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未分类 > 青蝠酒吧 > 阿菊的随的笔

底色 字色 字号

青蝠酒吧:阿菊的随的笔(1/2)

    我的朋友菊写的一些东西。不想要让他们沉睡在我的硬盘里。

    七天所得

    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现实中不能没有梦想,梦想没有现实不能延续……再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做好再说。

    如果真的知道自己作错了什么,就应该先面对自己,再承担错误,用自己的力量把错误弥补,后悔没有任何意义,过去的错误,应该也只能为是未来付出的代价。我,不会后悔。以下这些东西,是我自己为改变做出的一点努力。

    有些文章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主题,也许这就是思考的意义所在:

    火鸟:魏曹植七步成一诗,今我七日得十一文,当不输也!

    图一“黑色剑士”为文二插图

    图二“无题”为文七插图

    图三后为随意涂鸦^^

    ※※※

    一

    我们生活的世界:

    世界大战、产业革命和文艺复兴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平静的世界上,我们改变着世界,世界也改变着我们。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坎坷,我们虽然也改变了很多,但有些地方还是依然如故。

    如果说每个的一生是都有几件值得回味大事——这些事情促成了我们的成熟,那这个世界也是一样的,世界的“成长”象我们这些组成世界的人一样,有着它自己不能忘怀的记忆:世界大战、产业革命和文艺复兴。

    其他还有很多事件是世界不能忘记的,但在那些事中,我们——人类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因为我想说的是人们的问题,所以选择了这个题目。

    从哪里开始呢?世界大战离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产业革命一次一次地进行着——我们现在还身处其中,文艺复兴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

    还是和我们每个人一样,这个世界没有错误也不能成长,我们的好奇心和执拗总是使我们在尝试了所有错误的可能性以后,才能走一段正确的道路——直到我们又发现了新的可能。在灾难后反思,在困境中警醒,贯穿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还有世界的历史。

    人类自己所能制造的最大的灾难就是战争了,而最大的战争莫过于上个世纪的那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的起因和经过不是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或一个人能说得清的,我在这里只是提出一点我的看法,也许简单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由“巴尔干的火药桶”而开始的一战历时5年,有1000万人因战争死亡,2000万人受伤,造成了总计3300亿美圆的经济损失,几乎摧毁了旧大陆的经济和秩序,结束了3个帝国的统治(德意志帝国战败,进入共和制;奥匈帝国战败,分离崩析;沙皇俄国爆发革命)……这次战争带来的结果还有美国的称霸、日本的崛起、苏联的诞生、非洲的觉醒、国联的建立……

    但是这次战争并没有象人们希望的一样,成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一战后的《凡尔塞条约》、“华盛顿会议”还有国际联盟并没有让战争的烟云散尽,在一系列权力的妥协和利益的勾心斗角后,战争死神暂时收起了它的镰刀。

    历史看见了:一个奥地利下士在绝望的德国寻找着机会,一个独裁的法西斯在意大利蠢蠢欲动,一个信奉武士道的岛国在东方磨刀霍霍。但是毕竟世界要得到喘息,人们就算再无知,也要等到有再犯错误的能力时再说。

    于是我们得到了30年的“和平”,因为其间还有侵华战争、西班牙内战、哈勒欣河会战等“小规模”战争。但毕竟世界还算平静,在旧大陆,人们正*着战争的创伤,在新大陆,人们正享受着“柯立芝繁荣”,在亚洲和非洲的广袤土地上,人们还在为更好的生活而挣扎。

    愤怒、不满、屈辱和复仇的情绪并没有消失,负面的力量在慢慢酝酿,慢慢聚集。等待机会……

    1929年,它们的机会来了,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首次触发了负面的力量,贫穷、饥饿、绝望和疯狂出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并加入了已经存在的负面力量之中。

    纳粹以德国救星的身份正式掌权了,意大利为世界体系的瓦解而偷偷暗笑,日本发现要完成它的野心还需要属于别人的一些东西……

    死神又一次微笑了。

    在所有明智和愚蠢的努力失败以后,羽翼丰满的法西斯们已经迫不急待了,它们要得到它们想要得到的。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欧战爆发了,1940年8月,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瓦解,卫国战争爆发了。1941年12月,日本空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了。再加上早已开始而且远未结束的日本侵华战争和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全世界的人们统统被卷进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那时候全世界的国家总数不到100)、20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4/5)卷入了战争,作战区域从北极冰海直到非洲沙漠,五大洲四大洋共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成为战场,交战双方先后动员兵力达1。1亿人,战争夺走了1亿人的生命和价值5。3万亿美圆的财产……

    在两声不祥的巨响之后,在无数生命的牺牲之后,死神又一次满意地走了。

    也许是因为二战太残酷了,之后的“平静”一直延续至今。“铁幕”、“杜鲁门主义”、“冷战”、“代理人战争”、“北约”、“华约”为我们带来了随时可能会消失的和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英阿战争”、“两伊战争”、“中东战争”提醒我们战争仍未远去。“珍宝岛事件”、“古巴危机”隐约给我们揭开了下一场战争面纱。

    今天世界上最流行的词语是什么?不是和平与发展,而是“冷和”、“恐怖主义”、“朝鲜危机”、“不对称战争”、“911”、“反导条约”、“单边主义”、“倒萨”、“经济衰退”。我们现在还看不到什么,可是世界看到了什么呢?没有人知道。

    其实,战争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雅典和斯巴达、罗马和迦太基、十字军东征、汉族和匈奴、中华和蒙古等等等等,近代欧洲有“七年战争”、“蔷薇战争”、“英法百年战争”、“英荷战争”、“普法战争”……亚洲有中国和印度历代的战祸、日本混乱的“战国”、朝鲜的内战、游牧民族和农耕社会的争执……在非洲和新大陆则是旧大陆战争的延续……为什么以前没有世界大战?是因为我们那时还没有这个能力,以后会不会有世界大战?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以后还有没有人写历史。

    到现在我们已经打了两次世界大战了,以后我们去哪里打,和谁打?事情已经越来越复杂了。

    我无意谴责谁是非正义的一方。

    历史在战争和和平中前行,也在科学和技术中开拓:我们有我们引以为豪的成就--产业革命。

    从人在自然的怀中瑟瑟发抖到自然在人脚下低低哭泣,我们了解了世界运转的法则,并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世界——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步:火、轮子、种植、蒸汽机、电力、原子能、人工智能、生命工程。我们的开拓精神从未减弱,过去那些让我们去探索大地和海洋的激情又一次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深邃的天空,我们现在好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了,也有权利期待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可是,我们真的比昨天快乐吗?我们真的更有智慧了吗?如果现在重演6500万年前的一幕,我们做得会比恐龙好吗?

    我们不再用敬畏的眼光看着我们不懂的东西了,“天真”几乎已经是一个贬义词了,产业革命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自信。

    产业革命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而技术的发展是由科学的进步带来的。

    “科学”带我们走出了黑暗的年代,“科学”帮我们驱逐了愚昧的宗教,“科学”让我们更加“理性”,“科学”让我们更加“现实”。

    远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在欧洲人们信奉“耶和华”,在印度有“梵天”、“湿婆”、“释加摩尼”的庙宇,中国把“龙”奉为神圣,美洲的玛雅人用他们的生命供奉“太阳神”……

    我们信奉宗教,认为神无所不能,违背“神”的意志和宗教的力量成为“异教徒”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现在,在信息革命蒸蒸日上,生物学革命跃跃欲试的时候,我们又怎么样了呢?

    现在,我们信奉的是名为“科学”的神,认为“科学”无所不能,违背“科学”的原则和不为现在的“科学”所包容的知识,统统被斥为“伪科学”,“科学”代替了过去的宗教,成为了我们新的宗教。

    好在“科学”这个“神”比宗教里的“神”仁慈多了,而且能确实帮我们分辨出一些真正肮脏和愚昧的东西。

    科学也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宗教所不能比拟的力量,说它是“宗教”未免有点不公平,但我实在找不出别的词了。

    也许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彻底的改变,依然害怕我们不懂的东西,但是我们h还是不肯承认——这次是以“科学”的名义。

    科学让我们相信和遵从现实,我们这样做了,忘记了科学是怎么来的。科学愈分愈细,越进越深:“物理学”让我们不相信物质是存在的,“心理学”让我们不相信精神是存在的。而为了科学,我们每个人都要经过十几年甚至更长的学习,才能让我们少一些“幻想”,成为一个理智而现实的“现代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重温前人几百上千年来创造的知识和经验,才被允许在一个已经规定好法则的世界里为后人创造更多的经验和知识——至少是让自己能够在现实世界上生存下去。

    再经过几次产业革命的话,天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从学校毕业。

    现在你要想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物理学”、“化学”会告诉你答案,你要想了解自己心里精神的运做,“心理学”会告诉你答案,你要想了解所处社会的变迁,“经济学”、“政治学”会告诉你答案,你要说自己想说的话并让别人认可,“文学”会告诉你应该如何去做,你要想自己建立一番事业,那么“管理学”是你必须要看一看的……

    科学,和宗教一样,已经让我们变懒了,懒得去自己思考了,不屑去无边无际的幻想了,可是我们忘了,科学一开始,是从幻想开始的。

    科学进步了,我们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可我们的一生还是只有那么长,想做的事情还是有那么那么多,科学原本是让事情变得简单,但科学本身已经越来越复杂了。

    科学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我们依照我们理解创造了我们的科学,到头来我们却被我们的科学牵着鼻子走。科学会按它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自然会按它本身的意志存在下去,我们呢?

    我们在追求我们以外的东西的时候,还没有把我们自己准备好,是我们自己把事情弄复杂了。

    人类创造了科学,让自己掌握了自己还不能好好控制的力量。

    我无意诟病科学和前人的经验。

    我们自己象我们创造的科学一样,也有过突飞猛进的发展,那是在一个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年代。

    那是一个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时代,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以后,人们不再把神当成不可琢磨的偶像,来生的快乐不能成为今世受苦的理由。第一次,我们开始一致强调人的力量,强调自我的重要,强调个性的珍贵。

    文艺复兴的旗手们举起的是古代希腊文明的旗帜,传播的是他们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苏格拉底在临终时说:“每个人都是太阳,只要让它发光。”

    哲学家思考的问题终于进入了每个人的心中。

    个性,自由,人性,自我,这些信念象钥匙一样解脱了长久以来锁在我们灵魂上的枷锁。“生而平等”震撼了所有人的心。这是一次真正的解放,解放了思想的人们,开始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

    以我们自己的名义,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只要不伤害他人。这个现在我们已经人人皆知的道理,也许就是从哪个时候开始被所有人接受的。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了今天的世界,虽然不尽人意的地方很多,但是是依照我们自己的愿望,用我们自己的手创造出来的。

    文艺复兴直接和间接的结果很多,因为它把宗教从遥不可及的天空拉到了地上,把人推上了原来只有神享有过的高度。

    于是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诞生了,科学和艺术有了巨大的发展,平等和自由开始被所有人接受……

    直到今天,我们还受惠于那个伟大时代的光辉。

    现在该是我们自己做点什么的时候了,否则我们会被我们的后人归入一个平庸的时代。

    文艺复兴给我们带来了“要做自己”的信念,我们现在是不是做过头了?每一个人都想要是“自己”,每一个人都想见到“自我”,每一个国家都想让自己的人民为之骄傲,每一个民族都想让自己的成员能夸耀自己的血统。

    在现实教给我们一个模式化的“成功”的时候,在科学带给我们一个模式化的“头脑”的时候,我们自己还要坚持表现我们自己的个性,这可能吗?

    我们坚持自己的个性,也知道自然界需要生物的多样性,可是我们却要用“全球化”把所有的国家变成一个样子,谁错了?

    “自我”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个人心中了,“接纳”还没有被所有人所接受,如果要得到真正的“自我”,那就只能“接纳”和“自我”相左的东西。每个个体如果只懂得坚持“自我”,而不去“接纳”,我不知道我们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个体”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团体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只要是追求同一个目的的集合,只要是它周围还有和它并列的集合,所有的“个体”都要学习“接纳”。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一个“个体”可以独立的生存下去了。

    “接纳”我们已经在做了,就象文艺复兴以前,早就有人在追求“自我”了,但是我们做的不够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现在我们处理国际事物的不二法则。民族的纷争,宗教的冲突,国家的战争,无非因此而已。“自我”的意志已经太强大了,超出了我们现在能承受的范围。

    为了保持“自我”,就要让别的“自我”顺从,要么就把它们消灭,我觉得问题就是出在这里。一个人的“自我”还可以用抗拒“改变”来逃避,那只是这一个人的“自我”永远不能完成,那一个国家呢?也许也可以,因为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呢,那如果把所有的人类算在一起呢?……

    没有“接纳”,意味着每一个“自我”都不能完成。

    这段话说得很天真,有些对不起国际政治学家们厚厚的学识、精巧的手段还有不能否认的想把事情办好的良心。

    “接纳”和“自我”的问题,我在《暗月》里写得很清楚了,这里不多说。

    “接纳”并不是“容忍”,更不是“盲从”,必须是发自心底的“认可”。首先要有一个“自我”,才能去谈“接纳”。在心理学上,“自我”成长到终极,就是“接纳”。“接纳”不会让“自我”消失,而会让所有的“自我”和睦的相处在一起。

    我们经常在嘴上说: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心里真的这样想吗?小到人和人,大到国与国,我们看到了利益是纠缠不清的,为什么看不到利益是为何纠缠不清的呢?

    也许大家都看到了,但我看到大家不是这么去做的。

    也许是我太天真,想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我相信这个世界是需要一点天真的,因为我们已经把所有的事情弄得太复杂了。现在我们还能接受,以后就不一定了。

    去“接纳”吧,接纳“自我”以外的“自我”。

    简单一点,去“接纳”就可以了。

    写了这么多,也许放在现实里无异于痴人说梦,我可能颠倒了“修齐治平”的次序,应该在有人愿意听我说话的时候再说这些话。

    但是这个“次序”是谁规定的?是人,是和我一样的人。

    这个世界是谁组成的?还是人,还是和我一样的人。

    最后回到我的题目,世界大战,产业革命和文艺复兴:世界大战打了两次,谁都肯定不想要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次数是越来越说不清楚了,但每一次只解决了表面上的东西,文艺复兴只有过一次,我想我们需要第二次。

    ※※※

    二

    梦想的世界,梦想的天空,梦想的人们,梦想的灵魂:

    凡人的战争

    “人为了,包庇在记忆中的遥远日子里背负在心里的伤痕,而把剑举起。人为了,令思念中的遥远日子和它的伤痕在微笑中逝去,而把剑挥动。”

    ——三浦建太郎《berserk》

    第一章过去

    风吹动这个男人的黑色斗篷,象一面黑色的旗帜,告诉所有的生者、死者——我还活着。

    那与其说是一把剑,不如说是铁块——坚实、厚重——好象什么斩也不开,但也没有什么能把它折断。

    这个男人,在黑夜中象黑色的旋风,舞动着黑色的剑,与其说是在战斗,不如说是在挣扎。

    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再适合人类的生存了,自从“蚀”以后,所有的事情好象都不能用理智来解释了:不曾出现过的怪物、生者和死者生活在同一个天空下……所有的人都在挣扎,为了想看一眼,明天不可能会升起的太阳……

    这辆奔驰的马车上坐的是谁?从一个战场上逃出来,又逃到下一个战场,不断的挣扎,不断的失去,直到最后只能在黑夜中看着还生存的人们,继续无助的挣扎……

    后面在追赶的又是谁?为了自己能够多生存一天,也为了诠释现在世界的法则,挥动着刀。

    在号哭的是谁?在呻吟的是谁?在抗争的是谁?在流血的是谁?还在固守梦想的是谁?早已放弃希望的是谁……

    只有时间,固执的流动着,冲走人们的挣扎,冲走人们的痛苦……也冲走着人们的希望和梦想。

    黑色的剑士站在荒野里,象狂涛中一块黑色的礁石,用黑色的剑,挣扎着劈开迎面而来的一切,只为了给自己一个活着的理由……

    天上早已经没有太阳,为这个世界照明的,只剩下不知从什么地方发出的光和幸存的人们为了挣扎而点起的一堆堆篝火,把大地和天空映成黑红的颜色。偶尔有龙咆哮着从天边飞过,代表着人类用双手不能抗拒的力量。

    …………

    少年醒来了,看见了一个黑色的影子在红色的海洋中战斗,红色的火焰在跳动,红色的血液在飞溅,黑色的巨剑在挥舞,黑色的剑士在咆哮。

    战斗结束了,红色和黑色都寂静了下来,黑色的影子走了过来。

    “没想到你还活着,这应该算是你的不幸吧。”

    少年站了起来,呆呆的望着眼前的一切,他所熟悉的一切,已经被红色吞没了,眼前只剩下这个黑色的剑士,还有黑色的现实。

    “原来你的血也是红色的。”少年终于说话了。

    …………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不是因为要证明什么,只是为了告诉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我曾经活过。”

    ——木城雪户《铳梦》

    第二章未来

    熟悉的大地,熟悉的天空,奋斗不息的少女,又在追寻着什么,就算身体被分解,就算意识被剥夺,沙雷姆的“死亡天使”,执着地对所有人说着:我,是人类。

    天上的人,被晶片替代的大脑里,展现出的“自我”,究竟是事先设计的程序,还是无法编制的生命?

    地上的人,在钢铁造成的躯体里,沉睡着的“灵魂”,到底是血液散发的激情,还是电力迸出的火花?

    地上的人仰望着天上的人,心里没有敬佩,只有忿恚。

    天上的人俯视着地上的人,眼中没有同情,只有蔑视。

    只有我才是人类!他们这样告诉自己,因为我有一颗人的“心”,不管是在胸膛里,还是在头颅里。

    可是,谁又知道,什么才是人的“心”?

    不断追寻的少女,“心”一次次的崩裂,每一次都失去一切,每一次都无可挽回。躯体,生命,还有,“心”。

    她不知道她还要战斗到什么时候,在这个生命几乎可以无限延续的时代,在这个人类似乎已可以无所不能的世界,她发现她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心”。

    就算被全世界背叛,就算失去一切回忆。没有过去的少女,执着的创造着未来: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人类,但我确实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会快乐,我会悲伤,我会思考,我会追求……

    “大地”早已不是人类唯一可以居住的地方,“天空”更是被人们延续到宇宙的深处,“人类”早已不是原来的“人类”,为什么还要执着的坚守着追寻着那样的一颗“心”?

    也许是为了要证明什么……

    …………

    少女看着少年渐渐的远去,倒下,破碎,消失,在梦想的前方。

    他再也找不到了,他的梦想,他的“心”,就象是他的躯体,他的生命,永远从少女的视野里消失了。

    留下了一个不能完成的承诺,留下了一个无法抹去的笑容,留下了,一个还要注定自己寻找,独自承受的少女。

    如果我不是人类……如果我没有活过……如果我没有“心”……

    “我爱你!”少年留给了少女最后一句话。

    …………

    “但这次不一样。”火鸟这样想,“我希望这次是和以前不同的人类。”“他们一定可以善用自己的生命。”火鸟深信着……

    ——手冢治虫《火鸟》

    第三章轮回

    传说中有一只不死的火鸟,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喝了火鸟的血,就可以象火鸟一样,成为永远的存在。

    超越时间,超越一切,无限的生命,无限的可能。只是永远不能完成生命,因为再也没有死亡。

    害怕消失,害怕遗忘,永恒的追求,永恒的梦想。仅仅为了留下一个痕迹,因为一切终会结束。

    火鸟是什么,火鸟从哪里来,火鸟为了什么永恒的穿梭在时间的开始和尽头。没有人知道,只有一个传说:火鸟是不死的。

    火鸟看到的世界,是一个轮回,所有会结束的生命,都重复同样的的经历。

    它看到过被称为“人类”的生物,从尘土中慢慢诞生,最后又归于尘土。

    它看到过没有形体的“梦媒”,可以化成一切,就是看不到自己的样子。

    它看到过只有一个“母亲”形成的社会,母亲消失了,一切就都结束了。

    它看到了,它看到了,它看到了……

    也有人得到了火鸟的血,他们有的成为了新世界的“造物主”,看着种种的生命出现、梦想、绝望、消失。还有的永远迷失了自我,脱离于宇宙和时间之外,但还是不能结束。而最多的是和火鸟成为了一体,永远的存在,永远的穿梭。火鸟叫他们“宇宙的生命”。

    更多的人想得到火鸟的血,因为他们还有事情要完成,他们不甘心结束,他们想要得到一切,但他们最终完成了生命的历程:源于尘土,归于尘土。

    火鸟是梦想,火鸟是希望,火鸟是幻灭,火鸟是迷茫。

    但这只是对人类而言,因为火鸟是永远的存在。

    …………

    少年看着眼前的火鸟,他离自己的梦想还有一步。

    火鸟看着眼前的少年,自己离他的梦想还有一步。

    少年不知道要做什么,他以后应该什么都可以做了,只要他完成他的梦想,得到火鸟的一滴血。

    火鸟在等待少年的决定,就象它一直以来做的那样,能找到火鸟的人,就有权利完成自己的梦想。

    “给我。”世界上听到少年最后一句话的是火鸟。

    …………

    “我不知道怎样的结果才算是最好的,但我不会后悔我现在面对的一切,因为如果我否认,我就否认了我自己。”

    ——我《凡人的战争》

    第四章现实

    为了纪念逝去的日子,为了开始明天的旅程,在旧的梦想和新的梦想之间,在现实里,我写下这篇《凡人的战争》。

    过去的不会被遗忘,未来的永远是梦想,轮回的不会是错误。

    因为我至少还掌握着现实:黑色的剑士,战斗的少女,永存的火鸟,还有现实的自我。我承认我挣扎过,我承认我追求着,我承认有时会迷茫,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没有人注定伟大,没有人注定平庸,没有人注定幸福,没有人注定孤独。

    梦想里没有不可能,否则不能被称之为梦想。

    “挣扎”是在为梦想而奋斗,“追寻”是在为梦想而奔波,“迷茫”是在为梦想而思考,“后悔”是对梦想最大的亵渎。

    现实中不会有如果,否则不能被称之为现实。

    就算在梦想里我不所不能,在现实里我依然是个凡人。要面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要承担自己所做的一切。

    梦想是现实的天空,现实为梦想而呼吸。

    为了心里的梦想,不管是恢弘还是渺小,在现实里坚持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直到把梦想变成现实,我称之为凡人的战争。

    因为是战争,所以失败的是弱者,因为是凡人,所以没有谁能必胜。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梦想,所以每个人有自己的战场,梦想有大有小,战场也是一样,要想赢得战争,必须让自己作到最好,如果失败以后还要继续,就要先战胜自己,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能结束以梦想为胜利的战争————凡人的战争。

    是战争就会有失败,妥协和让步是暂时的失利,放弃梦想就是永远的失败。

    战争不是由一场战斗决定的,放弃的只要不是梦想,就还有胜利的可能性。

    …………

    少年抬起头来,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天上的灯火和地下的灯火在闪烁着,象无限的现实里无数的梦想。

    “在别人看来,我这里也是无数亮光中的一点吧,”少年这样想着:“虽然现在只有这一点,但将来我会照亮尽可能多的地方。”

    少年过去挣扎过,未来也可能会迷茫,但他给了自己一个承诺:我不会重复昨天的错误。

    “睡吧,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少年对自己说。

    …………

    凡人的战争完

    ※※※

    四

    一些歪诗,两首收于它处,暂缺

    古诗词:

    无题三首

    舞剑做龙吟,对酒放狂歌。

    三尺青锋,不斩柔情似水。

    满腔热血,难舍真心一片。

    释道儒救世多劝轻名利,

    人世间奔忙总为求安心。

    披发狂走,敢笑杨过不痴。

    月下独坐,敲打孔明少智。

    浮生恍惚如幻梦,

    谁人能仰天长笑无悔走一生?

    英雄恨气短,儿女怨情长。

    铮铮铁骨,不免长叹无语。

    绕指柔情,总有苦笑无泪。

    痴情里人人踌躇不知处,

    道荒唐放浪却是为真心。

    晓度寒潭,雾罩远锋依稀。

    夜走空山,林上疏星明灭。

    孤雁往来空留声,

    哪管它红尘万丈我自真性情!

    秋风,白鹭,天涯客。

    飞雪,寒梅,陌路人。

    落叶总萧萧,

    形影常寂寂。

    既无来时路,

    何谓去时心?

    丈夫一世功名累华年,

    红颜半百铅尘洗春花。

    把酒一杯,且看孰醉孰醒。

    妙笔一枝,笑指谁是谁非!

    满江红

    寂寞英雄,恨气短,九垓空嗟。

    荒唐泪,潇潇秋水,春花早谢。

    长叹无心句句曼,苦笑无泪声声咽。

    寒夜长,形影醉成双,云开月。

    汴梁帝,安苟且。

    楚三户,秦鼎灭。

    少年狂,笑看代代兴绝。

    猎猎寒风摧万里,霏霏晚雪下林叶。

    振翅高,大地起飞鹰,苍天裂。

    诗三首

    云横长空无心蔽日,

    风走千里有意难回。

    蜉蝣半日尚有相伴,

    人生百年岂能独活?

    孤星挂天外,

    独人念旧哀。

    夜阑偶惊梦,

    一笑代伤怀。

    昏昏噩噩,

    二十余年。

    来来去去,

    总是一身。

    心之一生,

    何欲何求。

    爱之一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