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五福临门 > 第二十一章 多事之秋

底色 字色 字号

五福临门:第二十一章 多事之秋(1/2)

    元封十八年秋,正应了那一句“多事之秋”。

    敬王军中的七皇女因反抗被杀……大皇女携十皇女领兵从边疆归来剿灭叛军……四皇女现身西南起兵与朝廷大军夹击敬王……五皇女回京传达皇帝的旨意……皇帝回京。

    黄叶纷繁而落的时候,敬王的反叛终于落下了帷幕,从春到秋,还不足一年,这股叛军便在三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敬王只能够带着些许心腹手下逃窜,却又在逃窜的途中起了内讧。

    敬王之女以其母首级献于朝廷,求以免死,帝不允,誓要血债血偿,无奈,敬王之女携部分下属逃窜深山之中,又过月余方才被戮,皇帝宽宥,尸首得以安葬。

    随同敬王谋反者众,皇帝不愿株连甚广,着刑部一一查清,区分主动随从和被胁迫随从者,分别量刑。饶是如此,被斩首者也达千人之上,抄没家产,全家发卖为奴者不下万人。

    “这是何苦来哉?”看到最终的结果,罗清凤感慨万千,想到那段时间的不安,再看到皇帝归来后的平静,她以前是不是把安阳王想得太厉害了?

    皇帝不回京,让人心神不安,皇帝回京了,罗清凤更是头疼不已,自家后院的那位还真是……送十一皇子入宫是必然的,但想起自己对十一皇子的不恭敬之处,只怕他回宫之后翻后账。

    抚着额角,罗清凤转到了十一皇子的院子,敲了门进去,看到十一皇子手持一卷书正在细看,倒是难得的安静。

    “皇上已经回京了,我已经请秦大人禀奏皇上,估计明日便会有人来接十一皇子回宫,这段日子的不敬,还请十一皇子多多包涵了!”

    翰林院的人是没有直接上书的可能,她们的奏章多要经过好几次转手,这其中就可能会有什么弊病,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罗清凤特意去找了秦大人。

    这位秦大人不愧是多年不倒的宠臣,果然有其独到之处。

    皇帝不在京的那段日子,秦大人便称病闭门不出,她的女儿为了侍疾,也是概不见客,连安阳王的邀请都挡了好几回,什么事都没沾染上,虽有些无作为,但总好过被秋后算账。

    秋后算账,如今,可不就是秋后算账么?

    七皇女的葬礼,皇帝要大办特办,却因为十四皇子到底是皇子,并且死得并不光彩,而没有声张,十一皇子的下落,也没有几个人追问,倒是几位有功的皇女都得到了嘉奖。

    当初逃离了甘南,皇帝便下了决断,由十皇女到大皇女那里送信,让大皇女领兵剿灭乱党,而由四皇女调动西南的军队,若是有不服从的便只管诛杀,那位武官便是因此而死,四皇女一回京便宣布了那位武官的罪行,同时得到提拔的则是那个聪明懂事的副手。

    敬王事情能够这么圆满地解决,不得不说几位皇女的配合默契,而这种情况,大约是出乎安阳王预料的,有小道消息宣称五皇女回京的时候,安阳王便不愿意交权,还是因为几个说话很有分量的大臣支持,五皇女才能够平安完成任务。

    而皇帝这么安排也是十分妥当的,十皇女年龄小,无论是领兵还是作战,都只有嘴上功夫,倒是传信最适合不过了,而四皇女杀伐决断,正适合独掌一面,至于派遣五皇女回京,便是跟五皇女的父族有很大关系了。

    五皇女的外戚力量在诸位皇女之中可谓是最庞大的,其父族在京中盘踞三朝,凡是世家没有不与之联姻的,久而久之,便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互相庇护。

    若是别的皇女回京,安阳王若是真的有反意,悄悄杀了,或者是制造一些意外什么的,便是没人相信,也少人追究,但五皇女回京,安阳王便是想要下手都没有机会。

    五皇女也聪明,大张旗鼓地进城,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五皇女一样,来得突然,根本没有给意图不轨的人留下任何商量的机会,一回来也不是回宫,而是回到祖父家中,由此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庇护。

    原先支持安阳王的人看到五皇女回来了,便有大半都倒戈到五皇女这一方,理由也是光明正大的,原先是皇帝不在,皇女也不在,所以才让安阳王上来撑撑台面,而现在皇女带着皇帝的旨意回来了,没道理还要听安阳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