烈建议您考虑一下其他的投资方式,比如房地产。”
张恪不动声色地问道:“不如你帮我分析一下其中的风险。”张恪希望考考她。
“听说您刚下船,不知道您是否听说了两周前,布什总统刚刚颁布了禁令,禁止培育新的胚胎干细胞,限制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苏耀英先问了个问题。
“没听说,不过这也不出我的意料。说起来,这对于我们在中国开展干细胞研究是好事吧?”张恪反问道。
苏耀英笑了起来:“不是这样的。美国禁止的是胚胎干细胞研究,但是没有禁止成人干细胞的研究,所以美国的科学家会转向成人干细胞方向。我看您的目的似乎是利用成人干细胞生产心脏和肺部的多种组织,用于自体移植?那这样的话,可能在美国开展这项研究更合适,毕竟大多数科学家不会选择去中国进行研究。但是在美国研发成本很高,您的投资很难撑到可以用于临床实验的地步,毕竟这方面的研究只有几年的历史,未知数很多。如果不能进入临床,那么这笔投资收回的可能性极其渺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